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出钱?
对于南土那些攻击爱夏公主的言论,盖亚教廷起初是采取漠视推动的态度,但在642年风灾之后不得不亲自下场,镇压掉一些对爱夏公主过于不利的言论。
毕竟爱夏终究只是一个公主,能否继承晶耀王国都还两说,涉及到神灵惩罚这方面确实有些撑不住。
当然这背后也有爱夏和盖亚教廷的交易,她通过使节私下里跟教廷交通,说再这样下去老娘可要直接掀桌子了。
实际上爱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真的掀桌子甩手不干,毕竟现在这北地移民计划,可是赌上了她所有的声望,否则真的会让自己叔父抢了王位。
总之最后就是第二批移民者如约到了弥赛亚群岛,这回就吸取了上一次风灾的教训,首先要做的不是开垦农田,而是挖掘避难所防止和上次一样全灭。
虽然说这种做法有些小题大做,如此大规模的风灾属实是十年难遇,下次弥赛亚群岛再遭遇到这样规模的风灾,已经是整整十多年之后了。
而那时候爱夏港已经开发的初具规模,虽然风灾已经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不至于像644年这次一样导致整个殖民地全灭。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新历647年,殖民者已经基本了解弥赛亚群岛周边海域的情况,甚至将通往北地的航路给探明。
此外爱夏港已经开发的基本合格,具备一定维修船只的功能,港口也培育起一批般转货物的熟练工。
同时岛屿上的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说口粮依旧没有办法自给,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依旧需要晶耀提供粮食,但至少已经可以向港口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提供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防止船员患上败血症,这是爱夏这边事先就交代好的。
虽然说这个世界实行了长达百年的禁海令,但一些关于远洋航行的知识,还是在书本中保留下来,不至于完全从零开始发展航海业。
于是计划到这一步的时候终于可以继续推进,一些船只从弥赛亚群岛出发前往北地,准备对当地的沿海情况进行考察。
这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人类已经离开北地六百余年,沧海桑田天知道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更何况北地的资料很多都被销毁,文化方面或多或少还保留了一些部分,但地理方面是销毁的重中之重,毕竟要防止有人逃回北地。
而北地距离弥赛亚群岛终究路程不短,所以在对当地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在北地建立一个哨站的行动也很快被提上日程。
这个殖民者在北地建立的第一个新哨站,最终被命名为“新新晶耀”,有时候也被称作“第三晶耀城”。
毕竟嘛已经有一个“新晶耀”了,在南土晶耀河的入海口那边,现在多出一个“新新晶耀”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邦就叫“新城”,之后又在伊比利亚建了一座“新新城”。
“新城”是意译而来的城市名称,如果用腓尼基语音译的话叫做“迦太基”,罗马人将其称之为“布匿”,后来还把这座城市给撒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