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39章 百里侯(第2页/共2页)

弟一同参赞一番,看看县里众位好汉管事如何安排?学究,可有成算?”

吴用道:“庄主、二位兄弟,县千户以上置县令、主簿、县尉,大县置县丞,与主簿同为佐二官。羁靡县又灵活许多,庄主建府署,自选僚属。虽无开府之名,实有开府之实。只需注意尺度,无人来管束。”

“县令不需说,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并兼兵马都监。庄主自任之。”

“县丞催缴税款、辅佐县令。萧让兄弟有秀才功名,又会写诸家字体,最是合适。”

“主簿出纳官物、销注簿书,裴宣兄弟曾任孔目官,负责文书档案,案件审理、定罪量刑,此事最有经验。”

“县尉掌阅羽弓手,戢奸禁暴,县里好汉不少,适合的又有功劳的不少,还请庄主定夺。”

话音刚落,裴宣、萧让二人起身,正要说话,赵祯连忙打断,道:“二位兄弟无需如此,学究所说不错,二位如今正合县丞、主簿之位。”

裴宣道:“庄主,非是小人推辞,我自来此,寸功未立,如何能任主簿?一者,对众兄弟不公,二者,小人不过是个孔目,下吏之人,不敢从命。”

萧让点头,正要说话,赵祯伸手拦下道:“二位兄弟莫要推辞,先说裴宣兄弟,兄弟来时兵马钱粮都献于乡里,又有乌金宝材,众兄弟兵刃多赖此宝铸造,日常乡事亦多赖兄弟,小小主簿,如何任不得。”

“再说萧让兄弟,自兄弟来后,作文书丹全靠兄弟,学问在梁山也是第一流的,往后公文来往,治民政、劝课农桑也要多赖兄弟。”

萧让道:“话虽如此,任一押司,也能做的这些事,学究在此,安敢前坐。”

赵祯笑道:“原是如此,二位兄弟只管把心放在肚里,学究志不在此,既然说到这里,也说说学究职位。乡里也有一厢军士,如今设县,这军中也要重新梳理一遍,这事全权委学究负责,之后学究为军师,参赞军机。”

裴宣、萧让听了,这才拱手称谢。

赵祯接着说道:“至于县尉,先不着急,与军中兄弟一发重新梳理,一同委任。三位兄弟如何说。”

裴宣道:“如此也好,如今建衙,三班、六房也要满满配齐。皂、壮、快三班捕快,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各有押录、手分、贴司、手力、厅子、杂职、弓手、解子、脚力、乡书手等公人,如今多是庄中庄丁临时充任,也需一一定下。往后有功赏,有过罚,也好有的放矢。”

萧然也说道:“除此之外,尚有学官、医官、训术、僧道官。”

赵祯听了不禁一阵头大,升了县令之后,千头万绪,许多事情需要重新厘定,眼看午时,四人也未定下。

裴宣道:“梁山乡毕竟与别处不同,若是一一照搬,萧规曹随,不免贻笑大方。以郓城县为例,这些小吏不可或缺,我等这里却不见得如此。”

萧让也说道:“不错,此处说到底还是庄主私产,庄户过的也比别处好上不少,庄主也得人拥戴,少了许多蝇营狗苟之事。”

吴用见时间不早,说道:“今日庄主大婚,置县后,各处重新厘定,非一日之功。如今各处事物都处理的妥当,此事也不急于一时,我等三人下去,各自写下章程,再来细究如何?”

众人听了,也觉有理,四人一同用过午饭,各自散去。赵祯先去后院歇了歇,这才让白芷、金翠莲二人帮着梳妆了,准备去西溪村迎亲。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