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疫中七天 > 正文 第二天 第14章 宁海·殡仪馆

正文 第二天 第14章 宁海·殡仪馆(第1页/共2页)

宋庆丰黑色东风日产天籁,一家一家接人,第一家林立,大家有时笑林立,名字后面加一个果,那不就是林立果吗?

林立嘿嘿笑着说“咱不够资格”,他做冷鲜肉生意,在书店后面小市场,临紫石路那条街,生意红火。

沿紫石路走到花园街左拐,就是青云临海小区,远远看到陶洁站在柳树下等着,这时天空飘起细雨绵绵,宋哥说:“咱们快点,要不小唐等急了。”

宋庆丰口中小唐早已做奶奶,小唐年轻时漂亮,妩媚,大眼睛、双眼皮,月亮湖农场连队美女嫁入城里,现在仍然能透过她苍桑脸庞,依稀看到她年轻时的美丽。

等陶洁上车,宋哥打电话通知小唐,让她下楼,说我们马上到,通过手机免提,大家听到熟悉,清脆女中音“我早准备好,等你们来呢”。

东风日产天籁开的速度快,果不出所料,小唐已经在通河小区路口,打雨伞等着,等小唐上车,车里满员,大家好久不见,彼此之间寒暄、问暖。

宁海外环通往石塘和鹿港交通要道,也是通往宁海殡仪馆唯一通道。

那天我在紫岚山山岗,听雨声,听风声,听到小哥说话声音,我立起耳朵,顺着风声,听到车里谈话声音,我看到小哥坐车里,路过山岗,扭头朝我住的方向张望,我知道,他想起我,可他什么也没说。

我一点不埋怨他,这么多年没来看望我,我知道他们很忙,只有父母来看我,我知道他们老了,以后不会再有时间看我,我不伤心。

宁海殡仪馆坐落在宁海东北角偏僻角落,离城中不过三公里远,这里和城里两个天地,两种情景。

这里每天人来车往,不眠不休,只有夜里最清静。

县水泥厂后身就是殡仪馆,有一条水泥双车道在水泥厂西侧,从外环左拐弯前行大约250米就到。

殡仪馆大门永远敞开,停车场永远有车停,正对大门,院里有栋三层小楼,那是殡仪馆办公楼,也是丧属办理各种手续和买骨灰盒地方。

大院围墙铁栅栏,上面有许多口号式标语,口号不是朝外,都是朝院里粘贴: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还有从一首唐朝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摘抄一句很贴切,很符合这环境的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柳青泥在停车场围墙上,看到刘禹锡这首诗,让人心情为之一振,一扫萎靡颓废的情绪。

殡仪馆东侧一溜平房,平房前面高大柳树,环境优雅,人们去那里吊唁,最东面三间收费,有宽敞会客厅,摆放沙发,供来人休息、交流,后面有两小间,一间供家属休息,有床,有卫生间,另一间停放逝者冰棺,北面有一门可以通往外面,就是通往殡仪馆火化间通道。

东北角有一个大约两层楼高黑色八角塔,那是专门用来烧纸和逝者随身衣服,还有送给逝者阴间享受的纸钱、纸马、纸轿、纸楼、金山、银山、花圈童男童女等物。

三间收费房间西侧有许多小间,就是供丧属停放逝者免费小厅。

宋庆丰把黑色东风日产天籁轿车,停在一棵粗壮柳树下围墙边,此时,轿车外面雨下的越来越大,大家坐车里等着,下不了车,大家在车里有一搭无一搭聊天,了解彼此分别后的生活状况,毫无忌讳地谈论收入,子女生活的情况。

大家相互交谈,没人提起来这里看老科长,也没人谈老科长,好像达成默契,不谈老科长

柳青泥想到自己百年之后,有没有人来看自己,也是这样来这里,就象完成一件任务,谈论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唉!柳青泥不禁一声叹息

两个女人一台戏,真是一点也不假,女人交谈甚欢的声音,突然被广播喇叭打断,广播里传出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内容听着让人心情格外沉重,莫名其妙让人心情抑郁。

一听内容就是提前录制好的播音稿,每隔一段时间,重播一次。

宁海广大市民朋友们,您们好!

现在播放最新通知,现在播放最新通知:

依据宁海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文件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现就做好我县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1、即日起我县殡仪馆暂停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服务;

2、遗体接运、冷藏、火化等业务正常进行。

3、严格控制前往县殡仪馆办理治丧家属人数,人员不得超过10人。

4、凡进入殡仪馆办理业务的丧属,经工作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体温在373c以下人员,允许进入场馆办理业务和开展治丧活动。

5、家属进入殡仪馆后,请佩戴口罩。尽可能避免人群交集,降低交叉传染几率。

6、请进入殡仪馆人员,服从管理,不服从管理或恶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晚上6点殡仪馆关门,丧属不得夜间守灵,每天早上5点开门。

8、取消遗体告别仪式,恢复日期视疫情情况另行通知。

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