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寒门小王爷 > 正文 第64章 薄利多销

正文 第64章 薄利多销(第1页/共2页)

趁着胡铁匠忙于打造螺旋桨的空闲,赵平划着小船到芦苇荡里去进行考察。

昨天晚上他说想到了别的赚钱的法子,就是造纸。

这时候的纸张,产量低,质量差。上次在文房阁买纸的时候,一张徽州白宣竟然能卖到一百文钱。

这里面利润超级巨大。

和开画舫酒楼走高端路线不同,他打算在纸张产业走中低端路线。

一个国家的文明要发展,纸张的作用功不可没,用量可谓是无穷无尽。

若是开纸坊,大量仿照宣纸,甚至改进造纸工艺,造出又好又便宜的纸,普惠中低端层次的读书人,甚至普通老百姓也能买的起,那么这个市场将会无比巨大。

在后世的时候,赵平曾经查过资料,徽州的白宣之所以独领风骚数千年,是因为在抄纸过程中加入了一种秘密材料。

杨桃藤。

这是徽州白宣的千年不泄之秘。

不过这个秘密现在对赵平来说,已经不是秘密。

而且,他还知道,杨桃藤起的作用其实就是在抄纸过程中的分散剂,让纸浆更均匀。

造纸的材料主要是竹子,稻草,树皮,棉麻等纤维材质。

大泽湖里的芦苇,就是这样的纤维。

八百里大泽湖,芦苇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说干就干。

赵平划入一片江心洲湿地。

这里的芦苇丛遮天蔽地,水面上是鲜嫩的枝干,水底下更多的是腐烂的老枝,断梗,层层叠叠。

这样更好,本来造纸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泡料,原料要浸泡十多天,以除去纤维中的杂质。

现在连泡料的环节也省了。

赵平从水底下捞了满满一船泡的正合适的芦苇枝,回到村里。

向牛德发借了一个破旧的房子做厂房。

开始尝试手工造纸。

先用一口大缸煮料,煮好的料水加入碱石。

然后缝制了一个布口袋,开始洗料。

洗出来的纸浆放在太阳底下晒,这一步是晒白。

本来要晒好几天,赵平加入了一些生石灰,做漂白,大大缩短了时间。

然后就是用石碾等把浆料捣打成泥膏状。

接着是关键的一步,抄纸。

这时,在纸浆中和入杨桃藤煮好的汁液,慢慢的倒在事先准备好的一片片竹帘槽内。

让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

第一次制作,没做多少,大概做了一百多张。

用一块木板,平整的压在湿纸堆,轻轻用力,将纸张中的水分压出来。

最后,就是一张张摊开,晒干。

一连忙了几天,反复尝试,终于,一百张厚薄均匀,色泽白皙,挺括的宣纸,大功告成。

赵平估算了一下成本,芦苇不要钱,碱石,石灰,廉价的很,秘密配方杨桃藤也是从山上采掘的,不要钱。

费钱的主要是炭火钱,以及少量的人工费。

每张宣纸成本只在一到二文铜钱左右。

拿着造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