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和朱标相继比他先死之后,有些威望高,会活得比他长的功臣名将,也绝不允许他们活着了,以免重演魏晋之乱。
如此种种,让朱元璋在别人看来,变得刻薄寡恩,让他的名声多少都留下了污点。哪怕他的这些杀戮对王朝的稳定有利,对普通百姓有利,可史书的记录和普通百姓无关,就是那些文官武将所写,最后能流传后世的,自然就不可能给他说好话了。
有点搞笑的是,后世的普通百姓都会代入那些文官武将的这个阶层,喷朱元璋刻薄寡恩!殊不知,朱元璋至少在朱标死之前杀人,还真不是乱杀。
大明朝的开国功臣,大都是草根出身,甚至是盗贼强寇出身,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多少人能洁身自好,因此,朱元璋在举屠刀之前,是有再三告诫过他们的。
比如,洪武六年,太祖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类似战国时代的“铸刑鼎”。
洪武十三年,编了《臣戒录》,“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臣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的行事,来教育他的臣僚。
洪武十五年之后,也依旧是有类似的训诫提醒。
由此可见,朱元璋杀人是杀的多,但是绝对不会不讲道理。
如今,在朱海军的影响下,朱元璋对于“稳”字认知已经有了变化,蝴蝶翅膀的效应便也在这方面开始有了改变。
就听朱元璋看向朱标说道:“皇权不下乡的做法,或许也要改下了。或许到不了村镇一级,但是至少不能到县就算了。或许,官吏的设置是少了,这么一来,赋税之策也要改改,包括海军所说容易给后世开口子的优免……”
说到这里,他便停住了。
因为他发现,如果要改科举之策,其实牵扯起来的话,似乎也影响到了好多既定国策,甚至要改变历朝历代的做法了。
这里面的变化,绝非他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
然而,他已经待了很久,必须要去处理国事了。
这又让他想起了朱海军所提的内阁制度,脑海中冒出后世子孙甚至有几十年不上朝的混账皇帝。或许,这处理国事的方式,也要先改改才行了。
这个要改,那个要改,似乎处处要改!这让朱元璋的脑海中冒出了这个念头,不由得笑道:“还真是被海军说对了,以前的眼界不高,确实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有问题。既然有海军在,那大明朝要变得和历史上的大明朝绝对不一样,也和以前的朝代绝对不一样!”
他是有这个魄力和行动力的。只是废除宰相这事,以前的皇帝可有做过,甚至都没想过,但是他却是做了!
以后再要改什么,还能有比废除宰相更大影响的事情么?
对其他皇帝可能会考虑很多的事情,对朱元璋来说,只要他真决定了,他是绝对能做得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