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225 福兮祸兮(第2页/共2页)

p; 他们想打开边地,反被边地军打得屁滚尿流。

安南人瞧情况不对,边打边退,转头就溜了。

不止没攻下大俞的边地,反被大俞边军追着打,还被占去了两座小镇。

姜家辉比安南人还惨。

对外,边军好歹还得顾着上面的命令,需要考虑战略,不能打得太深。

姜家辉作为自己家的叛徒,杀起来可就不留一点余地。

他一个弑亲罪人,又联合外邦人搞反叛,真是挫骨扬灰都不为过!

最后姜家辉被边军追出去老远,差点到了南诏的地界。

姜家辉被安南人抛弃,据说,那时他想往南诏逃。

结果南诏人不愿开罪大俞,生怕南诏牵扯进此事,遂一直让人紧紧盯着。

姜家辉一到南诏附近,南诏军就死堵着不让姜家辉入境。

拖延了不过一阵,大俞岭南与剑南道的边军都赶到。

姜家辉已逃无可逃,最后只得投降。

他如今是风头浪尖上的人物,谁捉了他都是大功一件。但岭南、剑南两方的人马并没有为姜家辉的归属权争执。

剑南道的人出现既是主动防范,也是蹭个功劳。毕竟这事是岭南的动乱,不是剑南。

再说岭南这边先与他们通过气,不争这功,也算是送个人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225 福兮祸兮

();

第(3/3)页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

两地挨得近,真出了事,中央哪里照应得过来?互相照顾,才是正理!

就这样,姜家辉顺顺利利地被岭南边军带回去。

此回谋反事件,惹得朝臣们唏嘘感叹是天佑大俞。

如此有惊无险,并非仅是天时所顾,大多是尽人事的结果……

岭南几个小士族主动防御抵抗,并非自主,是因花素律提前让绪正派人去游说暗示。再加上,不久后又出了乐平大长公主家的事。

薛赵两家,一夜之间的倒塌,下面的小士族的崛起更替……

没有人愿意一直被别人骑在头上。

想要立在上风,比实力更重要的,是抓住时机。

而姜家此次掀起的动乱,搞的谋反,就是他们这些小士族走上风的时机。

边军那边,也是同理。

姜贺为人自大自傲,喜好被人吹捧,这注定他会有用人唯亲的情况发生。

况且边线那么广,总有不服姜家的人在。

自己人都能反水,别的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想找几个这样的人出来,实在不是件难事。

但说到底,还是要归于有备无患四个字。

有道:兵贵神速。

打仗往往比的是人数、军备、钱。

还有最重要的,信息先机。

谁准备更齐全,谁就能赢。

花素律因为看过原著,知道姜家势必要反,所以提前有所防备。

让姜家辉与安南的联谋落了空,让姜家庶子们的侵占成为空谈。

最终姜家的动乱,停留在姜家辉被带到东厂审问安南细作相关事宜、姜家庶子们躲进山里成了岭南众多山贼之一……

姜贺夫人气急攻心而亡、梦玄郡主守家被害身亡、正阳县主遁逃不见踪迹……

曾经红极一时的世家,就这样消匿,成为历史长河中一片微不可查的尘埃。

但他们的离去,换来了岭南新的生机。

岭南许多官位因此空缺,花素律迎来在岭南更替权利的时机。

虽然和其他有同样想法的官员,明争暗斗了许多,但最终,花素律还是在其中安插了不少人手。

再说因为这事,岭南新崛起的好些士族都记着东厂提携的恩情。

他们记着东厂的恩情,就是记着花素律的恩情。

这也相当于,花素律间接掌握了岭南。

当初姜贺想着找东厂的事,却不想自己早就被算计进去。

花素律当初还为东厂受难而忐忑,不想自己当初埋的种子发芽生根,直接逆转了局势。

不仅消了姜贺这个祸患,还收了岭南的权利。

这正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