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崇祯重振大明 > 正文 第540章 火炮和轨道马车

正文 第540章 火炮和轨道马车(第2页/共2页)

/>
而且加上炮架后总体重量也太大,很难用马匹拖曳。

朱由检对此皱了皱眉,让装备院和太仆寺合作,培育专门的挽马、摸索拖曳方式。同时更期望出使泰西的孙元化等人把橡胶树带回来,制作橡胶轮胎。

然后是红衣大炮和舰炮,朱由检对此所知不多,只是让工匠仿制,尽量提高威力、降低铸炮成本。

他对这种火炮的主要改进,也是在运载方式上,就是之前在观看棱堡攻防战时,提出的轨道炮车。

在装备院和太仆寺等衙门一起研究了半年多后,逐渐确定了轨道的可用性。

不过在城墙上使用的火炮轨道上,他们没按皇帝说的用铁轨,而是用木制轨道。只是在一些容易损坏的地方,才包裹上铁皮。

朱由检对这种降低成本的方式很是赞赏,又有些担心地道:

“这种轨道能用吗?”

“能否承载红衣大炮?”

太仆寺卿陈奇瑜道:

“能用,而且好用得很。”

“现在把红衣大炮在城墙上移动,已经容易多了。”

“而且还能用马车运载士兵,太仆寺打算在京城修建一条轨道。”

这个表现的好机会,陈奇瑜算是抓住了。他在得知皇帝要视察火器研究进展后,就把和装备院联合研制的火炮轨道,同样在这展示。

朱由检听到果然来了兴趣,让陈奇瑜演示。

陈奇瑜当场命人铺设了一小段轨道,演示红衣大炮在上面的移动。

而且还用马拉车,让士兵坐上去运载。使用敞开的平板车,能左右各坐一人。

朱由检对此赞了几声,说道:

“可以在京西修建一段轨道,方便京城和诸王府、大学城的往来。”

“昔年秦始皇统一天下,首先定的就是车同轨。这种轨道的间距,确定下来没有?”

陈奇瑜对此回道:

“城墙上道路狭窄,而且火炮的宽度也不大。”

“臣和工部的诸公认为,600毫米或800

()

第540章 火炮和轨道马车

第(3/3)页

毫米都可以。”

“1000毫米勉强也行,但是铺设双轨和转弯就不太方便了。”

这三种轨距,都是朱由检让试验的,他听到后问道:

“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选择哪种轨距?”

陈奇瑜犹豫了一下,回道:

“臣等以为,可选择800毫米轨距,使用一匹马拉车。”

“再定一种宽轨,用两匹马拉车。”

把皇帝让他们选的一种,确定为了两种。

朱由检饶有兴趣地道:

“800毫米可以,能用作火炮、矿山轨道。”

“宽轨你们打算选择多少,用两匹马拉车运什么?”

他对此是没有什么意外,因为后世除了1435毫米标准轨距外,762毫米等轨距同样广泛使用。

800毫米轨距,就是和762毫米接近的一种,他认为可以接受。

这种轨距在他看来已经能承载两米多宽的车辆,满足此时所需。所以他之前并没有提出更宽轨距,而是打算等窄轨成熟以后再发展。

没想到太仆寺的心很大,现在就想用宽轨。

陈奇瑜向皇帝道:

“800毫米窄轨最多能承载两米多的车箱,更宽会不稳当。”

“这种车辆中间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各坐两人都要挤。”

“而且车辆还不能太大,否则一匹马拉不起来。”

“臣等合计之后,认为两匹马拉车更适合,轨距也要更宽。”

这是大明众多的人口数量决定的,陈奇瑜等人一开始就看不上窄轨,认为宽轨更合适。

朱由检想了想后世的公交车,宽度大多在两米五到三米,两米出头确实有点窄。

所以他就问道:

“800毫米轨距不能承载两米五的车厢吗?”

“1000毫米轨距行不行?”

陈奇瑜对此回道:

“1000毫米也不行,除非换用陛下说的工字型铁轨。”

“但那样成本就高了,不如再加宽点,使用更宽的轨距。”

“臣等造出的车厢,宽3600毫米,过道宽750毫米,每个座位宽475毫米,左右各三个座位,能并排坐六人。”

“而且还能用双层车厢,上面也能坐人。”

命人把双层车厢拉出,呈给皇帝观看。

朱由检见他们连双层车厢都造出来了,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连双层客车都搞出来了。

不过想想京城这么小的地方,人口就接近百万。他对陈奇瑜等人的选择也能理解,因为需求在这里。

这么昂贵的铁轨,还要用两匹马拉,不使用双层车厢多拉些客人,何时能收回成本?

所以他颔首道:

“这种车厢的轨距是多少?”

“最大能承载多宽?”

陈奇瑜见皇帝认可这个,当即高兴地道:

“陛下提出的工字轨非常稳定,只需要1400毫米就能承载这么宽的车厢。”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臣等以为可用1600毫米规矩,正好是800毫米的两倍,两种轨距并用。”

“车厢的最大宽度可以定为四米,是800毫米能承载的近两倍。”

“陛下出行之时,可以用更宽的车厢,乘坐更加舒适。”

这个马屁,拍得朱由检很舒服。

他是想把铁路限界定得宽一点的,以便后世运输火箭之类的大件物资,所以他貌似欣喜地道:

“这种轨距的铁路限界,就和公路车道宽度一样,确定为四米。”

“从轨道中间开始数,左右各两米不得有阻拦物体。”

“两条复线之间,也要隔开安全距离,防止车厢碰撞。”

让陈奇瑜等人,根据这个数字,确定1600毫米轨距的铁路限界等标准。公路车道宽度标准,也要和它统一。

至于800毫米轨距的铁路限界,被朱由检定为最大28米。方便将来由木轨换为铁轨后,承载更宽的车厢——

至少要能左右各放两个座位,运载更多客人。

(762毫米轨距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最宽2800毫米。

书中800毫米轨距的规格和它大体相当,只是采用整数更方便计算。

762毫米轨距的铁路以前很常见,河南修了一千多千米,东宁岛上运载甘蔗、蔗糖的五分车修了大约三千千米)(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