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4 育秧(第2页/共2页)

他姑父也在里面,就叫韩信叫人,自己笑道:“姑父,你想看,捞起来看就是了,还跟我客气什么?”

韩姑父石通搓了搓手掌,怪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我家也没稻田,就是瞧着稀奇……”

他家是工匠,也有地,不过不以种地为主。没有水边的好田,都是旱田,种的是麦、粟和菽。只是韩川这块秧田已经被人议论了一个多月,今天又有人过来望,然后招呼大伙来瞧,他不由也跟过来看看,同样吃了一惊。

这年头大家种水稻,当然是直接种下去,韩川却弄了块田密密的种下去长秧苗,当时引起一阵哗然,石通也专门去劝过他,但他不听。

这一个月就见着秧苗长起来了,比别家直接种在田里的还快些,好些秧苗这粗粗看去,好像长得比他们田里的都壮实,昨天是个老农先看见,回家忍不住同左邻右舍说起,今天一大早,便引来了这么些人一起蹲这看稀奇。

就石通来得稀罕,毕竟他家不种水稻。

他自己说了这一句,一拍脑袋也想起来了,“这不是,你找我打造的东西,我给你拿过来,你看是不是这样。”

“姑父出手自然没错的。”韩川满意地摸了摸放在一边的秧马,把韩信放上去让他玩。韩信坐上去前后摇了摇,高兴得用力摇起来,“骑大马!”韩川赶紧再把他抱下来,又拍了下屁股:“别摇坏了,阿父还要用。”

陈鱼也在这群人里,他给韩家庸耕,除了韩姑父之外就是他跟韩川最熟了,被人在一边拱了拱,便代表大伙儿发问:“这东西是做什么的?”

韩川正等着人问呢,把儿子放一边待着,答道:“插秧用。”他自己坐上去,在旱地上给大伙演示了一下。在场的都是种田为生的庄稼人,一看就明白了。当下便有个老汉一拍大腿:“要按你这法子种,是得用上。通啊,要是明年照这个法子种水稻,我也定一个。”

大家别的不懂,种地还是懂的,秧田里的苗壮,要是移到田里真能活,那肯定比直接下种强。等今年韩家的收成出来,他们就知道要不要学着种了。

他这一句提醒了人,顿时家里境况尚好又种了水稻的都纷纷表示若是学着种也定一个,虽说还早,也未必真用,石通仍是欢喜不已,一一答应下来。

他祖上是石匠,后来便以石为氏传到如今。不过他一家也没出过什么大匠,现在什么各种工匠活儿都学了几手,除了应役之外,就是接些活来做,除了打铁之外,桃溪里的人修房顶农具都要找他,木工活儿自然也做。

这个秧马做工简单,却是完整的农具,比仅仅修缮一下赚得多,要真成了由不得他不高兴。石通甚至决定若是收成好,就让长子的新妇回趟娘家,跟亲家说一说这新法子,争取在桃溪里之外再挣点钱。

这一通闹哄哄的完事了,大伙搭讪着慢慢散了,也没人问育秧的事。韩川有数,他是外地来的,别看已经落地生根,在乡人眼中他仍然是个外人。虽然初见成效,但收成还没见影子,要问也得水稻收了,才会有人慢慢上门来问这事。今天人们跟姑父说订做秧马,实际上就是在跟他打招呼——收成好了要上门跟你学的,乡里乡亲,别藏着掖着啊。

他也不急,毕竟连他自己都没谱呢。不过这几天见着秧苗长成,他的胆气也壮了几分,当下便招呼陈鱼一起,把秧苗移栽到田里。

韩信仍是在一边自己玩,韩川照例吓唬他一句:“别跑远,狼叼了你去!”他读了会书,见父亲坐在秧马上向前划动,他悄悄站起来,向远离桃溪里的方向跑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