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 正文 第180章 军制 军俸

正文 第180章 军制 军俸(第2页/共2页)

玉作为马军军使先说,“诸位兄弟,我朝军制: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再有五个军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傔旗,加起来正好五十人。又会从这五十人里选择一个能打的作为“旗头”拿旗。目前已组建的【重锋都】、【鳡虎都】,在建的骑兵都、朴刀都等都是按此施行。”

众人听了,都不吱声,似乎并不觉得有问题,赵祯想来,这些人都是一个时代的,自然对现在的兵制熟悉。

赵祯对朱洪基说道:“朱教谕,你也谈谈。”

朱洪基想了想道:“庄主,太祖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靠卫所制。卫由卫指挥使统率,辖五个千户所,计有五千六百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十个百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两个总旗,共一百一十二人,总旗又辖五个小旗,共五十人,小旗十人。”

“太祖以为此是‘万世不拔之计’,军民分籍。当军之家皆入军籍,称军户,属都督府,不受地方管束,优免一丁差徭。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并随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

吴用听了,不免多问了些,朱洪基也详尽的回答了。

吴用说道:“庄主,军俸先不说,首要的还是先定军制,秦汉以来,用征兵制,成丁皆服兵役。隋朝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军士依均田令授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唐初继隋,恢复府兵制,也属征兵范畴。其后征战益多,勋赏不兑现,军士地位下降,府兵制日趋败坏,募兵制逐渐兴盛。唐末,各节度使控制地方政权,更是征募、豢养大批军队,与朝廷抗衡,募兵由此兴盛。”

“太祖皇帝继柴周,也行募兵制,国家出钱招募军队,派发武器,禁军专职战斗,不再务农生产,战斗力提高不少。”

“听朱先生所说,明朝先实行军户制,后军户制与募兵制并行,戚家军、俞家军乃至家丁私兵都属募兵。”

“由此可见,兵制从大方向来说,不过征兵制、募兵制两种。征兵制优点是壮丁都是士卒人选,战时从征,平时务农,资装自备,养兵费用少。缺点也很明显,除去常设之军,其他军士缺乏训练,战斗力弱些,如果长期战争,务农壮丁减少,将造成田地荒芜,农业荒废。”

“募兵制,优点是以当兵为职业,不事生产,领饷服役,战阵精熟。缺点就是耗费更多。”

“以此来看,小生认为还是募兵更好。只要军饷按时足额发放,士卒自然用心。以军士为职业,锤炼武艺,习练战阵。军士战力自然更好。”

众人讨论一番,都认可吴用提议,仍旧用禁军募兵之制。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说起禁军军制坏处,认为禁军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军士地位低下,阶级固化,赏罚不公。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能够保证军士战斗力。

赵祯结合众人意见,仍旧用宋军募兵之制,商量一番,将军士仍旧分为三等,半年一考核,能者上,庸者下。

军中什伍之长,队头、傔旗都由上等兵充任,除去本俸,也有职俸、阶俸。战时双俸,立功奖赏。都头以下,贵阶俸,轻职俸,伍长、什长、傔旗、队头,职俸以此加10钱,阶俸以千钱增递。都头以上,职俸、阶俸并重。旨在鼓励军士锤炼武艺,奋发向上,增强战斗力。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