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取出一把利刃。利刃就像是枪头,不过比枪头更细更长,通体为圆锥状。利刃留有木质把柄,把柄上留着一个铁质圆环,圆环正好将枪管套进去。
利刃旋转半圈,把柄正好卡在卡槽中。如此一来,利刃便被固定在了枪管上。
看到这把长枪,铁墨仿佛有种错觉,似乎看到了十八世纪兴起的长枪刺刀。
“好,太好了,爹,咱们就造这种枪,能造多少就造多少!”
赵锦荣翻个白眼,瞪了瞪自己的便宜儿子,“小铁,你确定能造多少就造多少?你可知道这样的火铳,一杆多少钱?”
“多少?”
“我给你算过,一杆长枪至少一百两银子”
“噗”铁墨差点一口老血喷地上,一百两?这还只是枪的成本,后期子弹保养,费用更好,也就是说想要弄一百只这样的枪,最少得准备一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打底的,相关的铁、铜冶炼,工匠制造,一切费用算进去,一百杆火枪,没有个五万两,你想都别想。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啊,技术有限,全靠人力,成本费高的吓人。
火器很牛逼,但同样很烧钱,怪不得当初工部屡次拒绝赵士祯的提议。
大明朝稳如磐石,没有什么大的忧患,似乎并不太急需改良火器。就算有跳梁小丑闹事儿,以目前的火器也能应付,何苦再花费大量金钱换装火器?而且,就算工部和兵部都同意,吏部那边肯定也不会拨款。
那些官员短视么?是有些短视,但也情有可原。
不过铁墨有着后世的记忆,他深知发展火器的重要性,哪怕再烧钱,也得弄。而且,不仅要弄火枪,还要弄火炮。
想起现在用的红夷大炮,铁墨就觉得脑壳子疼。大同府那边就摆着五门红夷大炮呢,那玩意儿重的要死,开一炮清理半天炮膛,轰出去的炮弹还杀伤力有限。
最要命的是,红夷大炮最擅长的就是固定发射,想要调转炮口,调整角度,得费老半天劲儿,就更别提拉到外边野战了。
想到就去做,哪怕现在钱财不够,至少也得先筹备着。
“爹,你老人家不用担心钱财物资的事情,这些事儿都由孩儿去办,你就只管造火铳,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弄,缺什么东西就找常小姐。她要是解决不了,你来找我。”
“真的?”赵锦荣老眼冒出阵阵精光,在他想来,这样自己就可以尝试许多自己想过却做不到的事情了。
“当然,我还能骗你老人家不成?对了,爹,你看看能不能琢磨下火炮的事情?最好是把火炮重量减轻一些,移动方便点,看看能不能把燧石击发的方法用到火炮上!”
赵锦荣捏着下巴,想了想低声道:“应该可以,不过老夫对火炮并不精通,倒是有一个人对火炮颇有研究。”
“谁?”
“孙元化!”
孙元化?铁墨有点犯嘀咕,我倒是想把他弄过来,但是可能么?
“爹,孩儿能请得动他老人家?”
“你?自然不行的,待老夫修书一封,保他乖乖就范!”
“真的?”
赵锦荣冷哼一声,提着枪进屋里写信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