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各镇兵马头绪纷然,若聚之一处,是谓分不分为糜军;散之各处,是谓合不合为孤旅,皆兵家所大忌也。莫若以辽东、山海、蓟、遵、通、津、宣、云、保定诸旅通盘打算,分隶微臣与总监各若干,随方援剿。臣与监臣分而合、合而分,惟锋是视……如此,既无孤旅之虞,又免糜军之患,有裨兵机非小也等因。”
十月十四日,就在高起潜否决卢象升夜袭方案、并调走陈国威三屯营兵马两天后,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后,卢象升终于下定决心采用了虎大威的建议,上疏向崇祯提出了分兵的奏请。
当然,之所以下定这个决心,一方面是不想处处受到高起潜的掣肘;另一方面也确实如他所说,各路军队若是聚集在一起实在太过浪费兵力了。只不过若是任其分散在各处又成了一个个孤军,都犯了兵家大忌。所以,这才有了这份他跟高起潜各领一部的分兵奏请。
“卢象升分兵之议,卿等以为如何?”
乾清宫内,看完卢象升这分兵奏疏后,不置可否的崇祯随即便望向了杨嗣昌等一众文武。
“陛下,行军打仗最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建斗、高公既然各习宣大、山西跟关、宁两镇,那当就各用宣大、山西与关宁之兵。加之此次入寇之建奴本就分左右两翼,臣以为分兵剿之倒是可行!”
作为此次‘剿奴’之役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深知将帅不和后果的杨嗣昌,对于卢象升这分兵的奏请只略一思索便赞同了起来。
“既如此,那便准卢象升之请,着宣府、大同、山西之兵尽归其统。另保镇跟蓟镇之兵,山西、大同巡抚标营四千亦交付与他统领,以方正化为监军……”
见杨嗣昌这‘军师’也对卢象升这分兵之议表示赞同,崇祯随即也是从善如流的同意了卢象升的分兵奏请。
不仅如此,对卢象升期许正盛的他,除了宣大、山西之兵外,随即又把保定总兵刘光祚、山西、大同两巡抚的直属‘抚标营’以及蓟镇残兵也都划归到了宣大军这边,加起来纸面数字上也有四万人了。
只不过,也不知道崇祯是真不懂还是假不知卢象升的意思,在批准了他这分兵之议的同时,却是又给他重新派了一个太监来监军。
所以很显然,卢象升想要通过跟高起潜的分兵来消除掣肘的想法,算是彻底失败了。
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没有崇祯再次派来的监军太监,分兵之后他就真能摆脱来自各方的掣肘吗?
……
十月二十五日,岳托所领建奴右翼军由顺义南下,在通州与多尔衮所领左翼军会师后,兵锋直指东直门。
说起来,没了高起潜的掣肘,卢象升也是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水平。在其率领下的宣大军发起的猛烈进攻下,建奴先是在十一月三日夜被他赶到了德胜门外土城,随即又被他在第二天赶到了西直门外,并且在一番激战后缴获了对方准备用来攻城的十余门红衣大炮。
而失去了红衣大炮这个攻城利器,面对京师高大坚固到让他们绝望的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