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96 展销会(第2页/共2页)



嚯!这才第一天上午,就签订单了?

那么多外商,也不知道签了几单?

签了几单?反正这群外商走的时候,没一个空手,有的签了订单,有的手底下产业和食品毫不相关,也个人订了一些,说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苏长河并不强推让他们多订货,反而告诉他们,食品有保质期,如果是家人吃的话,不用订那么多,还给他们写了菜谱,并免费赠送了调味料。

外商们很高兴,苏长河也很高兴。

有一个外商还看上了他们煮粉条的调味料,其实就是苏长河自制的火锅底料,这个外商觉得这种调味料够味,问能不能订这个。

苏长河心思一转,“您要是喜欢,我可以再送您几包,订……能倒是也能,就是这种调味料不容易做,几十种料精心熬制,最后也就出来这么一小块……要是订的话,价格不便宜……”

外商指着苏长河赠送的袋装调味料,“多少钱一袋?”

一袋里面有四块,大约六两。

苏长河报了一个价,外商连价都没还,张口就道:“那就先给我五百……不,一千袋。”

苏长河第一反应就是——亏了!

反口涨价是不可能的,就当少赚一点吧,苏长河又签了一份火锅底料的单,等外商团走了,他就去卖调料的展台,和人家定了一批调料。

调料厂商打听,“你们要这么多调料干什么?”

“我们是食品厂呀。”

骗鬼呢,你们卖的那些东西,看着也不像耗费大量调料的。

苏长河理所当然地说:“我们食品厂的产品多种多样,随时都要研发新产品,这些用不到,其他用得到。”

调料厂商心道,我信你的鬼话?他怀疑和上午的外商有关,可怎么也想不通,人家外商没道理不从他们这里买,反而从姓苏的那里转一道手吧?

中午吃饭的点儿,没有外商来,会场里该吃饭的都吃饭去了,当然,每个展台也都留了人看守,然后,这些留守的人就又闻到了那股香味,比上午还霸道的香味。

果然,又是他们!

苏长河他们添上酒精,又重新煮了起来,这回是煮给自己吃的,火锅底料放了一整块,味儿可不就更霸道吗?

他们自己吃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一大锅的红薯粉条,切了点火腿肠,放了两盒罐头,一人还有一个卤蛋。

又是肉又是蛋,还有火锅底料里满满的油,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旁边展台的同志看着他们几个呼噜噜吸粉条,咕嘟咕嘟直咽口水,苏长河将嘴里的粉条咽下,招呼道:“来一碗尝尝?”

“不了不了……”这怎么好意思?

“哎呀客气啥?咱都是展销会的厂商,都是领了同一个任务的同志,吃碗粉条怎么了?”

关键是你们那也不是一般的粉条啊?那油汪汪的汤,满满当当的肉和蛋,他要是白吃这么一碗,脸皮也太厚了吧?

苏长河已经放下碗,热情地过来拉人,“哎呀就当尝尝,尝尝……要不这样,算你买的?像我们吃的那样的大碗,一碗一块钱?五毛吧,五毛……”

“不不,还是一块,不然我就不吃了!”

“行行行,让你尝尝,还收你的钱,真不好意思……超英,家茂,吃好了吗?再煮一锅,给这位大哥!”

“好嘞!”马超英三两下吸溜完粉条,许家茂也放下碗筷帮忙。

没一会儿,旁边展台的同志就吃上了红薯粉条,满满一大碗,红彤彤的汤底,上面一圈火腿肠片,一个黑色的鸡蛋?应该是鸡蛋,筷子往底下一翻,还有大块的鸡肉。

这位同志捞起一筷子,塞进嘴里,眼睛瞬间就亮了,“唔……好吃!”

鲜,香,麻,辣。

爽滑劲道、浸透了汤汁的粉条,外面焦皮吸饱汤汁、内里绵密的火腿肠,咸香油亮的卤蛋,吃起来口口入味,连骨头都能一起嚼了的鸡肉……

实在是太爽了!

这位同志吃得呼噜呼噜,连汤都喝光了,辣得他一边嘶嘶吐舌头,一边直呼过瘾。

这一块钱,花得值!

其他人忍不住了,他们还没吃饭呢,空着肚子本来就饿,看到这人的吃相,肚里更跟母鸡打鸣似的。

苏长河道:“干等着得到什么时候?我们这儿反正还有火,干脆在我们这儿垫垫肚子得了!”

其他人有的是被馋得受不了,也有人想趁机跟苏长河他们认识认识,联络联络感情,感情深了,不就好打探消息,一上午外商可就在他们那儿停留的时间长。

景德镇瓷器厂的展台留了两个人在,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同志就说,“我去打探打探。”

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好的,陶主任。”

陶主任走过去,好一会儿才剔着牙回来,小伙子压低声音问:“主任,你问到秘诀了吗?”

陶主任剔牙的动作一顿,神情尴尬,完了,忘了正事了,光顾着吃,还订了一批红薯粉条了。

“啊?主任你订红薯粉条干啥呀?咱不是来卖货的吗?”

陶主任咳嗽两声,“咳咳,回头再说,你先去吃,他们说要收拾收拾,为下午做准备,煮完这两锅就不煮了,快去……”

小伙子一听这话,赶忙跑了过去,过一会儿,他抹着嘴回来,“主任,你订了多少?味道真好吃,要不咱再多订点?”

苏长河他们又接了不少订单,虽然比不上外商大批量订购,但积少成多,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苏长河还让马超英出去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让两个厂子抓紧时间备货,家里目前生产的那些,肯定是不够的。

下午,展销会继续,马超英和许家茂已经熟了套路,两人留在展台,苏长河带着袁浩在会场里溜达。他想顺便看看别人家卖的都有啥?要是有他们需要的,看在同会场的情谊,说不定还能以便宜的价格拿下。

走到一处地方,就见前面一波外商停留在一个展台前,旁边的中年男人看着眼熟,好像中午去他们那儿吃过粉条。

苏长河和袁浩索性站在旁边的展台,听他们在说啥。

中年男人唾沫横飞地介绍,大致意思是这批陶瓷都是他们厂里的精品,质量上乘,价格优惠,属实是物美价廉,要是购买数量多,他们还能再便宜……

苏长河眼看着那名亚洲面孔的小个子外商皱了皱眉,中年男人越说,他的神色反而越发不耐烦,放下手里的青花瓷盖碗,和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什么。

其他人没听懂,说的是霓虹国的语言,苏长河也听不懂,他见袁浩的脸色当即就变了,问道:“他说什么?”

袁浩压抑着愤怒,“说……华国的瓷器和华国人一样,不过如此。”

事实上,那个外商还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说“廉价”,要不是考虑这场展销会的意义,袁浩都想冲上去理论。

苏长河眯了眯眼神,脸色也冷了下来。

没能成功签单,瓷器厂陶主任叹了一口气,不是说霓虹国人最喜欢他们的瓷器吗?他都给了那么多优惠,这个霓虹国人怎么还不满意?

苏长河和袁浩上前打招呼,“陶主任。”

陶主任回头,“苏厂长,袁同志!唉,还是你们会和外商打交道……”

苏长河说:“陶主任,你们一直都是这样招呼外商的?”

“是啊,这样不对吗?领导说我们要为国家多赚点外汇,说不少外国人都喜欢我们国家的陶瓷,我们为了这次的展销会,动员全厂员工,连续奋战,特地烧出这么一批精品瓷器!你瞅瞅,你瞅瞅,这些瓷器多漂亮……”

陶主任瞥了眼走远的外商团们,小声吐槽了一句,“真不识货!”

“你们这样不行啊……”愣是把精品卖成了大批发。

苏长河的话还没说完,陶主任就一把拉住他,“苏厂长,苏老弟,你们最有成功经验,能不能指点指点?”

“指点谈不上……”

“哎呀老弟你就别谦虚了,就你们整的那一套,谁看不出来好啊?你也教教我们,我们这批货烧得真不容易……”

陶主任一看就比苏长河年纪大,求起人来真是伏低做小,一点儿都不要面子,旁边的同事小伙看得目瞪口呆,心想怪不得陶主任能当上主任,中午还叫人家姓苏的那小子,现在就成老弟了?

经过陶主任的歪缠,苏长河才道:“我是有点想法……不过要真听我的,就得大变样,说不定钱花了东西也没卖出去,行吗?”

陶主任是他们厂这次到展销会来的所有人中职位最高的,也是他们的领头人,大家都等着他做决定,他纠结、踌躇、左右为难,好半晌儿,额头上都冒出汗了,终于一咬牙,一跺脚。

“干了!”

赌一场,赌赢了凯旋,赌输了,回去他做检讨!

苏长河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他耳语道:“你这样……再这样……”

“这样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苏长河提醒道:“做东西还需要时间,你们要不要试,最好早做决定。”

几个外商停在了苏长河他们的展台前,马超英许家茂招待人成,但两人也听不懂外语,苏长河和袁浩赶着回去,也没再多说。

瓷器厂的几个职工围在陶主任身边,“主任,他说了怎么让外商签订单吗?”

“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的产品也不是吃的,能跟他们学吗?”

“是啊,主任,咱们要怎么办?”

陶主任想了又想,看着苏长河他们那边热闹的样子,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让几人按他的要求,各自去采买。

第二天,展销会现场,其他厂商突然发现,瓷器厂展台竟然也跟大家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