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466章 皇宫年宴(第2页/共2页)

r />
“一旬前就批下来了,不过我那段时间不在京城,所以就一直在宫里放着,我寻思着过年就这几天了,索性就和新年礼一起送给你了。”

苏木笑着解释了一句,而后看老白这副久久无法回神的模样,又道:“那行,你现在这调整一下心态,我先下去了哦,对了,牌子背后的小字着重看一下,免罪金牌毕竟比不得丹书铁券,限制不少,过往的罪责既往不咎,但是以后要是再犯了牌子上的任意一条,这块牌子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说完后,苏木便出了房间,下楼时,正好就见到了从厨房中走出来,朝众人微微颔首的佟湘玉,当即打了声招呼:“佟掌柜。”

“苏大夫?咋到楼上去嘞?”

佟湘玉抬头一看,见是苏木后,笑了笑。

“没什么。”

苏木随意应付一句,而后又叒叕从噬囊中拿出礼物。

是一支嵌有宝石,名匠打造的金步摇。

佟掌柜收了后,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不多时,老白调整好心态,将牌子仔细端详过后,郑重其事的贴身收好下楼。

恰逢此时,小郭也端着刚出锅的饺子,从厨房走了出来。

“来来来,尝尝本姑娘包的饺子!”

郭芙蓉很是兴奋,下午的时候,客栈内众人的反应,并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预期。

她痛定思痛,连夜(误)改良了面和水的比例,馅料与馅料的比例。

包饺子的时候就初见成效这次和的面,软硬适中,她包饺子的两样法宝(浆糊和棉线)都没用上,饺子就包在一起了,下锅也没有散开。

(李大嘴:我算是明白掌柜的为什么让和两份面了。)

至于馅料,出锅的时候她偷偷尝了一个,味道好的没话说!

就是吃到的虾仁有点小明明她和馅的时候,放了几十只整虾进去的说。

不过也有可能是运气问题,毕竟小三百的饺子,再加上和馅的时候搅拌的力度大了一些,弄碎了也是再正常不过,想要吃到整虾难免需要一点运气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郭女侠现在已经做好接受夸赞的准备了!

知道内幕的同福众,都很默契的没有揭穿事情的真相,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至于不知道事情内幕的医馆众,这时自然也是夸赞连连。

弄得沈璧君现在看效果的目光,都带着仰慕的星光,捥过郭女侠的手臂,就要跟着她学包饺子然后包给苏木吃。

(苏木:duck不必!)

小郭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时候听到沈璧君的请求,自然是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此话一出,下午有幸吃到过小郭包的饺子的同福众,皆是用一种怜悯的目光看向了苏木。

苏木也不在意。

小姑娘敢包他就敢吃,你怕不是没见识过入口即化的硫酸嘴。

只要他唾液分泌的速度够快,黑暗料理就难吃不到他!

民间欢声笑语,宫廷之内,也格外温馨。

谨身殿内,皇帝大摆宴席,京城内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都受到了邀请,前来赴宴。

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上,皇帝一身常服,面前的桌案摆放着十几盘精致的糕点。

在皇帝身侧不远处,以及四方角落,同样摆放着桌椅,分别坐着佛印,以及恭喜发财四人。

至于下方,群臣分坐两列。

左侧上首位置的,是文官当中的领头人,华太师,其后是统御神侯府的三朝老臣诸葛正我,再后面,是六部的公卿。

右侧上首位置的,是武将当中的领头人,朱无视,其后是锦衣卫的指挥使青龙、六扇门的捕神柳大人,在后面则是朝廷六部的其他官员。

等到所有人都做好,三十六名身穿艳丽纱裙的宫廷舞姬,款款走出,长袖甩动翩翩起舞,丝竹管弦乐器的声音,也从两侧的暖阁传出。

“这一年里,众位爱卿劳心费力,协助朕治理天下,于情于理,朕都要敬诸位爱卿一杯。”

说着,皇帝手中金樽高举。

底下的群臣皆站起身来,捧着酒杯朝皇帝行了一礼,而后一饮而尽。

钟响磬鸣过后,舞姬们翩翩退去。

这时候,一个个小太监,从门外走了进来,从两侧走了出来,手中端着保温用的食盒,将一盘盘菜肴,盛放在群臣面前的桌案上。

大臣们原本还不怎么在意,准备吃上一些,算是在皇帝面前做做样子。

至于过嘴瘾?

抱歉,能够坐在这里的公卿,这桌饭基本上都吃了七八年,不说腻了,却也全无最初的新颖。

可是渐渐的,随着一股清甜诱人的香气钻入鼻腔。

众人这才发现,今年的菜式好像和往年不大一样。

“此为何物,为何如此可口?!”一位大臣吃下一块吸饱番茄汤汁的牛腩,忍不住发出惊呼。

一旁,小太监适时介绍道:“尚膳监的御厨为其命名,鸿运当头,采用”

这位礼部的大人,对于厨艺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只是听到其中番茄二字,感觉颇为陌生,左右顾盼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是一脸茫然。

不由得看向高台龙椅上的皇帝。

皇帝哈哈一笑道:“番茄,土豆,地瓜包括诸位爱卿尝到的其他新颖食材,皆是锦衣卫千户苏木,从海外一处名为美洲的大陆,寻来的食材”

皇帝详细的介绍着,收获着往日里自诩学识渊博的大臣、大学士的敬仰目光,心情很是不错。

上位者都是喜欢在下属面前出风头的,皇帝也不例外,甚至更甚。

然而这时,就听门外跑进来一个小太监,躬声道:“皇上,尚膳监首席御厨诸葛孔方,奉上‘国泰民安’,愿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平安喜乐、顺遂无忧。”

听到这话,原本还在得意洋洋的皇帝,表情瞬间一僵。

一旁的佛印,以及高台四角的恭喜发财四人,这时候不着痕迹的加快了用饭的速度。

高台下,见到如此失礼的一幕,礼部尚书本应该出言规劝,然这时却也非常理智的没有开口。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如果他出言规劝皇帝的言行。

恐怕赢来的,便是皇帝无比诚恳的认错,再然后

“爱卿所言极是,朕深感言行失当,这盘‘国泰民安’便赠予爱卿,望爱卿以后能”

至于后面,想也不用想,他需要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一脸开心的,吃下诸葛孔方作的菜,正如五年前的皇宫年宴一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难得糊涂,说的大抵就是这种情况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