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28 红薯(第2页/共2页)

随即转头呼唤:“陶与,速来!”

陶与总算从对筒车的计算中回过神,几步赶过来,同样陷入了震惊之中。

待到再度转身,他舒出一口长气,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蒲啊,看来我要比你先升一步了。”

又神色一肃,对不知何时也走过来的工师行了一礼:“今年的收成,就要拜托工师了。”

待咸阳诏令,全国都开始推广此二物,他哪里还显得出功劳,那功劳都是工师的。只有一边上报,一边县上赶工,在春耕期间陆续用上,赶个尾巴——重要的还是筒车,将土地加以灌溉,多打些粮食,他才能蹭到功劳。

工师搓了搓手,兴奋地道:“自当用命!”

没几天,曲辕犁和筒车已经运送上路。这是石家父子三人一起做的,石通怕摊薄了儿子的功劳,不肯认,只说是兄弟二人一起做的,他是工匠,家里也种地,深知它们对耕种的意义,于是希望两个儿子都能借此得到爵位。

他两个儿子应该会得爵的。就是不知道妻侄的功劳会不会有赏。他也不是很懂秦律,只知道工匠制作了有用之物会赏,但妻侄不是百工籍,怎么算呢?如果是按对农事有利的功劳,应该也能算吧。可要是不算,那就太对不起韩川了。

这可都是韩川的主意啊。秦律未免太过死板,如果还是他们楚国的大王……石通赶紧按下了这个要砍脑袋的念头。他们现在是秦人了。

况且他们楚国的大王虽说不计较是什么人献上的,但也未必在意这些东西。这么看来,倒是秦王更大方。

哎,他们工匠里一直都传说着和氏璧的故事,他们楚国的大王实在是太不可靠了啊。

韩川用牛拉着犁,比往年轻松许多地耕完了地。天书上的的法子需要精耕细作,他又有许多事要做,估摸着自己实在忙不过来,仍然请陈鱼庸耕。两人已经相熟,主客之间又有恩义在,比跟旁人少许多矛盾,也省心。

韩川自己就只精心侍弄专门留出的那几亩地。

后院里也把去年求来的两种作物陆续种了下去,这是最忙的时候。

他坐在地头遇到树下翁的那棵树下,仿佛干活之后短暂休息,想着天书上那些高产粮种,暗暗长叹了一声,心说:“就算如此高产,能落到我等黔首腹中的,又有几粒?稻麦粟稍稍增产倒也罢了,如此高产,只会让要交的租税提高。累死累活,最后还不是勉强度日。倒是这等所谓粗粮,它们高产、省力、不挑地,难储存、还有久食易呕酸的恶处,才能成为我等度荒救命之粮。仙人虽有悲悯世人之心,奈何这世间……”

韩武此时也蹲在后院,看阿兄照顾刚育出栽下去的红薯苗,跟系统聊着天:“这个种出来,就不会饿肚子了吧。”

系统小心翼翼地提醒他:“种红薯,它得脱毒。资料里这个产量是化肥机械和脱毒共同作用的结果,你阿父在这个时代种,肯定差很多。它含水量也高,晒干了只剩约四分之一。做成粉条来吃,你得按五分之一的量来算。”

韩武一下子被泼了冷水,脸都皱起来了。他见那红薯亩产按如今的算法有八千多斤,自然觉得可以可以,很好很好。但按系统的说法,似乎得打折又打折,还不知道能剩多少。

阿父要在大田干活,后院都是阿母和阿兄在忙。又不高产,他们还这么辛苦干什么呀。韩武就想叫阿母别做了,幸好系统及时说话。

“耕种方式可以忽略,你阿父按我们总结出来的方法种,已经超越这个时代。那么可以参考我们那个时空的某个朝代,没有其他条件,只凭人力和普通肥料,那时亩产可达近如今的两千多斤。不过仓库里存着的可以用在这个时代的红薯,是人类走向太空之后又改良出的品种,翻倍不成问题,种得好能有四千多斤。但与你以为的八千斤比……”

话未说完,韩武已经切了一声。

“我当能差多少,有四千多斤那还想要什么,真想上天啊!”

红薯个头大,不好用“石”来计算,只能论重量。一亩地四千斤的收成,晒干也有千斤,就是加工成粉条也有八百斤呐。系统真是个小智障,还不如他这个小孩子,一点不知道人间疾苦。

“收了红薯,还能再种宿麦,跟白送的一样,阿父阿母多开心啊。”

这红薯肥用得相对少,也不挑地,虽然易坏但也有成熟的储存之法,能放好几个月呢。又能跟种麦接上,除了不能在一块地上重复种之外,简直是这个时代的天赐之物。

韩川没敢选另一种看上去更适合当主粮的薯类,因为看天书介绍,那东西发芽后有毒性。他也没见过没有经验,万一真把人毒死了,他这条命不够赔的。

而且要高产的话,似乎那种薯类需要的肥料也更多,不如红薯好种,堆肥加草木灰就能有不错的收成了。不过那一种贫瘠之地也能种,只是产量不高,要是没有毒性就好了。

现在这个红薯跟那一种有同一件麻烦事,就是脱毒。也不能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耕种。不过这东西亩产高,留个一亩半亩的地去轮着种它,不多种也就是了,救荒是很合适了。

只能储几个月,跟能存几年的粟麦稻不能比,大王是不会收它作税的,对穷人来说劣势反而是件优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