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44 中秋(第2页/共2页)

火把。

有调皮的会打闹起来,慢慢变成一个村子对一个村子,就如前进大队与红庄大队的孩子,那是“宿仇”,每年玩火把,都势必要进行一场“厮杀”。

狗子要把红庄大队的孩子打得屁股尿流,红庄大队的孩子也有同样的想法,两拨人在大路遇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是红庄大队的人,冲啊!”

“是他们,大家伙上!”

刹那间,两拨人就打成一团。

马学武举着火把已经冲到前面,马学文心痒痒,但不放心小妹,只能在后面,偶尔打打冲过来的敌人。

“大哥不用管我,你快去!”苏月一脸兴奋,扛着火把就冲进去,她个子矮,打不了那些大的,就专挑矮的下手。

狗子喊得最凶,结束得最快,他被打得连棍子都丢了,看见苏月,忙叫道:“老大!老大救命啊!”

苏月一挥火把,“谁敢打我小弟哎呀妈呀——”

话还没说完,她扭头就跑,“狗子你干啥了?这么招人恨!”竟然个人追你!

“老大?老大我没有啊……”狗子委屈,他边跑边回头看,见那人离老远,放声大笑:“嘿嘿追不上我们吧?”

苏月:“闭!嘴!”

一开始还是村子对村子,两队打,后来,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大乱斗,管你是不是同伴,还扛着火把的就是敌人。

最后一个人忒能跑,一见就他的火把还完好,拔腿就跑,他在前面跑,一堆人在后面追。

一路跑过小路,跑过田埂,跑到开阔的田野里,最后一只火把终于被打落,麻秸稻草落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玩过火把,天色已经很晚,大家伙各回各家,走过棉花地的时候,有人突然“呀”了一声:“还没偷棉桃呢!”

这也是个不知道什么寓意的习俗,这晚回家,要带两个棉桃、两颗石子放在门后,大家伙都玩疯了,哪还记得这事儿?

这时一窝蜂扎进棉花地里,正摘着,突然听到有人大叫:“鬼啊!”

苏月钻得太里面,叫横生的枝桠绊住了衣服,等挣扎开,其他人已经跑光了。

她回头一看,棉花地后面,一片坟包中,隐约可见淡淡的幽蓝的火光。

苏月:“!!!”

“大哥!一哥!狗子……”呜呜呜你们跑那么快干吗?

没有人回答,回应她的只有河沟里此起彼伏的蛙鸣。

刚才人多还不觉得,现在只剩她一个人,脑子里各种鬼故事控制不住地重演,记忆力太好在这种时候也不是好事,各种吓人的画面高清□□还循环播放。

“啊!”苏月战战兢兢,顺着田埂就往大路上跑,忽然听见什么动静,忙叫道,“谁?”

一只火把亮起,火光下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小卫叔!”

卫阳将火把凑近她,弯腰看了看,揶揄道:“胆小鬼,吓哭了?”

苏月吸了吸鼻子,坚决否认:“没有!”

卫阳让她拿着火把,蹲下背过身,示意她上来,“别怕,世界上根本没有鬼。”

苏月趴在他背上,卫阳背着她,走在长长的田埂上,月光如水,远处的村庄好似笼罩在水雾中。

苏月懊恼道:“我知道,我还知道鬼火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尸体腐烂生成的磷化氢自燃……知道归知道,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人就是忍不住胡思乱想嘛……”

卫阳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磷化氢是什么?”

“磷化氢,唔,一种气体,有毒,在空气中会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然后就可能生成我们看到的鬼火……”

“化学又是什么?”

“化学?一门有意思还非常有用的学科……小卫叔,火把灭了!”

“没关系,快到家了。”

中秋过后,省城百货商店竟然还陆陆续续要了几次货,前前后后加起来,仅仅在百货商店,就卖了百五十份。

苏长河感叹:“果然还是省城的消费能力强!”

要知道一份六六大顺的礼篮,他给百货商店的价格是四块五,百货商店的定价是七块,都快翻了一番,平均下来,一袋子东西一块多。

实际上,纸袋精致是精致,分量真不多,像梅干菜,一袋子大概也就半斤多。

半斤多能卖出一块多钱,让老太太们知道,眼珠子都得瞪掉了。

事实上,她们知道那一篮子苏长河卖四块五,就已经很惊讶很想不通了。

“城里人是不是傻呀?”马老太太实在没忍住,四块五都够称六七斤肉了,买一堆干菜蘑菇回去吃?

苏长河忍俊不禁,乡下有干菜蘑菇,那城里没有啊,不买怎么办?而且他们这个礼篮明显不是卖给一般人的。

苏长河没跟马老太太细说,只让她通知其他干活的老太太,马老太太问干啥,苏长河笑笑,“发工钱!”

中秋这个节点也算过去了,一帮老太太们加班加点忙了半个多月,养殖场其他员工更是从上班到现在都没拿到工资,索性趁这个时间,给大家结一结工资,让大家也看到点实际的,不能光画饼啊。

马老太太一喜,“这就发钱了啊?我这就叫她们去!”

一行十一个老太太,各个都欢喜得不行,有人说:“现在就发啊?不是说咱养殖场还要发展,到年底再分钱吗?”

“哎呦年底那叫分红,各家都有,咱现在这个叫工钱,咱做了多少工就发多少……”

“那敢情好!”

可不,老太太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钱。苏长河也不说废话了,她们现在,说啥也没心思听。

他直接翻开工资本,一个一个念:“妈!”

马老太太还在和人说谁谁做的最多,没听见这声,苏长河又提高声音喊:“妈!”

“嗳!”

“这是你的,六块。”

老太太们做工类似于计件算工钱,像梅干菜,做好合格的,一斤两毛钱,其他山货按照加工难度,在一毛到五毛之间。

这工钱听起来好像不高,但想想,平时乡下能卖的东西,最常见的是鸡蛋,一个鸡蛋五分钱,就算一天两个鸡蛋,半个月下来,也才一块多钱。

而这活呢,都不用费力气,说着话就把活干了,半个月还能有六块!

马老太太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半个月六块,一个月就是十一块,都抵得上她家老四的工资了!

她要是再加把力,说不定比她家老四一个正式的工人挣得还多!

马老太太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接过钱,就问:“长河啊,咱这活还能继续干吧?”

其他老太太看着她拿到手的钱,也眼巴巴地盯着苏长河,“是啊,咱地里还有菜呢!”

苏长河笑道:“先发钱,发完再说。”

“下一个,有田婶,六块五。”

“山子妈,七块一”

……

老太太们平均工钱在六七块,其中拿的最多是单大娘,八块一,比最少的马七叔家大儿媳妇多了整整两块五。

马七叔家大儿媳妇欲哭无泪,都怪她一开始不细心,做坏了一簸盖,被扣了钱,现在别人拿八块,她才拿五块!

与之相反,单大娘那叫一个美,她“呸”沾了口吐沫,把八块一数了又数。

其他老太太又羡慕又嫉妒,尤其是马老太太,她身为长河的丈母娘,竟然没能起带头作用,竟然没比过单婆子!

不管大家咋想,那位单大娘确实干得多,她几乎一刻都没停,别人还闲聊两句,她就是埋头苦干。

最多的工钱,她拿得理所应当。

苏长河开玩笑:“大娘,这下可以给你小儿子相看媳妇了吧?”

单大娘把钱塞兜里,拍了拍,才道:“不急,我们家现在不急了,有钱还怕娶不到媳妇?”

一帮老太太都笑起来,“老单你可别挑花眼!”

“以前人家看不上我家,这回还不能让我挑挑?”

苏长河也不由笑起来,“大娘说得对,多看看,挑个好媳妇回来。”

单大娘笑出一脸褶子,“没错!哎,长河,咱这里还能继续干下去吧?”

这话一问,老太太们又忐忑起来,一次工钱算什么?她们还要多挣几次哩!最好干到过年,干到明年,一直干下去都成!

“能!大家继续干,趁着现在地里还有菜,辛苦点,咱们接下来要迎战春节,争取卖更多的货,发更多的工钱!”

“好!”

“好!”

“好!”

老太太们斗志满满,如单大娘一心要保持第一的成绩,如马七叔家大儿媳妇则握拳,势要一雪前耻,而像马老太太等人卯足劲要比过单婆子。

给老太太们这些临时工发完工钱,就到了养殖场正式员工。

目前养殖场除了苏长河,一共六个员工,个业务员,个饲养员。业务员分别是卫阳、马红兵、马超英,饲养员分别是马小伟、七叔的孙子马祥以及一个叫马红霞的姑娘。

马祥这次终于如他爷所愿,成功进了养殖场,不过跟他爷一开始的想法略有不同。上次进城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马祥痛定思痛,决定曲线救国,干不了业务员,那就努力奔着饲养员去。

结果还真叫他通过了,苏长河本来还打算调教调教,以后让他协助卫阳。

至于马红霞,她是个很能干的姑娘,她家里的鸡鸭鹅都是她一手伺候,也算是有经验,也很认真。

第一次招工的时候,养殖场人少,苏长河一个大男人,不好让小姑娘跟在身边,这次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六个员工里,马小伟来得最早,然后是卫阳,剩下四个人都是中秋前才招的。

马小伟工资一个月八块,他跟在苏长河后面学饲养都学了个多月,这次工资发了一十六。

卫阳基本工资是六块,他比马小伟进养殖场大概迟半个月,但是他有提成,第一批鸡他一个人卖出去一半,这次中秋礼篮也单独推销出去七十份,最后总工资十四块一毛七。

剩下四个人,工资大差不差,每人发了四块,权当给大家加上中秋红包。

四个人都很惊喜,他们来的时间短,一个月都不到,基本上还在学习阶段,马红兵马超英跟着苏长河学,马祥马红霞跟着马小伟学,按他们爹妈的话,放在过去,学徒还想有工资?不给师傅孝敬就不错了!

没想到他们这次竟然也能拿到钱!

发完工资,苏长河也跟他们说了几句工作安排,一个是业务这边,卫阳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从销货转为收货。

“六六大顺的礼篮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春节做准备,所以你们要尽可能地收货,赶在入冬前,山货野果有什么咱们要什么……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进山至少两个人一起,另外,动静小点……”

这点卫阳懂,马红兵马超英还有点不明白,之后苏长河还得单独跟他们说。

另一边就是养殖场这边的主业务,养殖场的扩建工作基本完成,已经不影响使用,目前主要分为四个鸡舍,两条车间,车间里主要是食品,考虑到卫生,和鸡舍隔得有段距离,中间还特地用围墙隔开。

而鸡舍接下来任务比较重,苏长河和马小伟人说,“首先所有的鸡舍要全面消毒,之后进行第一批饲养,预计饲养两千只肉鸡,五百只蛋鸡,需要的饲料药水等,小伟你之后算个数,过段日子我们去趟沪市,一来托关系买饲料药水,一来,之前说过的——进修……”

马小伟眼神一亮,激动道:“长河叔!”

“前提是事情安排好啊。”

“我肯定把手上的事都做好!”马小伟保证道,马祥马红霞羡慕地看着他,竟然要跟着长河叔去沪市哎!

他们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苏长河表示,机会都会有的,不过能不能去还得看表现,他叮嘱:“你们俩这段时间好好学,有什么疑问及时问,等小伟去进修,养殖场饲养工作主要就是你们俩负责。”

马祥马红霞连连点头,“好,我们一定好好学。”

一阶段工作会议结束,苏长河夹着本子回家,走了一段路,回头看养殖场。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有了四间鸡舍、两间工作间,已经是个像模像样的养殖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