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36章 一言惊满朝!(第1页/共2页)

第136章一言惊满朝!

众所周知。

内阁制度乃是后世大明朝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

原因在于……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是此消彼长的。

如果皇帝年幼无知。

丞相的权力就会非常之大,甚至能够轻易达到一手遮天的程度。

比如著名的汉朝霍光、王莽之类的,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尤其是王莽,最终他还篡位自立了。

废汉朝,立新朝。

奈何。

亦或者说。

这下王绾就算对尹烈再怎么欣赏,也不顶用了,两人的立场,注定会彻底对立起来。

更重要的是……

朱元璋便布局夷灭了胡惟庸一党,同样牵扯株连了数千人。

则是让这份对立变得更加激烈了。

尤其是王绾……

尹烈有始皇的力挺。

尹烈微微拱手。

内阁大学士的官职品级,尹烈定的相当之低。

所以这个时候。

大多数情况下。

那么李斯和王绾能够愿意么?

李斯很好奇。

说白了也就是划分权力蛋糕。

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伱们说的全都没毛病,秦御丞此举明显就是夺权,没想到他居然敢把明晃晃的党争摆到台面上,我们还真是小瞧他了!”

于是。

“秦御丞这是疯了吧?他针对右相王绾和军武勋贵派系都是可以理解的,怎么这次连左相李斯都不放过了?”

官职的大小,其实也就不太重要了。

就没有人会不看重权力。

……

此乃皇帝所不容之事!

更加重要的还是……

尹烈非常确定……

王绾是关中勋贵派系之首。

须知,

没有这些人,无论什么制度都是空中楼阁。

当然。

百官诸公面面相觑,他们反正是都看出来了,陛下对于尹烈……真的是越发偏袒了……

李斯并不想以后与皇帝之间还要隔出一个内阁!

“秦御丞。”

“这又会进一步让陛下变得更加辛劳……而陛下之御体康健,关系着整个帝国的运转。陛下的威仪横加海内,是绝不允许出现半点岔子的。”

显然嬴政还是会坚定的站在尹烈这一边的。

与此同时。

只要他提出内阁制度,嬴政势必会非常感兴趣,最后欣然应允。

甚至于……

嬴政一个就连饮食习惯都要刻意隐藏的人。

所谓权力则会让一个人在灵魂上难以割舍!

因为历史上的项氏余孽。

按照朝廷的内部运转逻辑……

因此。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还可以更加细分一些。

“也就是说,对于政策方面的事项,内阁大学士可以根据自身眼界、能力和经验,对国政奏章提出解决谏言,再由陛下统一审阅批复即可。”

内阁制度的提出。

毕竟今日太后临朝。

当尹烈提出内阁辅政的那一刻开始。

这不是恩将仇报嘛!?

但这确实没办法。

在别的事儿上。

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

局势立马会变得无比尴尬。

这时。

左右相分别代表着外客勋贵派系和关中勋贵派系,下面连接着全国各地的地方官、还有大量的属官等等。

那么这颗延寿丹……

他能够以一个御丞的官职,动则言及国家政策的制定,固然有他之前在数场公议辩论上的才华展示和能力托底。

反观左右相,他们则依旧可以负责所有事务,权力并没有被架空,反而还能变得更加轻松一些。

左相李斯开口道:“听秦御丞这意思,就是内阁大学士只有最为基本的议政权,其他什么都没有……品级方面呢?”

正如嬴政自己所说……他绝不会薄待有功之臣……

这不是嫪毐祸国的行为,又是什么?

只不过……

“即便你想当下一个文信侯,未免也太过心急了吧!”

而后世大明朝的内阁官员,品级同样不高。

原因很简单。

“因此,我认为在国章奏折的处理方面,最好选出一批内阁大学士,专门辅佐陛下处理朝政。”

王绾闻言也瞬间竖起了耳朵。

这个官儿……确实不大。

“以秦御丞为例,依照官职权限,你同样没有国家政策的决策权。”

因此。

但是!

尹烈把事务进行了拆分。

嬴政即便延寿一年,其实区别也是不大的。

李斯想了想,转而道:“你方才说内阁大学士只有议政谏言的权力,并无实际的决策权。但本相认为却并非如此……”

始皇又与太后的关系有所缓和……

而胡惟庸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能力肯定也是有的,只可惜终究还是心性不定,过于浮躁。

他也非常清楚。

“当然,除了各个国策事项,日常的政务诸事,则依旧由左相和右相独立负责。”

但从结果和利益导向进行分析。

那么这两个内阁大学生,也就只有在这个国策事项上,才有发言权。

所以。

他们是不能插嘴的。

真可谓一刀见血!

尹烈会给内阁大学士多高的官职名分。

左相李斯和右相王绾恐怕就不会很高兴了。

嬴政都是尽可能做到把一碗水端平的。

真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

所以。

我们的右相同志,王绾阁下,步入仕途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宫廷长史。

遇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挂汉光武帝刘秀,单凭孑然一身,便迅速做到了拨乱反正。

尹烈既然已经制定出了目标,他就会不惜一切手段,也要达成目标。

倘若李斯知晓尹烈会提出内阁制度,架空左右相的权力,恐怕李斯肯定会无比后悔刚刚自己站出来替尹烈说话。

只不过……

在满朝诸公的注视下。

万一尹烈失言说错了话,又被人抓住了现行,疯狂往死了咬。

官制改革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尹烈提出内阁辅政,首当其冲的……便是削了左右相的权力。

divcss=&ot;ntentadv&ot;甚至这都不能算是削权,而是明晃晃的架空。

就算更加过分的事情,他也能做的出来。

尹烈需要明确的表示出……

右相王绾就算再怎么被愤怒冲昏头脑,肯定也不至于完全失去理智。

用的便是值得的。

尹烈的官制改革,只是开了个内阁制度的头,立马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别说是王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