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隆万盛世 > 正文 1074地大物博?

正文 1074地大物博?(第1页/共2页)

“大人,兵部紧急公文。”

俞大猷在提督府后院书房著书,随着年岁大了,他已经渐渐感觉到精力不济。

乘着现在还有精力,俞大猷最近开始整理书稿,把这些年南征北战所留下的一些手稿整理出来,打算编撰几本兵书流传后世。

说起来,俞大猷从嘉靖十三年弃文从武开始,南征北战四十年,积累下来的书稿是真的不少。

嘉靖十四年考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

经过兵部尚书毛伯温推荐,出任汀漳二州守备,击破海贼康老,授都指挥佥事,平定新兴、恩平的叛乱。

嘉靖二十八年,经右副都御史朱纨推荐,出任备倭都指挥,平定安南范子义叛乱,安定了海南的形势。

嘉靖三十一年,开始与倭寇作战,人称“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的倭寇。

嘉靖三十八年,俞大猷到了大同巡抚李文进手下,带兵偷袭板升城,商议后建造独轮车对付敌人的骑兵,并在实战中,用一百两独轮车和马步并三千于安银堡大破敌军。

李文进将这种建制上报朝廷,朝廷于是开始设立兵车营。

而后俞大猷又于广武击败敌军,于是论平汪直功,并受到川湖总督黄光升的推荐,重新开始被录用,用为镇篁参将。

嘉靖四十年,俞大猷奉命征缴广东广东饶平贼张琏,将张琏连同其部下萧雪峰等全部生擒。

嘉靖四十一年起,俞大猷再次参与围剿倭寇的战争,先后以福建、广东总兵官的身份指挥兴化之战,潮州战役等,收获战功无数。

嘉靖四十五年,李亚元在河源、翁源一带作乱,总督吴桂芳征兵十万,派俞大猷前往征讨,俞大猷领兵直捣李亚元巢穴,前后俘斩一万四百余人,夺回百姓八万余人,朝廷授平蛮将军封号。

隆庆二年,海贼曾一本在广州、福建叛乱,澄海知县被擒,守备李茂才战死,俞大猷督广东兵前往征讨,俞大猷率领郭成、李锡等将其剿灭,将曾一本擒杀。

隆庆五年,广西黄朝猛、韦银豹作乱,劫杀官军百姓,抢夺财物。

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派俞大猷前往讨伐,俞大猷兵分四路,连破贼巢,将敌人全部歼灭,斩首八千四百余,并生擒黄朝猛、韦银豹。

此战过后,俞大猷因功由世袭百户晋世袭指挥佥事。

这些年对倭寇的战争经验,俞大猷总结后发现,倭寇虽然从海上来,但是却擅长陆战,不擅长海战。

于是,在魏广德支持下俞大猷将东南各省水师整编合练为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即大明南海水师,俞大猷得以封水师提督。

在水师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

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大明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如此丰富的作战经验,俞大猷留下来的思想一颤也是惊人的。

前段时间,俞大猷已经整理出部分书稿,编撰出《兵法发微》、《镇闽议稿》、《广西选锋兵操法》等书。

当然,书编号了,这年头也不像后世,需要朝廷审核,主要是找书商刊印就行。

不过对于俞大猷这样的兵书,书商一般因为利益不足,是不会刊印这类书籍的,他们还是更加热衷于刊印四书五经一类的,因为不愁卖。

所以,俞大猷的书,要么就是保留书稿在自己手上,以书稿的形式传播下去,要么就是自己花钱找书商印制。

不过显然,这样做法肯定是亏钱的。

因为兵书这类书籍,在市面上是真的没有市场,根本收不回成本。

这也是古代许多书籍,或许是史料上有留名,但是到现在绝迹的原因。

书是真的少,少到没法传承下来。

虽然汉人很早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发明出来其实并没有降低多少印书成本。

因为汉字的繁杂多样,使用活字印刷书籍,甚至可能成本比雕版印刷还要高。

真正享受到活字印刷术利益的,也就是西方使用拼音字母的国家,不需要太多的字模。

听到有兵部公文,还是紧急,俞大猷眉头皱了皱。

放下手里的书稿,伸手从亲兵手中接过,快速检查弥封,然后拆开阅读起来。

不过,在俞大猷已经苍老的脸色,一开始出现的确实一副疑惑的神情,随后才是震惊和震撼。

疑惑,自然是看到文书内容后,盘算时间他发觉似乎有哪里不对。

不过看到兵部命令之后,才有了后面的震惊甚至是震撼。

“马上传令,让邓子龙速来见我。”

俞大猷没有放下手里的公文,而是直接下令道。

“是,大人。”

亲兵抱拳答应一声,转身就跑出屋去传达命令去了。

俞大猷又重头到尾再次看了一遍公文,最后视线落在公文签发时间上。

对了,总算知道先前感觉哪里不对了。

算算时间,自己的公文递京的时间,手里这份文书签发的时候,应该还在路上。

显然,这道命令并不是自己那份奏报发下来的,朝廷通过另外的渠道听说了消息。

“出兵堵截,不能让林凤海盗集团返回大明沿海。”

俞大猷皱着眉,仔细思索这道命令的含义。

按照习惯,不应该是出兵围剿林凤海盗集团吗?

怎会措辞会使用堵截,而不是围剿?

他哪里会知道,因为张居正没有第一时间支持魏广德在吕宋扩张的计划,所以魏广德担心林凤在马尼拉受挫后,会选择返回大明沿海继续做海盗。

虽然情报说起来,有点晚,但是怎么说也得做点什么,不可能真的等内阁召集六部尚书商议吧。

而且,就算林凤已经从吕宋跑回来,趁他立足未稳之际,出兵驱逐,在把人赶回吕宋去,意义其实是一样的。

魏广德要的,其实就是林凤在吕宋扎根,明军才有理由出兵吕宋。

这些,公文里自然不能写,那是要留档的文书,所以只能是用特殊措辞,让俞大猷发觉其中暗藏玄机。

而另一边,魏广德的信使也已经进入浙江,正在快马加鞭赶过来。

现在魏广德的谋划就是,不管朝中最后的决议为何,都要想法设法把林凤海盗集团留在吕宋,不让他们回来。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