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带着宝藏复大明 > 正文 第263章军备竞赛

正文 第263章军备竞赛(第2页/共2页)

br /> 一县从从九品,五百两起,只要你能拿出十万银子,一省布政使就是你的了。

而地方就那么多,官员最终也只能卖那么多。

这算存货不足。

没关系,没官是吧,那咱们就凭空造他一批官。

于是,在大清,一种说不清干什么,说不清什么位置的四品道台官,横空出世。

这东西不需要位置,不需要安置,不需要给俸禄,想卖多少就多少。

消息一公布,一些热衷功名的无耻之徒,立即看准这是凭借清朝兵威,以三寸不烂之舌谋取盎贵的大好机会,于是自告奋勇。买个官帽再说。

这叫先把茅坑占住,省的有屎的时候,找不到茅房。

大清空卖人情官爵,有钱的趋之若鹜,一时间大清吏部衙门门庭若市。这个政策,最终延续到了清朝灭亡。

于是在大街上,你会看到要饭的道台,做苦力的镍台,给人当小厮的藩台,至于抬轿的县令,放牛的知府,那是比比皆是。

酒桌一坐,大家打躬作揖,都口称下官见过诸位大人。

钱有了,就练兵。

首先,多多在蒙古人中招募骑兵。

自己家老祖宗真女真的时候,曾经对元朝的蒙古祖先,施行最严苛的减丁制度。

凡是高过车

轮的元蒙男孩,砍头。

但这次的减丁办法是,高过车轮的男丁砍了是可惜的。必须参军。

毕竟做炮灰也比直接砍了能够废物利用不是。

当然,这个年头,还不需要那么多兵,那就先放养着,等待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做炮灰。

十万大军转眼招满额度。

但攻城略地还需汉军。

再招募汉军二十万,补充到三顺王和吴三桂的军营,以及各地绿营。

但多尔衮也看到了,原先自己的那种养兵办法不行了。必须顺应实际,改革。

原先的办法是,一旦出战,一切装备自备,自备七日吃喝,以后一切都靠抢,然后坐地分赃。

汉八旗和绿营也是执行这种政策。

但形势变了,随着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大明军队大批的投降过来,编制成绿营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拿军饷为你卖命,不拿军饷,谁还为你卖命?

再说了,几次和新明的战争中,也暴露出装备自备的巨大缺点。

在汉军最熟悉的军阵中,你竟然不能凑齐统一的一个刀盾兵和长矛兵,这就让军阵,完全发挥不出效果。

还有就是吃饭问题。

有的汉军绿营,长时间捞不到仗打,抢不到粮食,总是挨饿。藲夿尛裞網

就地抢粮?

现在那些地方都是大清的国土啦,只能我大清抢,还轮不到你们抢呢。

于是,绿营士兵就经常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况。

吃不饱饭,就不断的有军队哗变,或者散伙。

即便能坚持的,但都饿的看人都双影了,连刀枪都拿不动了,还怎么打仗?

现在有钱了,那就开始按照中原王朝的办法,打造正规的部队,把强盗变成官兵。

多尔衮规定,满族八旗,每兵每月二两银子,一副棉甲,一把大刀。

每日四斤米,包括蔬菜食盐在内。

四斤米不多,在没有肉食的情况下,人是相当能吃米饭的,要不书友试试三天没肉,你能吃多少米饭。

蒙古八旗,每兵每月一两五钱银子,一件老羊皮袄,一把大刀。

每日三斤米。

汉八旗,天佑军,吴三桂军队,每兵每月一两银子,盔甲自找。发扎枪一杆。

绿营,每兵每月五钱银子,发扎枪一杆。

每日二斤米。

京师建锐健营,兵两万,目标十万。

全部由身强力壮这充任,一水的火器。

原先大明工部库里,有太多的火器,再在确山之战中,在战场上,捡了新明军近万杆燧发枪。足可以装备了。

这一下,大清一下增加了十万蒙八旗,二十万汉军。其新增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王学军的十万。

这一下,大清就再次拥有了和各种势力抢夺地盘的能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