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77 炸鸡店(第2页/共2页)

些天的普通话回到“好的,您稍等。”

可是她等呀等,门口的人只在那儿看,没人点餐,还有人突然叫了一声,“这也太贵了吧!”

马老太太心一凉,完了完了,她就说吧,长河给定的价格老贵了,人家吃这个还不如称一斤大肥肉,还能炼出油来。

“我看看,我看看……”另一个人凑上前,仰头看菜单。

炸鸡店一共有六样商品,薯条四毛九一份,缤纷鸡米花七毛八一份,孜然鸡架九毛九一份,火爆鸡翅一块二一对,香辣鸡腿九毛九一只。

最贵的黄金脆皮鸡排,竟然要一块八一个!

这人看着看着,也不得不说,“还真挺贵!四毛九都够买两斤大米了。”

第一天开业,苏长河不放心,也在门口维持秩序,听到这人的话,他笑呵呵道:“话也不能这么说。”

“平时吃白米饭,偶尔不是也要下馆子打打牙祭?您别看这价格不便宜,那是因为我们用的都是真材实料!”

这人往里面的操作台一看,正对着他们的油锅里,大半锅的油,边上另一个台子上,鸡腿、鸡翅、鸡肉,一眼望去,肉啊,都是肉,满满的大块鸡肉。

还真是真材实料,又是肉又是油,老实说,他们自个儿在家里,也舍不得这么做,难怪人家要这个价。

不过理解归理解,要让他们掏钱,大家还是舍不得。

苏长河也知道,这时代大家还是比较节约的,但是他定的这个价贵吗?真不贵,他们才来京城吃的那只烤鸭,一只鸭子十二块钱,就这,还供不应求。

可见,还是有人吃得起的。

苏长河指指旁边的小黑板,说道:“开业前三天,还有优惠呢,学生证八折,老师七折,另外还有满额加购活动,买到就是赚到,买的越多赚的越多!”

大家往小黑板一看,前面写了打折,后面是满额加购活动,消费每满三块九、五块九、九块九、十五块九,再花一分钱,就能购买一样东西。

比如消费到三块九,加一分钱,就能白得一份鸡米花。

五块九,加一分钱,是一份鸡米花加一份鸡架;

九块九,加一分钱,是一份鸡米花、一份鸡架再加一对鸡翅;

要是消费了十五块九,加一分钱,就能买到最大的全家桶,里面包括一个脆皮炸鸡排、一对鸡翅、一份鸡架以及一份鸡米花、一份薯条。

相当于,花一分钱,就能买到五块多的东西。

不少人心里算盘打得噼哩叭啦响,消费到十五块九有点难,但三块九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人心想,三块九,一个宿舍分摊下来,每人也就五毛多,五毛多能吃一份油炸的肉,还能白得一份鸡米花。不知道这鸡米花是个什么东西,但鸡米花,鸡米花,多半也是鸡肉做的,一人还能多分一口鸡肉,想想还挺划算。

况且,他们是学生啊,学生还能打八折呀,这人就问:“打折和满额加赠的优惠能一起用吧?”

“能,当然能!”

人群里不少学生动了心思,有交游广阔的寻思,干嘛只一个宿舍一起买,干脆多拉点人,凑够十五块九,直接拿那个最大的全家桶优惠。

说干就干,这人当即就吆喝着回去喊人,也有人觉得三块九也是一笔不少的钱,还是再观望观望,万一不好吃呢?

在他们观望时,已经有人忍不住了。

苏长河提前叮嘱过马老太太,让她等外面人多,就直接开炸,像什么薯条鸡米花都是加赠的商品,真卖起来,需求量肯定大,炸了也不怕卖不掉。

油炸食品一炸起来,那香味绝对是成倍增加,尤其是现在的人缺油水,这种霸道的香味简直直接往人鼻子里钻。

“咕咚。”不止一个人偷偷咽口水。

大人能忍住,小孩子就忍不住了,“二叔二叔,鸡腿、鸡肉,要吃!”

抱着孩子的人正是上次看炸鸡店墙上画画,还顺带收了一张传单的那人,他今天休息,想起京大门口那什么炸鸡店好像是今天开业,就抱着侄子出来看热闹。

买不买两说,关键是有侄子这个学生在,打折的优惠他必然不可能错过。

他没想到,他还没想好要不要买,侄子先背刺他,“二叔,二叔,买!”

小孩子的声音尖利,吵得人头疼,“好好好,买,买!来一份那个鸡、鸡米花。”

“好嘞,您稍等。”马老太太终于说出了准备已久的话,她特地拿了一份新的鸡米花,倒进油锅里,两三分钟的功夫,一份金黄酥脆的鸡米花就出炉了。

老太太将鸡米花盛出来,沥了沥油,放到油纸包里,边上的许三妞接过油纸包,匆竹筒里拿出两根竹签,插在鸡米花上,笑吟吟地递给客人,“您的鸡米花好了,请慢用,小心烫。”

客人接过鸡米花,另一只手抓住挣扎的侄子,“别急,别急,马上就给你吃……”

他把小孩子放下,叉了一块鸡米花,吹了吹,塞小孩子嘴里。那股油香扑鼻而来,他也没忍住,给自己也塞了一颗。

旁边人迫不及待地追问,“怎么样?怎么样?好吃吗?什么味道?”

这人一口一个,烫得嘶哈嘶哈,“好吃!香!”

这不是废话吗?谁闻不出来香啊?

小孩子才不管大人说话,只顾着扒拉着油纸包,吃得头也不抬。

不过小孩子的反应才是作不了假,有人道:“给我也来一份鸡米花!”

刚才回去招呼同学的人也赶了回来,“我们也要,一份薯条、一份鸡米花、一份鸡架,一份脆皮炸鸡排,多少钱了?”

旁边她的同学说,“还差一份鸡架,再加一份孜然鸡架……打完八折,一共是四块四分钱,满三块九了,我们再加一分钱,送我们一份鸡米花吧?”

她们来之前都特地算好了,这么着最划算,相当于赚了一块七毛九。

一份鸡米花七毛八呢,都快一块钱了,要送出去,许三妞心里还真舍不得,不过想到培训时苏老板说的话,她还是笑容不改,肯定地说:“送!”

眼看两个学生真拿到了送的鸡米花,掏出去四块钱,买出来一堆东西,那鸡米花、鸡架、鸡排都是肉呀!

尤其是脆皮炸鸡排,金黄金黄的,一大块肉,怪不得店里面宣传说比脸还大,店里面那个小姑娘装起来的时候,他们都看到了,真比人家小姑娘脸还大!

当即就有人说,“我也,我也来一份,要一个鸡排,一份鸡架,一份……”

还有人一个人不想买那么多,自己也不是学生,就拉着旁边的学生凑单,这样既可以享受学生的折扣,大家还能分一份鸡米花。

连学校里的老师从门口路过,都被相熟的学生拉过来了,“老师,老师,你买不?你不买就替我们买一下呗,你是老师,比学生的折扣还多呢!”

老师本来对这些零食不感兴趣,买的时候,凑近了感受到那股油腻的香味,也不由道:“也……给我一份吧。”

边上的学生就说,“老师,你不能这样买,得凑一凑,凑满多少钱,加一分钱就能多买份肉……”

说着就当场教起老师来。

大家在凑单这事上,算数水平突飞猛涨,何况这里还是学校附近,大学生们脑子转得可快了。

眼看着都排起长队来,操作台里面许三妞忙不过来了,苏长河又去学校里叫了两个同学来帮忙。

是他疏忽了,忘了这不是后世,有计算器有电脑,按一下商品名称,就自动计算出多少钱,现在计算复杂的数字,还得用算盘呢。

许三妞只上过小学,实在撑不住了,急得脑门都冒汗。

还是得从学校找人帮忙,问问有没有同学想勤工俭学,没课的时候,过来帮个忙就成。

炸鸡店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一两点,店里面的几个员工都顾不上吃饭了,眼看着客流量小一点,苏长河赶紧让她们轮着去后面吃饭,连带帮忙收银的同学,也去,他来顶一会。

收银的两个同学,一个是张博远,一个是郑东方,都是从苏长河他们宿舍拉来的。两人也不跟他客气,他俩站了一上午了,得亏两人以前一个是老工人,一个是军人,身体倒是不累,就是一直算账,脑仁嗡嗡的。

“长河,你这一直这样不行吧?几分几厘的,算起来太麻烦了。”

“只有前三天这样,之后不打八折,加加减减就方便多了。”

苏长河收了一会银,不得不承认,确实够麻烦的。他想了想,想出一法子,他找了张纸,做了个速算纸条,在纸上记了常见的套餐,比如一份薯条加一份鸡米花是多少钱,一份鸡米花加一份鸡架又是多少钱。

六样商品排列组合起来,真够多的!

苏长河无奈,谁叫现在没有计算器呢,也只能用这个笨方法了。

店里面的员工们虽然累,却斗志昂扬,吃完饭就积极地回归岗位,马老太太也是,她都一把年纪了,还越干越有兴头。

马老太太脚步如飞,从后面叫苏长河,“长河,长河?鸡快不够了,就剩二十多只了,这还有一下午呢!也不知道红梅那边够不够用?”

“我给养殖场打电话,叫人送来。”苏长河让老太太注意接收,他跟张博远郑东方打声招呼,他去首都医科大那边的店瞅瞅。

首都医科大的店生意也是一样的火爆,白红梅炸鸡炸得胳膊都酸,嘴角却没放下来过,苏长河走到跟前,她还问:“您要什么?”

一抬头,“长河!”

白红梅对长河这个妹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体,天哪,他这脑瓜子怎么长得?你说考上首都的大学,就够厉害了吧?他还能一边上学,一边琢磨赚钱。

白红梅早前心里也很担心,你说说,这房子都搞好了,还订了那么多只鸡,要是卖不出去,那得赔多少钱?

今天早上开业她心里还没底儿呢,这价钱,放在他们老家,就是在淮宁县城,她也敢说,谁吃这玩意啊,就是再好吃,一个鸡排一块八,吃了能成仙啊?这不败家吗?

谁知道人家大城市就是跟他们老家不一样,京城真不愧是首都啊,一个人一个人三块五块花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白红梅嘴角都快笑裂开了,不眨好啊,京城的人越大方越好!

“长河,来来,快进来。”

苏长河看看门口的客人,进去把白红叫到一边,问她这边店里情况怎么样,“忙得过来吗?鸡肉够不够用?”

“能忙得过来!中午那会蕙兰也过来帮了会忙,你给安排的同学也顶了大用……鸡肉不够了,起码得再送十来只过来……”

“行,我回去先给你们送。”

苏长河继当过厂长、业务员、店老板之后,又兼职做起了送货员,他骑着二八大杠,从那边把处理好的鸡块送到这边。

开业第一天,足足忙到五点多才关门。

马老太太一边捶着胳膊,一边懊恼道:“要不是鸡肉不够了,说不定还能再卖一会儿。”

其他人也赞同,白红梅那边一个婶子还说,“肯定,我们那边还有人在问呢!”

苏长河拍拍巴掌,示意大家看过来,他说:“好啦,钱是赚不完的,咱们今天已经是开门红了!大家今天回去好好休息,明后两天还有的忙,大家辛苦辛苦,月底给大家发奖金,就拿咱们店里利润的百分之一,发给大家。”

“哇喔!太好了!”

几个员工如同吃了灵丹妙药,全身的疲惫一扫而空,恨不得现在就马上到明天,她们能继续卖炸鸡。

送走了员工们,马老太太和白红梅把钱匣子交给苏长河,他要盘一盘今天的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