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五代河山风月 > 正文 223、大军北上+阳城大战(六千二百字)

正文 223、大军北上+阳城大战(六千二百字)(第2页/共2页)

bsp; 这次官家北伐,老夫已经准备好精兵人马,让他们随大军北上,报效朝廷,可惜老夫已经年近六十,老弱无力,否则也想与大帅一同北上讨贼!”

史从云立即肃然起敬道:“岳丈为国为民已经鞠躬尽瘁,大可不必勉强自己,这些小事交给我们这些后人去处理吧。

天下还有很多事情,但一代人操一代人的心,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我们这些子孙后辈也不能在祖辈基业功劳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啊。

岳丈大可放心,这些大事交给我们后辈来做吧,我看昭愿也很有本事,往后在我身边我会多多提携的。”

他的话半真半假。

符彦卿道,“大帅高义,老夫这次召集了魏博精兵一千人,都是天雄军中的好手,让张正海和郭廷谓领兵,随大帅北上讨贼。”

史从云点头,心里有些失望,符彦卿给的兵没有他期望的多,不过让郭廷谓和张正海两个他的人来统领军队,可以说诚意满满了。

史从云欣然接受:“多谢岳丈,等凯旋之日,定来道谢。”

“分内之事,老夫也是朝廷官员,理应为社稷分忧啊。”符彦卿连道。

随后两人说了一会儿,史从云因为大军还要北上不能耽搁就与符彦卿分开了。

在马背上看着远去的符王,史从云心想感慨万千,虽然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多数时候人一老,野心也会逐渐淡化的。

魏王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他身体看起来还算健壮,但他已经不准备去北方了再次奋战了。

之后郭廷谓、张正海果然带来了一千名甲胄精良的天雄军精锐骑兵来与他汇合。

两人再见到他都很激动,史从云则将他们留在身边中军。

“符昭愿呢?”史从云问。

“魏王有话要跟他交代,我们先走了,免得打扰他们父子,也不合适。”郭廷谓答应。

史从云点头,其实符彦卿确实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他也和六妹,符昭愿乃至一些军中人物说起过关于他的事。

特别是高怀德非常佩服符王,因为符彦卿曾经救过高怀德的父亲——天平军节度使,齐王高行周。

而且符彦卿打契丹也是出了名的,要问当今之世辽国最怕谁,绝对是符彦卿莫属。

天成三年,符彦卿参与征讨义武节度使王都,随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于嘉山(今河北曲阳西)击败过契丹。次年,收复定州(今河北定县)。

天福九年,在铁丘一役中,符彦卿率数百骑兵陷阵,救回被数万契丹骑兵围困的北面行营都部署高行周。

同年,又随义成节度使李守贞讨平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叛乱。

开运二年,在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白团卫村之战中,大将杜重威畏战,府彦卿等人力主死战,奋力还击,大败契丹接近十万大军,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只身北逃。

显德元年,北汉联同辽朝入犯后周北境,符彦卿奉命从磁州(今河北磁县)固镇路行军,对汉辽联军后方造成压力。周军包围北汉都城太原时,符彦卿又奔赴忻州,防止辽朝南下救援,史从云也是那时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符王。

符彦卿和契丹交锋不是一次两次,而且取得的战果非常漂亮,人们说阳城之战可视为五代十国的淝水之战,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这么说。

接近十万契丹大军南下,是规模空前的一次,因为符彦卿等人的奋力作战大败而归。

只是纵观这些战斗,其实符彦卿多数时候都胜得很险,在兵力和实力上与契丹人差距很大,就只能靠着不要命的勇武和智慧去找补取胜。

这种打法看起来精彩,最后胜了也堪称传奇,可其实心理压力很大,对于将领来说就是噩梦,可能再也不想经历一次。

这恐怕是符彦卿不想北上的原因之一。

史从云也不想打那样的战,他宁愿以大欺小,以强取弱,除非万不得已。

“让神火都先走,我们等一会符昭愿吧。”史从云下令,传令兵连去传令去了。

史从云便和众人等在魏州城外的驿站边一颗大柳树下躲太阳。

等了一会,张正海滔滔不绝跟史从云说着这些天在魏州的经历,看得出他到魏州后受到的待遇很好,毕竟人人都知道他是当朝都点检的人。

史从云听着他吹牛,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随即对身后众人道:“你们在这等着,我有事去见魏王。”

说完打马往魏州城方向赶去。

魏州城大道边,发须花白的符王对着年轻的儿子道:“这次北上你要多小心。契丹狗贼向来狡诈,为父给你交代的你要记住。

契丹人如果骑着马逃跑千万不要追。

如果遇上小股契丹人能打过就要快些打,不能拖,他们的增援不比我们,来得很快。

如果打不赢,要跑的时候把铠甲全丢了跑,越快越好,不要停才不会被追上。

这几条你要牢牢记着。

如果到时候出了事,有人告你畏战,你就抵死不认,说要回朝廷由官家治罪,到时老夫定会想办法把你捞出来。”

“爹,这”年轻的符昭愿有些迟疑。

“你别说话,都听我的。”符彦卿立即打断了儿子的话,随后道:

“史从云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又是你姐夫,如果跟着他能建功立业你就好好跟着,但也要审时度势,善于自保。

老夫这辈子见过厉害的人物太多了,能善终的却不算多。

史从云如今只手遮天,往后还不知道会如何,我心里其实不踏实,又有些后悔把老六嫁给他。”

符王说着叹了口气:“可偏偏是你大姐说的,她有上进的心,又是皇后,我怎么能不成全,只是怕这种事情会给我们符家招来祸端。

老夫见过的死人太多,什么风风雨雨,天下大事也都见过,我们符家的富贵已经够了,只求我们这些人,你们这辈人能平平安安就是好事。

当年在阳城死的人堆起来把护城河都填平了,那一代的魏州年轻人几乎死绝,算是挡住契丹人的十万大军,你们这代人

老夫不盼着这样的命落在你头上”

说到最后苍老的魏王话音低沉,眼眶中隐约湿润了一些,不过很快掩饰过去。

“这次他们说我胆小也好,想我无能也罢,老夫不敢北上了”

“爹”符昭愿鼻头一酸,也差点落下眼泪。

符彦卿拍拍儿子的肩膀:“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来。”

符昭愿点头,父子两就这么对视,却没做出别的举动来,大概他们都不善表达。

正在这时,大道那头传来马蹄声,符彦卿连收起情绪,远远看去,见一人一骑向着他们的方向而来,他下意识把手放在刀柄上,等人近了一看原来是史从云才放开手。

“大帅。”符彦卿连拱手。

对方靠近后下马回礼。

这个女婿总给人一种彬彬有礼,年纪轻轻却老奸巨猾的感觉,符彦卿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女婿可不得了,他也不敢怠慢。

而且史从云现在就已经位极人臣了,自古以来权臣和君主之间是很容易发生矛盾的,五代以来则更加直截了当,一般直接取而代之的。

这让符彦卿觉得自己这女婿迟早会与官家起冲突,他只想平平安安过日子,所以刻意和自己这个自来熟的女婿保持距离,开口便道:

“大帅去而复返,有什么事。”

对方笑道:“突然想起件事情。

当初岳丈在阳城一战中击败契丹十万大军威震天下,某刚刚想起来,就来请岳父教我,当初是怎么打败契丹人的,之后北上作战也有益处啊。”

原来是这事

符彦卿心中戒备顿时放下,说起这件事他眼中也亮起光来,心中豪情油然而生,哈哈笑道:“当时情况危险,但其实也简单。

开运二年(945年,高平之战前九年)的阳城之战中,老夫学的也是古代兵法名家的打发,只是做出一些改变。”

“兵法名家?请问岳父是哪位。”史从云好奇问。

“老夫学的就是汉朝时大将军卫青对付匈奴人用的车阵,又结合自己打仗的经验做了一些改变。

当时老夫在阳城附近取农民耕作时所用的车,用坚绳把这些车的辕干连接起来,再把耕牛套在车上放在外围。

再厉害的士兵面对贼人骑兵都有畏惧感,车阵外圈如果用士兵防御很容易就会畏战。

况且契丹人狡猾,他们会时常借着马力绕着大阵走就是不发起进攻,将士本来就畏惧马匹,举盾还要时刻注意他们动向,时间一长就会疲惫松懈,到时契丹人就能有机可乘冲入车阵中。

但如果把牛放在车阵外围就没这样的顾虑,牛根本不怕马,而且也不会疲惫。

这样可以防止贼兵骑兵冲破我方战阵,贼兵也不敢冲外围的牛群;

待贼兵骑兵靠近后就用弓弩射击,凭借牛和车作掩护将士可以集中射杀对方的骑兵或者战马。

待到对方骑兵冲击受创后,再出动己方以逸待劳的骑兵进行最后的一击,置对方骑兵于死地。

当初阳城大战我们就是这么胜的。”

……

(读者老爷们,求求你们了给点票吧,让作者开开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