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37章 逆天而行!(第1页/共2页)

第137章逆天而行!

毫无疑问。

李斯在议政权,决策权方面的政治划分,更加敏锐。

李斯完全没有被尹烈绕住……

而是做到了一针见血。

议政权,其实就相当于决策权。

只要内阁大学士拥有开口的机会,那么他们就具备影响国策施行的能力。

最佳的例子便是尹烈……

按理说尹烈的御史丞的官职,放在左右相和三公九卿的面前,那真是连个屁都不算。

可尹烈依旧做到切切实实的影响了帝国政策的施行和发展。

尽皆乃是各个派系的翘楚,甚至是魁首。

嬴政依旧没有表态,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尹烈与李斯、王绾周旋。

下朝之后,李斯立马就会将不听话之人,往死里整……

但他可以迂回反驳……

“陛下考核钦定,确实公平。”

尹烈也是无法在咸阳立足的。

而相权自然也就被此消彼长的打压了。

没办法。

如果文官势弱。

尚书台立马声名鹊起,成为了妥妥的实权派。

嬴政感到相当的欣慰。

嬴政如果一味的纵容宠信尹烈……

对内阁首辅的权相之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尹烈接下来的官制改革措施,似乎难免的要触及三公九卿等重臣的绝对底线了。

人定胜天。

“帝国的大朝议,自古都是能够各抒己见,唯理至上!”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始皇庇佑,在大秦难道不应该横着走嘛?

嬴政身为皇帝,他施行了军武勋贵派系的大清洗,但他却并不能让军武勋贵派系和关中勋贵派系太过寒心。

尹烈面对李斯的发难。

……

待这阵子风头过了。

“嗯……内阁具体事项解决流程,我们回头可以再议。”

然而。

右相王绾随意的点了点头。

长史顶多在私下里,皇帝钦点询问的时候,才能在对应政事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那么大秦就会出现内阁领政的情况。

李斯拿尹烈本身进行举例,其实多少有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辩论技巧。

当李斯提问内阁的用人方面。

楚王一出事,吴起立马就被射杀在了楚王的灵堂之上。

李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未来肯定会对他和王绾造成极大的影响。

有啥可反对的?

……

尹烈对此表示……

别无他用。

后续内阁本身就会不断借势集权,直至彻底架空相权。

比如外客勋贵派系……

至于尹烈个人……

当然。

嬴政再重新对尹烈委以重用……

至于入世……

李斯在经过细细思索之后。

但实际上……

她对于尹烈提出的内阁制度,肯定是无脑支持的。

单单多了这一道程序。

他再度强调道:“李相,正如你所言,内阁大学士只要拥有议政权,那么就会相应的掌握决策权……”

摆明了就是想架空左右相。

但尹烈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有一种久违了的亲情之感。

在尹烈看来,尉缭子应该是入世上贤中,把天道大事布局运用到极致之人。

老李表示,到时候他跟王绾两个人绑在一起,恐怕都不够尹烈一锅烩的。

大朝议上,各位重臣人人都可畅所欲言。

尹烈给予了非常充分的回答。

“毕竟李相与右相可以负责日常政事,比如地方官还有属官的升迁贬责诸事,国策施行方面,也是由内阁与李相、右相共同辅政处理。”

如果弄的不好,自然就是内阁大学士办事不妥,要么打回再度重新拟定,要么直接问责……

更重要的是……

那么无外乎两种情况。

老李的权力,大半都是来自嬴政。

李斯表示他举荐的麾下人才,绝对不虚。

“至于出身方面,我认为并不需要太过考虑。”

方才左相李斯站在尹烈这边,外客勋贵派系就会帮着尹烈说话。

尹烈只想说,确实没啥好办法。

只要先把内阁的雏形搭建起来。

兔子还咬人呢!

只不过现在大秦的左右相权力太过庞大,尹烈不可能直接硬刚,他只能迂回忽悠……

反正就是内阁并不会绕过左右相,直接向皇帝汇报。

文采惊世,心算通神,国士之才!

这三个前提条件一出……

尹烈趁热打铁的宣布了第二项官制改革措施,他道:“在内阁制度之后,我还提议施行内外朝制度……”

但李斯还真没办法把话说的太明白。

始皇只需要把控大方向,以及特定国策的处理措施,这无异于给皇帝大大减负了。

绕不出他们这个大圈子。

并且必须由皇帝亲自选拔钦定。

文臣体系中的以相权为核心,亦或者以内阁为核心……

如此一来。

始皇又是非常亲力亲为之人,什么事儿都要过问。

他心中对于尹烈提出内阁制度,给他减负……

真正能把议政权转变为决策权的人,却永远都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

左相李斯的态度便是外客勋贵派系的整体导向。

内阁迟早也会变成官僚集团的权力集中之地,进而发展出堪比权相的内阁首辅。

依旧还是那句话。

赵姬却忽略了。

尹烈把内阁理政的流程做了更加详细的拆解。

“李相,内阁大学士只有在对应负责的国策诸事上,才有些许的发言权,如果这都能发展出第二个吕相的话,请恕我无法苟同。”

但实际上。

以杜绝有人想要在内阁之中,滥竽充数的想法。

那李斯和王绾肯定不愿意。

divcss=&ot;ntentadv&ot;而现在尹烈的意思是……事情由内阁去做,功劳由左右相牵头去领。

毕竟尹烈能够做到以区区谏言小官,进而影响到帝国发展的走向,那是因为尹烈是个穿越者,并且还对诸子百家思想了解的鞭辟入里。

治世期间,皇帝重用一些文臣,也很正常。

李斯也怕把嬴政给累坏了。

章台大殿正中。

说到底。

李斯仍旧死盯着一个要点的道:“可内阁所处的特殊位置,却并非人人都有的!”

弄的好,那就是陛下指引有方,外加左右相体会圣意领导的好。

尹烈只是考虑到皇帝的辛劳,才专门整出了内阁辅政的制度。

紧接着。

不就相当于皇帝身边又多了几个出主意得宫廷长史嘛?

赵姬不明白李斯跟王绾咋就跟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跳多高……

议政权其实今日在场的满朝诸公,人人都有。

并不具备任何举例参考价值。

尹烈顿了顿,接着道:“至于内阁的位置,肯定是排在李相与右相之后的。”

当然。

而大秦的军武勋贵派系那可就更加生猛了,惹急了他们……

也就是内阁距离皇帝太近了,又拥有议政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