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惜付出性命,如此行径,与小人何异?真是丢尽了他师父孙固言的脸!
这群文臣不满意了,然而昭文帝却很满意,他脸色缓和:“看来爱卿有不同的意见?”
周鹤川说:“陛下,地固将自动,此乃常理,非人祸,微臣观前史,如前朝有灾异见,即重处宰相,此大谬矣。”≒Йtt卩S://м.メXDSDQ.Сò╃
周鹤川在翰林院坐“冷板凳”那两年,并不如别人猜想那般一蹶不振,碌碌无为。
他一面修书,一面借职务之便,阅尽了翰林院的藏书,此番说话,可谓是引经据典。
周鹤川说:“地动亦有规律可言,适当其始发处,甚至落瓦倒垣,裂地败宇,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其发始于一处,旁及四隅。凡在东西南北者,皆知其所自也;至于涌泉溢水,此皆地中所有,随此气而出耳;深则震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虽大,而所及者近。广者千里而遥,近者百十里而止。”
论说学问,这大殿之上多得是家学渊博的大臣,可他们大多钻研经典,并不如周鹤川了解得广泛。
此等大胆的言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周鹤川一开口的时候,他们本是按捺着怒气,只等着他说完,便要跟他辩个是非高下,然而听着听着却入了神,竟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昭文帝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说:“好!爱卿博学多闻,实乃大梁之幸——”
昭文帝不忘斥责旁边一众人:“朕拿俸禄养着你们,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学问竟还不如一个不到二十的小子!”??TTㄗS://м.メXDSDQ.Сòм
昭文帝自负,是绝不愿承认,是自己治国无方,引来上天震怒,周鹤川来得及时,一下子就让昭文帝喜笑颜开。
昭文帝有了台阶下,清了清嗓子,说:“虽说如周爱卿所言,此乃天灾,但朕身为国君,百姓受苦,亦是让朕内心煎熬……”
昭文帝诸如此类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虽然不是朕的错,但是为了表现朕的“贤明”,朕就委屈自己向上天告罪,以换来大梁百姓的安居乐业。
昭文帝现在看周鹤川是越发顺眼,说:“来人,给周侍郎赐座!”
昭文帝心情好了,但也没忘了之前的账,他先是转向安王:“朕之前问你的问题?”
安王这次不像之前那么慌张了,毕竟周鹤川已经提供了标准答案。
安王说:“儿臣觉得周侍郎说得是,周侍郎学富五车,真是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安王把周鹤川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不过他心里确实也是感激周鹤川,要不然今天准被盛怒的父皇处罚。
剩下的跟个柱子一样杵在那里的臣子,真是内心百味陈杂。
有人觉得周鹤川确实博览群书,有真知灼见,觉得自愧不如;也有人觉得周鹤川是投机取巧,博皇帝欢心。
不过瞧着还跪在地上的王御史,谁敢多说一句?
昭文帝可没忘了王御史这个罪魁祸首,冷声道:“王兴以下犯上,妖言惑众,朕念在他多年苦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去……”
昭文帝突然停顿,思索着该将王兴发往何处,周鹤川说:“陛下,臣斗胆进言,王御史犯无知之错,而陛下下令编修的《百库全书》方才印刷完毕,正需有人向百姓传教,不若让王御史去完成此事,一来彰显陛下的贤德,二来也让他反省己身之错。”
这话若是旁人来说,昭文帝定然是不听的,还会觉得此人为王兴同党。
但周鹤川来说,昭文帝还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说:“善,那就叫王兴奉朕的命令,向百姓传教,开化我大梁民智,将来有更多如周爱卿一般的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