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79章党锢之争(第2页/共2页)

亲堂侄,当时只有区区12岁而已!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回刘宏。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其迎入殿内。

第二天,

刘宏便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于灵帝年幼,由窦太后辅政。

窦太后执政后,论功行赏下,特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鄠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

一时间,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

后又看重陈蕃,大小政事,均有陈蕃参与定夺。

随后陈蕃与窦武又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

这一举动,顷刻间便赢得了天下士人之心。

“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这句话便揭露了当时,整个大汉朝廷士族臣子所思。

可宦官势力虽然遭到压制,但是中常侍曹节通过灵帝向窦太后献殷勤,渐渐的取得太后的信任。

见此,陈蕃与窦武不免担忧。

于是二人便密谋欲除去宦官,但太后一直犹豫不决,迫使陈、窦二人决定采取武力消灭宦官势力,但密奏却先被宦官得知,最终激起事变。

永康元年(168年)九月初七日,宦官就发动了宫廷政变。

他们把灵帝骗出来持剑开路,关闭宫门,逼迫尚书起草诏令,任命王甫为黄门令;又胁迫太后,夺取了玉玺,派人去逮捕窦武等人。

谁知窦武却不受诏,

与侄子窦绍边战边退到军中,召集了数千人镇守在都亭。

结果呢?

陈蕃听说发生变乱,便率属下官员及太学生八十多人,手持兵器冲入承明门,结果却与王甫军遭遇。

最终陈蕃被抓捕,落得个送至北寺狱折磨而死的下场。

可王甫却带领虎贲羽林军,同包围将军府的不明就里的张奂军队会合。

二人假传诏令,诬窦武反叛,以引诱窦军投降。

窦武与窦绍势单力薄,被重重包围要看求生无望,最后被迫自杀。

随后窦家宗亲、宾客以及姻亲,凡抓到的全都都被直接杀掉。

后又将窦太后迁入南宫,将窦武家属迁徙于日南。

最终逼迫皇帝下令,自公卿以下,但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

这就是灵帝初即位时,发生的第二次党锢之争!五⑧16○.com

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一直被当做傀儡的灵帝刘宏,又能有什么能力一举将皇权抓在手中呢?

他最终能够做到的,无非是延续恒帝时的做法而已。

不少人认为,第二次党锢之争最大的的受益者是刘宏。他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才能将大权抓在手中的。

所以在其当政之后,依然没有解开党锢的意思!

可事实呢?

在黄巾军祸乱天下的时候,他又是第一个解除党锢,让天下众臣子自行募兵靖平天下。

有人说他贪财,这才不顾大汉安稳肆意的卖官鬻爵!

还有人说他,因宠信十常侍任由宦官集团再次坐大,才使得大汉最终进入了末期倒计时状态!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刘昔脸上,不禁露出了讥讽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