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皇明圣孙 > 正文 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

正文 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2页/共2页)

多捐哦。

他听到皇帝的询问,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禀陛下,太医院联合诸多名医已经对此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适当删改。目前国子监印刷所已经排版印刷了四千余册,正在陆续发放到全国的府、州、县,只是有些地方路途遥远,尚需一些时日才能送达。”

所以,朱元璋彻底下定了决心,他选择了从源头上切断这种可能,只让一些知识渊博的臣子陪伴在侧,以便交流过程中有什么他不懂的典故或是神秘学知识时,还能找到人问一问。

念及至此,朱元璋的心情也稍微轻松了一些。

一一一二五三二三六一一四

但实际上就算朱元璋给各部寺压力,让他们掏小金库,最后筹到的钱恐怕还是不够,而如果真把所有钱都榨干了,那就算启动了造船计划,恐怕也是得不偿失。

刘三吾,这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臣,自号“坦坦翁”,以君子坦荡、事无不可对人言为处世之道。

“找认识的官员凑一凑?”

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刘三吾的信任器重由来已久,这位老臣的坦诚正直在朝中是有口皆碑的,交给他办的事情,朱元璋总是能够很放心,因为他知道刘三吾绝不会做出欺上瞒下的事情来。

()

dld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

第(3/3)页

想到明年即将到来的会试,朱元璋心中也已经有了主意,他有意让刘三吾担任主考官一职,相信以他的品行和才学,一定能在这届举子中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为大明效力。

这次太子朱标和国公们并未随行,朱元璋之前本来就有意独享信息,而在经历过上次的风波后,对他们可能得知的未来秘密更是保持了高度警惕他知道未来的自己不一定能干出什么事情来,要是说着说着,让人发现自己在未来把人给宰了,那多尴尬。

这份信任在皇帝和臣子之间,显得尤为珍贵。

内廷也是如此,皇庄什么的,收入在理论上都是归内廷的,只不过朱元璋比较大方,或者说没有把皇帝私人财产跟国家的财产分的那么清楚,所以就把内廷的内帑也交由户部一起管理了,但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中后期,内帑那就都成了“朕的钱”,户部肯定是一文都别想动,除非皇帝愿意掏。

要是热心肠捐了一百两,那你的热心肠可能有极大概率就要撒到菜市口去了。

傅友文说的也没毛病,这么大个国家,总不能不过日子了把钱都砸到造船里,这样手里没钱,万一有个天灾人祸,那岂不是直接就干瞪眼了?

就在这时,阴阳炁海中传来了朱雄英的声音:“爷爷,你那边能听到吗?”

朱元璋大喜过望,转身将此事与几位军机大臣商议了一下,王景、董伦等人都觉得可行。

随后,朱元璋将他打算造海船,但是却没钱的困境和盘托出。

朱雄英听后,倒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毕竟,海禁政策可是挡不住官员士绅们搞海贸走私的,大明的商品,都不用说瓷器茶叶丝绸,就是寻常漆器,卖到周围的国家都是当奢侈品卖的,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只不过,他以为爷爷要造的海船,不过是小船罢了,造几艘小船缺钱有什么打紧的?自己没钱,找认识的官员凑一凑,大家合伙做生意呗,再不行,那就小范围发個债券,许诺到期带利息还钱就行了。

朱元璋顿时精神一振:“能,大孙,咱问你个事。”

几位近臣和丘玄清也深知皇帝的用意,他们恭敬地站在圣孙坛的边缘,保持着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这样既能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给他提供各种建议,又能避免听到那些不该他们知晓的秘密。

而没过多久,朱雄英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爷爷,我有些好东西要送给你,伱那边接好了!”

(本章完)

dl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