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靖难攻略 > 正文 第133章 以待天时

正文 第133章 以待天时(第1页/共2页)

“咕咕……”

六月初,伴随着东北大地的积雪全部融化,整个东北大地也在滚滚雪水的冲刷下变得焕然一新。

原本萧瑟的山林已经变得郁郁葱葱,松花江的水位也全面开春过后的春雨滋润下随之上涨许多。

在南京忙着让利移民的时候,朱高煦也带着队伍来到了一处地方。

“殿下,东西都在里面,全都布置好了。”

伴随着林粟的声音出现,朱高煦也抬头打量了眼前的建筑。

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一座由水泥与山石构筑而成的石堡矗立在了这山林之中,石堡周遭百步的树木尽数遭到砍伐,而对此朱高煦毫不在意,只是扫视着这个石堡。

它并不宽大,城墙不过丈许,东西不过百余步,能容纳的人口十分有限。

朱高煦凑近看了看城墙的情况,与他预想的一样,吉林城那手工作坊所制作的水泥十分粗糙,不过这对于当下的吉林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

“殿下,这石堡东西长一百五十七步,南北深一百二十六步,城高一丈五尺四,有垛口三百零九个,箭楼城门两处,角楼四处。”

“这堡能两个月建起来,主要还是下面一千多个兄弟们出力,而且那水泥也干硬得快,干起活来方便。”

林粟上前对朱高煦介绍着这处水泥石堡,而朱高煦也围绕这石堡看了会,确定了水泥强度还可以后,便与林粟骑马入了堡内。

入了堡内后,他翻身下马上了石堡的箭楼,在这离地近三丈高的箭楼中,整个石堡被他收入眼中。

石堡的面积不算大,内里的住所由两排木屋构成。

在那两排木屋中已经居住着好几十户人家,而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则是常驻石堡的守堡兵卒。

除去这两排木屋,在城内东北角的是一个占据堡内四分之一空间的巨大作坊,此刻正在不断冒着浓烟。

“殿下,那里就是炼铁场,所里的三十个铁匠都在那里干着活计,南边百炼山的铁矿石每日由马队驼送下来,在这里炼成铁锭。”

林粟为朱高煦介绍着,同时又隐晦看了看四周,发现没人跟上来后才小声道:

“炼铁场内留了一处制作火药的院子,里边有十个炼铁师傅专制火药。”

火药与火器,这两件东西朱高煦必须要弄出来的东西,为此朱高煦在吉林的城建中建设了公共厕所。

对外他是说粪便集中管理容易沤肥,但实际上他想要的是尿硝。

对于东北哪里有硝石矿他并没有记下,因此只能选择这样的土法。

相比较硝石,木炭和硫磺对于朱高煦来说更容易获得。

前者不用多说,在这个时代的东北几乎充斥着密林,根本不愁木炭来源。

至于硫磺,吉林境内的长白山火山区就是朱高煦获得硫磺最好的地方。

明代的长白山火山区多次喷发,因此朱高煦一开始就确定了吉林城东边会有硫磺。

不出他的意料,林粟只是前往善出堡询问了当地的头人,便很快获知了距离吉林城最近的一处火山地点。

他手中那二十匹挽马的马队虽然只去了东边一次,却很快就给朱高煦带回了数千斤天然硫磺。

这数千斤天然硫磺足够朱高煦用很久,因为从当下的进度来看,吉林城那边每个月只能收集到七百多斤硝。

黑火药的成分为75%硝酸钾、10%硫磺,以及15%的木炭,朱高煦虽然不知道更为先进的火药配方,但黑火药的配方他还是能大体记住的。

依照当下吉林城土硝的产量,这处石堡每个月可以生产大约一千斤火药。

不过这些火药中有一半会被作用于开矿,而且朱高煦并不用担心。

辽东都司那边每年都会给自己运来一批火药,只要朱高煦禁止兵卒前往铁矿场和煤矿场,偶尔去一两次的兵卒根本不可能知道矿场每日要爆破几次。

至于看守矿场的兵卒,也是经过朱高煦自己选拔的。

他的选拔很简单,那就是从拖家带口随自己北上的那一百多人中筛选。

老朱一定会让锦衣卫跟随自己北上,但不是每一个锦衣卫都能带着家人北上。

这样做,他能最小的减少老朱知道自己在制造火药的事情。

不过即便老朱知道了,朱高煦也可以用开采矿石,修建道路来做伪装,毕竟老朱一开始只说了不能要制作火器的工匠,却没有说不能制作火药。

哪怕被察觉,朱高煦估计自己也就是顶多被训斥一番,严重些就是派遣王府长史罢了。

想到王府长史,朱高煦也很好奇,老朱为什么没有给自己派遣王府长史和属官。

不过他每日事情太多,也顾不上考虑这些,当下的他更在意的是石堡的其它问题。

他目光继续扫视,很快一块狭长的白地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是他让林粟留下的白地,为的就是方便日后实验火器。

制作火器这件事情,朱高煦不能让外人知道,因此他只能自己先设计出图纸,然后私下让铁匠打造,最后自己亲自派人实验。

火枪和火炮,这是日后朱高煦能以最快速度获取战争胜利的杀手锏。

为此,他早在南京时就曾亲自与许多制作火器的工匠讨论过火器的相关内容,所以大明时期主要使用的火门枪是如何制造的,以及制造的流程如何,实际上早就在他脑中了。

不过真的要说,火门枪却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从火枪到步枪,人类的单兵管状火器基本是逐渐演进的过程,但是从早期的简单突火枪到后世的步枪,却是有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明代的洪武铜铳是典型的火门枪,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完全就是一个尾端拥有放引线孔的圆管。

和这个时代的火炮一样,洪武铜铳只需要装入黑火药,再放入弹丸,后面小孔插入引线,使用时候点燃引线,等到火药引燃,将前端弹丸发射出去就完成一个射击流程了。

它的发射速度很慢,使用也很不方便,装填非常慢,需要随身带火种去点火,而威力仅在十步以内拥有杀伤力。

同一时期,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类似这样的火门枪,尽管一直有人对其进行改进,但本质上都还需要一个手动点火的过程。

因为需要手动点火,火门枪几乎无法单人操作,因此在朱棣建立神机营前,火门枪基本不会作为军队的主武器装备。

如果不出意外,直到五十几年后才会有人发明了枪托,并在上面固定了点火装置,使用扳机来控制点火,火绳枪这才得以问世。

不过问世是问世,真正讨论起来,火绳枪被发明出后的改进历程却经历了半个世纪,直到十五世纪末才研究的七七八八,逐渐开始大规模装备军队。

对这一时期朱高煦不是很了解,他只需要记住自己从网上和博物馆看过的火绳枪外形而进行设计就足够。

只要他能设计出来,并成功进行射击,那么后续改进燧发枪的难度就更轻松了。

不过对于燧发枪,朱高煦并不抱期待,因为他记得燧发枪的点火率十分感人,并不如火绳枪稳定。

正因如此,十八世纪后期英国使团抵达清朝并介绍燧发枪的时候,清朝官员才会显得不那么感兴趣。

燧发枪的点火率是如何变得稳定的,朱高煦并不知道,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先把火绳枪研究出来渡过难关。

当下摆在他眼前的有几个难题,那就是火绳枪所需的两项技术。

火绳枪能够成为热兵器时代的起点,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有一个人异想天开提出了它的构想,而是得益于火绳枪时代的几个技术突破……首先是冶金技术。

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让金属材质的枪管强度更高,加工工艺的变化进步也让枪管制造更容易,管壁更薄而能保证承受火药气体的力量而不炸开。

火枪和火炮不一样,火炮可以靠增加炮管厚壁来保证强度,而枪需要一定的轻便性,否则无法使用。

冶金技术和制造工艺进步让枪管变薄,也降低了整体重量。

对于冶金技术,朱高煦并不担心,因为大明的冶金技术一直领先于欧洲,哪怕到了明末,明朝工匠也只是在设计理念中赶不上欧洲人,但在冶金技术上依旧保持领先。

真正让朱高煦担心的,主要还是火药技术。

火绳枪之所以能配合长枪主宰战场,粒状火药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混合物,粉状火药容易分层,容易受潮,其燃烧效能不稳定,这个也导致早期火枪装药多少很随心,添加少了也许子弹软弱无力,多了又容易导致直接炸膛。

随着火药颗粒化技术的发明,粒状火药性能更稳定,威力更强,也就保证了火枪的威力。

哪怕只是基本的黑火药,一旦比例正确,依旧可以击杀一个身穿重甲的士兵。

对于重甲来说,火绳枪之后的火枪完全是一个无解的方式。

当然,冷兵器被取代是逐渐进行的,并且除了技术进步,更关键是战术的进步。

西班牙大方阵,可以说是火绳枪时代热兵器取代冷兵器的一个重要模式。

长矛兵加火枪兵的组合降低了火枪兵被敌方骑兵轻易攻破的风险,也增强了这个组合在战场上的统治力。

朱高煦不太清楚西班牙大方阵是个什么样子,但他清楚当下的明军是什么样子的。

论长枪,当下除了老朱,没有人比朱高煦更明白如何训练。

长枪与火枪是很难有所配合的,因为长枪想要成功抵御骑兵,必须要结成密不透风的枪阵,而这种阵容中,火枪兵是很难有机会射击的。

因此朱高煦需要做的是训练火枪兵和长枪兵的配合,以三段排枪对抗敌军前军先锋,而后迅速换阵,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