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过来,还要胜过刘彻啊!
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陛下面对天道都赞赏的刘彻,心中攀比心可是一点不少。
抓住这些,李斯觉得自己能够做到让嬴政不再计较‘矫诏’一事。
王翦附和地笑笑,‘我和我儿已封侯,该教训教训那臭小子,拿个当之无愧的彻侯回来,才不堕我王氏一族的威名!’
显然,老狐狸王翦并不满意孙子王离在视频中的表现,接下来,这位退休的老人将要好好操|练王离。
。。。。。。。
“诸位爱卿,我欲削藩,你们有何计策?”汉宫之中,刘彻询问下方的几位独臣、重臣。
之所以说下面的都是独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出生贫寒,跟贵族和诸侯王们没有太多牵扯。
“文帝时,晁错欲削藩,采用的是减少诸侯王封地一策,然,诸侯王反应甚大,刘濞更是自立为‘东帝’,可见削藩不可直接损伤诸侯王的利益,否则易遭反弹。”东方朔率先提出建议,但当刘彻进一步询问时,他摇了摇头。
削藩符合皇帝的利益,却不符合诸侯王的利益,提出政策的人必定会遭受反噬,即便东方朔知道,也不能说,否则他就是下一个被处死的晁错。
一边的主父偃却不含糊:“臣有一计。”
“爱卿请讲。”
“我曾多次研究贾生的《治安策》,得一计。陛下或可下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封侯管治。”
“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如此一来,各诸侯王必心中欢喜,也能将各诸侯势力分散削弱,数代之后,各诸侯势力不会再对朝廷产生任何威胁。”
“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刘彻念念有词,眼睛愈发明亮。
“好!爱卿的计策甚好!”
“甚好!”不仅刘彻觉得好,嬴政也觉得很好!
“主父偃才智过人,可担大任!”
见到好的嬴政都巴不得是自己的,像这位主父偃,嬴政更是看到了另一个李斯一样。
还有东方朔。嬴政看了眼东方朔,虽然他没有提出推恩令,但看起来游刃有余的样子,一看就是能人才子,嬴政也不想放过。
“可惜,这些人还有几十年才能出生。”嬴政不禁感到遗憾。
推恩令……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浑身发寒。
若是分封诸侯王后再推出推恩令,那他们的孩子岂不是都要拼个你死我活?
杀人诛心!实在是杀人诛心!
太狠了!
如此一来,倒不如只封侯,不封王。
眼看嬴政支持郡县,不赞成分封,即使他们拼命阻止也不能,如今又有了推恩令。
若嬴政分封诸侯,在执行推恩令,那效果……不就还跟郡县差不了多少?
一些人斟酌了下,心想:没必要,真没必要。
别说嬴政不是好拿捏的,更不需要诸侯为他管辖各地,就是后果,也不尽人意。
因而,这些大臣们心中都开始偏向了嬴政。
反正最后利益都会亏损,倒不如在嬴政面前卖个好。他们想。
‘完了……’淳于越跌倒在地,扫视一圈那些曾经支持他的人。
他知道,这下彻底完了。
为何要支持分封制?
遵照周礼其实就是屁话!
他有些迂腐,但也知道很多事情并不一定要遵循古制,而是为了长盛不衰。
家族、学派的长盛不衰。
淳于家和儒家要想昌盛,讨好皇帝是必须的,始皇帝没了还有扶苏,扶苏之后还有许多皇帝,而为了兼顾家族和儒家,最好的办法就是——
如果下一任皇帝不支持儒家、不宠信淳于家,他们家族可‘自择明主’,扶持明主,重新获得恩宠,如此一来,代代昌盛。
更有甚者,他若能封得诸侯,数十年后子孙自然可取嬴姓赵氏而代之!
咳咳,以上都是隐藏在心底的小心思。
总而言之,为了后代繁荣,推行分封制对大家更有好处。
然而,遇上一个独断的皇帝嬴政就算了,还让他知道了推恩令?
那还玩个屁啊!
推不推都一样!
此时此刻,半仰躺在地上,淳于越有种堪破生死的沧桑感。
【推恩令的退出,加强了皇权,使得国力整整上涨了不止一个层次,促进国家统一。】
飘来一句话,再次补刀,狠狠打击了淳于越,这大汉子听了,竟然晕倒了!
“将淳于仆射带下去,勿惹恼了天道。”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