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正文 第916章 巨人肩头(上)

正文 第916章 巨人肩头(上)(第2页/共2页)

p; 再说,我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他们不愿学,我也乐得少花钱。”

如今西医师的数量不过二十多万,中医连同赤脚医生,至少十倍于西医。

如今的医疗市场虽说也在慢慢的兴盛,但离着养活一两百万中医的规模还差的很远。

一个县城几十万人,真正的医生数量,到了后世也没多少的,这里面还有参差不齐的因素。

divcss=&ot;ntentadv&ot;实际算来,正经的执业医师,中西医都算上,到后世也不过几十万的数量,弄不好这个几十万还要算上牙医的。

如今赤脚医生这一项,就远超后世医生的数量,筛选也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唉……

依你……”

医生数量,吕老也是耳熟能详的,李胜利这话说的不错,不论收入,如今的函授学校加上分校,一年的补贴就要大几亿的。

这笔钱,也是让部里挠头的存在,因为不赚钱,所以吕老这边虽说有压力,但压力还不是太大。

吕老也想过,如果下面的中医院大笔的赚钱,可能就不是如今局面了。

挡住吕老的话,李胜利按照杜老爹给的联系方式,联系了总后那边。

京郊的这处机场,也是特殊的所在,不仅保密级别高,正经的级别也不低。

接收物资,各单位还能自行其是,真正到了运输环节,就属于总后的差事了。

“李教授,我们的话还没说完呢……”

见李胜利打完电话就要走,被陈工搀着的马老,可就不乐意了。

治病对他而言是小事儿,飞机却是天大的事儿。

“您先治病吧!

这次要弄得不仅是安-124,白天鹅也在我的筹划之中。

你们回去之后,只管帮我宣传中医就好,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样机我会帮你们弄回来,技术跟参数我也尽最大可能保证齐全。

我这边基本不会掉链子,你们那边别掉链子才好。

邱小姐长不上翅膀,咱们就是囊膪!

谁都能捅咕我们几下。

借来的翅膀终不是长久事,翅膀没了,别人还会捅咕我们。

另外,组织几个能通飞机全套的年轻工程师,这次跟着回去,做我的参谋……”

李胜利跟陈工的买卖,只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话,这三年在奥恰基,对他而言,基本就是苦修。

医术虽说长进了,但生活也真的有些枯燥,这也是李胜利不打算再学西医的原因。

中医的进境,他还有个内科八派高级的基础,声色犬马见惯了,再去苦修西医,真的没多大意思。

给马老、陈工吃了一颗没谱的定心丸,李胜利跟岳老,坐上吕老的汽车就离开了机场。

至于飞机上的针灸铜人,王主任说错一句话都要带铐子,少了,那有人就得吃枪子儿喽,绝密可不会跟任何人开玩笑。

车子出了机场,李胜利既没回城里,也没回马店集,而是跟岳老、吕老、老邓一起回了山上村。

到了山上村,李胜利也没去杨玉莲家看孩子,车子一气开到了中医基地。

将三人留在基地外围建筑内,李胜利独自开上基地内的吉普车,就去了中医传承楼下面的防空洞。

这里就是秘藏返本归源成果的地方了,由特务营退役的一批伤残老兵驻守。

上面以前拨给自训班的厄利孔机炮,几乎都安在了防空洞里面。

在这玩硬抢、强闯那类蛮横活计,基本就是找死的行为。

特务营的伤残老兵,年薪五万,干的就是卖命的营生。

真开了枪,无非战后综合症,一命抵一命营生而已。

仔细检查过十几处返本归源成果的秘藏点,发现没有被翻动、受潮、受损之后,李胜利这才舒了一口气,走出了防空洞。

除了这里,前面柳仲纶藏书楼、马店集的王家老宅,也有备份。

只是那两处的备份,是被焊死在几层铜箱、铁箱之中的,不到万分时刻,也不会被轻易开启。

看过秘藏的成果没动,李胜利这才跟岳老、吕老、老邓一起去了成老的别院。

相较上次来见成老,老汉的气色好了许多,这说明中医药对器官移植之后的排逆,还是有相当效果的。

如今蒲老、成老、岳老,也算是硕果仅存的中医三老了。

蒲老已经不能任事,成老这边也是勉强支撑,观岳老气色也是令人心忧的,不然李胜利也不会专门送他回来。

“胜利,老吕、小邓之前提议,想要放开返本归源的成果。

我跟山上尚能任事的同好也商议过,还是按你所说,法不轻传。

尤其是向死书的内容,非是有一定水平的医家,学了也是白学,反而会误人子弟。

这次他们去找你,也说过这事儿吧?

喏,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倡议书,其中也包括故去那些同好弟子的签字。

小邓,这次拿出了倡议书,伱的想法就按下吧!

不妥……”

众人落座之后,成老这边先开了口,吕老跟老邓的脸色就变的有些尴尬了。

此事,算是吕老撺掇,老邓执行,只不过两人没想到,李胜利不在,山上的名老中医,依旧替他撑住了场子。

“吕老、老邓,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

有些时候,站在巨人的肩头,并不是什么好事。

吕老所言,高压学习法,让下面的学员怨声载道。

这个我也认。

但我也没办法。

中医传承,经历五八年团结中医之后,渐有凋零之势。

一场风雨,让我们侥幸推动了赤脚医生下乡。

如今,学了中医基础的人员不少,但要论行医资格,许多人都不够格的。

下面的多半学员,都已是不惑之年,放下学了十几年或是二十几年的中医,对他们而言是损失,对我们而言也是损失。

实在不济的,就让他们在下面做个赤脚医生,保个饭辙。

差不多的,就去医专或是函授学校任教。

够资格行医的,就让他们去乡镇中医诊所接茬深造。

深造有成,则去中医院任职。

那些不愿从医的,也尽量给他们安排饭辙。

我们做事,总要有始有终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