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正文 第182章 八贤王之后,苏州吴王

正文 第182章 八贤王之后,苏州吴王(第2页/共2页)

这些年来,吴王将苏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朝廷无论缺钱还是缺粮,苏州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当初赵祯还未生下赵曦这个孩子的时候,也曾有过打算,要立赵允良的子嗣为王,然后令其前来京城。

卫渊皱眉道:“怎么了?”

卫渊快马赶到太湖附近。

一一四.四一.七四.二三八

卫渊将吴王所送之信揣在怀里,打算好生保管,将来或有大用。

苏州虽有刺史,但实际当家人,是吴王。

由于此人素有贤名,于是被民间称为‘八贤王’。

这八贤王与赵祯的父亲周真宗是兄弟,乃是周太宗的第八子。

所以,赵祯对这一脉宗室抱有好感,是正常的。

赵允良?

按辈分,是赵祯的弟弟。

卫渊向杨怀仁吩咐起来。

苏州情况亦是如此。

不过,不管怎么说,扬、苏二州都乃重镇,倭寇数量极少,即使有,也就十几名而已。

就在太湖附近。

卫渊没有选择将吴王所送之信焚烧,就同等于抓住了他的一个小尾巴。

可以不给苏州百官面子,但是,吴王的面子,该给的,还是要给。

卫渊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湖面动静,一句话也没说。

但这一世的扬州面积较广,其下辖城县有临近海域者。

两浙东南一带的百官,很清楚,该听谁的话。

听卫渊说到这里,杨怀仁问道:

“吴王那里,您去还是不去?”

杨怀仁道:“八贤王之后,吴王赵允良也想见您。”

假以时日,倭寇势力再难壮大。

因为朝廷不可能让这种地方,还出现倭寇之事。

杨怀仁道:“您是说,吴王也想做海运生意?”

说罢,杨怀仁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

“吴王想要见我?可有说什么?”

他的儿子赵允良,在十年前,被赵祯封为‘吴王’,属地就是苏州。

卫渊叹道:“与你们这些人打交道就是麻烦,动不动就要猜哑谜,谁是鱼儿谁是钩,重要吗?”

卫渊询问。

“可只要咱们在东南一日,海运上的事情,就绕不过咱们。”

前世历史上的扬州并不靠海。

并且,将见面的与地点都说好了。

八贤王的儿子,更不错。

而且隐隐感到四周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老翁也没有。

吴王又岂能不知?

即使如此,仍然要见,就说明,有巨大利益诱惑着他非见卫渊不可。

“他没有阻拦百官差人送联名书信,反而又单独派了亲卫前来,是让本帅不好拒绝他的邀请。”

“若是常年垂钓的人,不至于会让一条鱼脱了钩。”

一次富彦国被贬江南,受到吴王的热情招待,富彦国醉酒后,说吴王乃是定海神针。

吴王一愣,仅是一会儿的功夫,原本将要上钩的鱼儿竟是跑了,湖面再无动静。

只是考虑到那些贼窝的存在,并不足以影响扬、苏二州的局势,所以当地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吴王是派亲卫前来送信,这信,末将还未看,请卫帅观阅。”

他徒步上前,约莫走了有盏茶功夫,便已至老翁身后。

像是韩大相公等人,也都挺敬重这位老王爷。

杨怀仁郑重抱拳,“诺。”

杨怀仁欲言又止。

按照与吴王相约地点。

“本帅率先前往太湖去见吴王,在本帅离去这几日,大军按照正常行军速度前行。”

一日后。

“吴王称病在府,本帅也不能露了端倪。”

老汉指了一个方向,道:“家主已在湖边恭候您多时了。”

如此,才能杜绝,在他凯旋之后,-倭寇若是再次滋生,不会有人给他们送金钱女子。

卫渊点了点头,“见,为何不见,只是戏要做全。”

卫渊打开来看,信上的内容也很简单。

毕竟,赵允良还未死,赵祯不能直接将他的嫡子抢来认作儿子,而他嫡子又无奇功,难以封王。

“卫帅刚至这湖边,就让湖面掀起波澜,看似有不少鱼儿,都在争先恐后的咬着我这钩上的鱼食呢。”

“如果老夫是这鱼儿,自然也愿冒险饱餐一顿,只是要看真正的执杆人,愿不愿意走个神了。”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