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威宁侯 >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临城下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1页/共2页)

平城使馆里,陈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觉得睡不着。夏天炎热,蚊子多,没什么良好的驱虫药,更没有空调这些,而且西北缺水,几天下来没能洗澡,十分燥热。这种情形,想想都可怕。

更因为李英的事,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一个边关守将,擅自调动部队,谋划私利,胆大妄为。而且细细想来,这事太不简单。兵权是一个国家政权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把握,于明代来说,其权力实施的大小,从上至下应为兵部、五府、都司、卫(营)、所、堡。

元朝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反元的时候,设大都督府,统管军队,至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大都督府,改设五军都督府。

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初定,还不能放松警惕,为了能够遇有战事快速应对,因此虽然当时就有与兵部勘合兵符而出兵的制度,但无疑,此时五府所掌兵权,要高于兵部甚多。

后来随着战事逐渐平定,北方依次设立了北平、山西、陕西行都督府,以此三个区域作为北方的防御节点。行都督府和各省都卫设立的时间短暂,逐渐都衍化成都指挥司和卫,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分地方治军权的意思,解散大都督府,以五军都督府代之。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朱元璋对武将阶层进行了清洗,朱元璋这次借蓝玉案对武将进行的清洗,出发点在于对其阶层的打压,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目的在于将功臣宿将清除,扶植年轻一代上位,以减少兵权给国家统治者带来的压力,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和奠定后世的稳定,明朝从这一刻起,兵权就已经是握在皇帝手里,已经定下了总兵官作为差遣职务,临时授予,兵由卫所调,临时调兵,兵事结束后归卫所的基调,并且逐渐制度化。

平城卫所就是一个小卫所,虽然有兵,应该受中央节制调遣,如果朝廷在兵部没有人,是不可能擅自调动兵马的,那是诛杀九族的大罪。

陈远越想越心惊,难道是朱瞻基默许边关开战?想了想又觉得不是,朱瞻基深受他父亲的影响,主要实行的保守的战略。对开疆拓土没那么热衷,朱元璋老爷子打下的江山,疆域广阔,但百姓特别贫穷,连官员都穿破衣服。到朱元璋晚年明朝的经济才好转一些。

可又遇到靖难,山东十室九空,而且朱棣好大喜功,把财政也折腾得很空虚,甚至到地方发生灾情都拿不出钱粮来。

朱高炽和朱瞻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也明白身上的重任,他们的目的,是巩固大明江山,富强百姓,而不是开疆拓土。

忽然,陈远又想到一个问题,两万兵马外出,平城空虚。如果被瓦剌侦查到,会不会——

想到这里,他立即翻身而起,让人叫醒了石亨。

石亨揉着睡得迷茫的脑袋,嘟囔:“侯爷,大晚上的,什么事啊。”

陈远摇头,这大汉心可真大,这环境还能睡得踏实,道:“有大事,你随我去见李英。”

“啊?”石亨顿时清醒了一大半,又要去见那个冷脸将军,心里感觉不爽。oo-┈→nΣㄒ?

“别多问,跟着我。”陈远吩咐。

到了府衙,立即差人禀报李英,李英最近都住在府衙旁边,不一会,

就差人把陈远他们请进了府衙。

李英冷冷道:“侯爷,大半夜不休息,有什么事,请说吧,下官公务繁忙,吃茶喝酒的事,现在没时间。”

陈远严肃的问:“李将军,你实话告诉我,两万人马,到底去了哪里?”

李英嘲讽道:“侯爷,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们去哪里,都是军事机密,侯爷过问过多,可不好吧。”

“我是朝廷出使瓦剌的使者,边关防守,是我出使的筹码,李将军,我只是问个部队去处,没有干涉,这不过分吧。”

李英语塞,知道理亏,自顾走到椅子上坐下,斜着眼睛:“侯爷,两万人马,吃喝拉撒,他们也有自由,我只是个卫所指挥使,他们不上报,我哪里知道。”

好个推卸责任,一句不知道想推得干干净净,陈远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道:“李将军,我还是那句话,兵马调动,绝非小事。关乎两国的关系,更关乎万千将士的性命和百姓的太平,请三思而行。”

“侯爷,下官也还是那句话,咱们武将,只知道建功立业,杀敌我们才有出路。不像你们文官,动动嘴皮子,写写文章,就获得高官厚禄。”

他的话说得不错,武人的出路,就是靠战乱,和平的年代,许多人想不到武人的用处,武人也没有看见的功劳,得不到提拔。

但文人不一样,进入内阁,管理一方,只要把地方治理好了,就是大功一件。

可陈远始终觉得,文人治理天下,武人保卫国家,都很重要,可为了功绩,强开战端,坚决不可取。

和平,在这个时代来说,可能很多人觉得说和平可笑。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戎马一生,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开疆拓土,一统天下,何其畅快。oo-┈→nΣ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