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李柷才把几位重要并且空缺的官职人选确定。
从北方前线率领左神威军返回的大将军高行周被任命为枢密副使,这位只有三十六岁的妫州籍将领成为了枢密院一正三副中最年轻的一人。
宋瑶和刘信都有四十五岁,算得上是老当益壮,而只有三十多岁的高行周,无疑很瞩目。
而且在朝堂上正三品的官员中,高行周是第二年轻的。
第一是折从阮,因为他将接任高行周担任左神威军大将军。
三十岁的大将军,也是比较年轻的。
不过在禁军有两个例外,高行周和李从珂担任大将军时,都比较年轻,只有二十多岁。
前者是因为当时李柷身边缺少大将,又为了能拉拢更多的将领为己用,才会让年轻的高行周接任大将军一职;而后者担任当时的右神威军大将军,就是因为其是李嗣源的义子。
空缺的那个枢密副使和大将军都有了人选,第五个内阁大学士也有了动静,是杨赞图这位跟随李柷的老臣,同时也兼任刑部尚书。
按照李柷的想法,内阁大学士为单数,后续一般会维持到五人或者七人,也不排除有九人,主要是便于李柷及后面的地方掌握内阁。wWω.㈤八一㈥0.CòΜ
人越多,皇帝也能分化瓦解,确保内阁不会跟皇帝争权,以至于被内阁架空。
除了明确一人担任为首的内阁大学士外,吏部尚书也会得到一个内阁大学士的名额。专职的内阁大学士再来一到两名,剩下的则根据接下来朝政的需要,从六部九寺中选几人。
并不是兵部、刑部和户部就会成为内阁大学士,这是变化的。若是固化,对李柷不利,保持变化,他才能从中任用对自己绝对服从的官员,以便自己的旨意能贯彻下去。
“陛下,河北道送来奏折,希望能在其西北的新州、武州等地继续维持一下都督府,以便管理河北道西北边境。”李嗣本把一个内阁无法做主的奏折汇报到李柷面前,以便后者给出旨意。
随着河北道和安东大都护府的辖区进行了调整,一些行政区划也在调整。幽州都督府、蓟州都督府、檀州都督府先后被废除,幽州升格为幽燕府,还兼并了妫州、儒州、檀州和顺州四地。
这四州人口虽不少,但其实规模都不大,下辖也有一两个县,并入幽州也是为了避免幽州人口过少,升格为府后有些名不副实。
当然,这样一来,也能精简河北道的州,不至于下辖太多的州。
在幽燕府成立后,总人口也突破了十五万户,仅次于河南府、京兆府和河中府,成为朝廷下设的八府中人口第四多的人口,超过了太原府。
剩下的四个府中,除了兴元府是真的小外,成都府、江陵府和太原府也不差。
成都府和太原府都是因为实际的行政地位下降,中间出现过人口急速下跌。江陵府存粹是因为战乱,如今还未彻底恢复最初的人口规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