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绿杨宜作两家春 > 正文 第七章 桐花万里路

正文 第七章 桐花万里路(第1页/共2页)

阿妩没想到,自己只是给徐妙戈开了几次小灶,就被蓁儿逮住了。蓁儿一向瞧不起她们,又见阿妩做事做得确实比自己麻利许多,甚得山长和夫人喜爱,心里早存了许多的鸟气。如今叫她从鸡蛋里面见到了骨头,她还不赶紧挑出来?

于是,她像是守株待兔终于如愿以偿的农夫一样,喜出望外地将人赃一起带到了谢世玉跟前。谢世玉一瞧见两人脸上的伤痕还有散乱不堪的头发,就猜到她们已经先在厨房厮打过一场了。

蓁儿先发制人,立刻跪下说道:夫人,她如今服侍咱们,用着咱们的厨房,却克扣食材填给她家小姐,我们断不能再收留她们了!今日偷菜,明日指不定在院子里偷什么呢!

我没有偷!阿妩哽咽道:你一次采办那么多的菜,哪里吃得完?何况夫人身子一直不见好,吃得越来越少,这些菜搁置久了都不新鲜了,丢了也太可惜,我才,我才,

蓁儿冷笑道:果然是下贱人,不懂名门望族的规矩。我们夫人纵使吃得少,但每日的一食一饮都依定量而制,怎可随意削减?我们信任你,才会让你负责饮馔,岂知你心术不正,趁机罔利,这都是无可狡辩的事实!

徐妙戈散学归来,早就听到了这边的动静。但她遵循礼数,不敢贸然闯进师母的屋子,只有立在门外干着急的份。蓁儿出言侮辱阿妩,她气得眼泪都出来了。这时,忽听得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你跟不跟我进去?徐妙戈扭头一看,竟是王芝庭。

未等她回答,王芝庭就叩门道:桓夫人,之廷又来取七郎的药了。

前些日子书院正式开学,众学子依惯例一同祭孔时,那些年轻女娘如愿见识到了崔泠翃的英俊神采,可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崔七郎不过授了几天课,就推辞旧疾复发卧病在床,其中原因只有王芝庭知晓,都是叫半夜里踏破门槛的那帮女娘给吓的!桓山长每日定时都去山中采药,索性将他的那份也一同包揽了。

本来,取药这等小事,是交由四九做的,但王芝庭这个老狐狸心念一动,就把这活抢过来了。

偏偏徐妙戈不像寻常女娘,她自山野长大,性情本就活泼喜动,如今离了徐家的管束,更加放任自由了,散学后不是和大哥如松约着去劈竹制箭,就是和阿沅一起带上网绳去捕鸡套鸟,回来的时辰总是说不准。

有一次,王芝庭取完药等到天黑,才见她左手抓着一袋田鸡,右手提着一笼山兔,满脸污渍却得意洋洋地进了院子。他当时骇为异事,仰望星辰,问天无语。回去后,他还忍不住慨叹,这个徐娘子果真是当世少有。今日,轮到桓舒先生授课,郗沅缠住他请益,于是放了徐妙戈的鸽子,她才回来得早些。

得蒙允许,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子。王芝庭守礼明仪,只在外室侧身站着,双手反背其后,眼观鼻,鼻观口,岿然不动。徐妙戈却忍不住不停地朝内室瞥去,想知道阿妩有没有受欺负。

谢世玉见徐妙戈也来了,怕她脸上难堪,蔼声说道:其实这等小事,妙戈早就跟我交代过了,我想那些剩的东西扔了也怪可惜,她既然愿意用银两来换,我便默许了。

阿妩马上对蓁儿理直气壮道:听见没有,我家姑娘付过银子了!我们才不是小偷!

蓁儿万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一时语塞,懊恼自己行事冲动了。唯独徐妙戈脸红耳烫,因为她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付过银子给师母。

谢世玉又道:好了,闹了点误会罢了,都各自忙去吧。蓁儿自觉没趣,行礼后最先去了。谢世玉牵着阿妩出来,将她交给徐妙戈。

王芝庭这时突然冷冷道:桓夫人此举大不妥。倘若付了银子便可在您这儿买到特殊照拂,那些士族子弟知道了恐怕会纷纷效仿,他们涌到这里后,膳房的意义何在?

徐妙戈躬身道:多谢庾夫子提醒,妙戈今后一定按规矩行事。

王芝庭看着她,不知不觉声音转柔了许多道:你们一家来此本就饱受非议,为免有心人拿住你们的错处做文章,还是要格外谨慎才是。

徐妙戈轻轻点头称是。谢世玉对她道:这些日子以来,我知道你暗地里和阿妩一起帮我料理了不少活计,师母其实心里都记着呢!蓁儿她母亲与我一同长大,早年却不幸病逝,看在她的情面上,我自然对蓁儿多加宠溺,她言语时常无状,你们就担待她些吧!

阿妩委屈道:好,惹不起,但躲得起。我们这些‘下贱人’以后离她远远的就是。

徐妙戈戳戳她的脸,笑着对谢世玉说:师母,今日王炎先生罚我抄一百遍的《秋水》,再不去抄就来不及了。王炎先生就是她们此前在牌楼处遇到的那个怪异老伯,他在钟山主讲黄老之学。

谢世玉也笑吟吟地问道:你今日又犯了何错?

王芝庭听徐妙戈大言不惭地道:复梦周公,复梦周公而已矣。

谢世玉摆摆手,示意她们快快回去。她们二人告辞后,谢世玉看着王芝庭的眼神,始终没有须臾离开过徐妙戈,若有所思地试探道:庾夫子,你每日都至少提早半个时辰来这里帮崔夫子取药,着实辛苦。我夫君还未回来

,要不你先回去等候吧?以后我派蓁儿把药送去便是,省得你来来回回地跑。

不料王芝庭故意闪烁其词:我看院中还有些柴火未劈,不妨晚生去做吧。说完他便行礼出了屋子。谢世玉在其身后叹着气道:有求即苦,无求乃乐。

太阳快落山时,桓丛浯才拖着一筐草药回来,一进院门就看到四周角落里的干柴全部劈完了,而且摞得整整齐齐。再看来人竟是王芝庭,心下十分感激,当初他拗不过崔泠翃的举荐,招他为武师,其实瞧他并无什么殊异之处,至今都未和他攀谈,又听说学子们大多不喜欢上他的课,更加对他漠然置之了。但今日他热情相助,自己确实该尽一尽地主之谊,于是索性就留他在院中吃饭,他也并不推拒,极爽快的答应了。

晚间,三人围坐饮酒,意兴遄飞,谈地甚是融洽。

王芝庭从兵书《六韬》谈到治水方略,再从豫北风貌谈到东南匪患,直把桓丛浯听得如痴如醉,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谢世玉却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问道:庾夫子千里迢迢来钟山投奔崔夫子,想必你们二人情意深厚,熟来已久吧?

王芝庭握着酒杯的手不由地缩紧,他听出了她话中的试探之意,浅笑道:早年我家道中落,承蒙崔弟仗义疏财,我才幸免于难。坦白来说,本来我并未打算久留于此,只是故人托我寻觅一个人的消息,我平素不惯拒人所求,便答允了。

谢世玉闻言果然如王芝庭预料的那般,目光闪躲,神态迥异。他又故意说话只说一半,诱她继续问道:庾夫子,不知你的那位故人是谁,需要你来钟山寻何人?

王芝庭暗想:若她当下平静如昔,置若罔闻,我倒恐怕永远也无从确定谢奄的藏身之处是否与她有关了,而如今我故意漏个口风给她,她就如此心急,那来日一定会想方设法通知谢奄迁居,到时候我只等按图索骥即可。

王芝庭压低声音道:此事事关重大,本不便透露,但二位尊长远离庙堂多年,其实听听也无妨。可桓丛浯本就对谢世玉先前的追问有点不以为然,他坚信问人之阴实非君子行径,这时又听到王芝庭说此事涉关朝廷,当即摇头摆手道:我们既处江湖之远,就不用再听那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了。常言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庾夫子,你应当切记啊!

他这番谆谆教诲,倘若王芝庭再执意泄密,不免有刻意之嫌。为怕被谢世玉瞧出端倪,王芝庭立时噤声,只微笑点头,再无别话。

总算谢世玉先忍不住道:既然庾夫子的故人相求一场,其实讲清楚也好,没准我们能献点微薄之力。

王芝庭借此机会忙道:是啊,他竟托请我留意有无谢奄的行踪消息,但在下连左丞的面都未曾见过,只怕相逢对面不相识啊!

谢世玉强自镇神,她哪里想到王芝庭这个小狐狸生平最喜纵横之术,于权衡利弊谋算人心之事,无往而不利。如若不然,他也不能光凭几次战功就博得圣上的宠信,轻易据有青州以及荆州这两处要隘的军政大权。

谢世玉半响没有出声,还是桓丛浯纳闷道:我听闻谢奄辞官归隐已有数月之久,谢奄的侄儿谢全已代摄相职,不知庾夫子的故人何故寻他,难不成请他出山不成?

王芝庭庄严以对:我那故人究竟何意,我也不好揣度。但谢丞相力主收复失地,忠言直谏,得罪了王氏不少权臣,导致一生备受谗言诬告,落得个自摘官帽的下场,我等都替他愤恨不已。

此时夜已深了,外面的月光从窗格中洒将下来,铺成满地清光。室内鸦雀无声,王芝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