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大宋的如日中天,辽国这些年其实过得非常难受。
重熙年间,大宋通过武器改革,渐渐将冷兵器替换成热武器,对辽国进行了军事力量的碾压。
之后大宋再改革军制,提高士兵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自此辽宋之间军事全面逆转。
辽国在军队数量、战斗力、装备以及个人素质上,已经彻底落后于大宋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曾经的辽国彻底无法在军事上打压大宋,相反,通过析津之战,辽国还丢失了燕云十六州以及辽东京辽阳。
这些地方一直是辽国赖以为生的赋税与农耕要地,失去了这些地方,对于辽国的打击非常大,国力衰落严重。
耶律宗真死后,他的儿子耶律洪基年幼,无法掌控大局,就只能由皇太弟耶律重元继承辽国皇位。
只能说耶律宗真死前至少做了一个还算英明的决定。
耶律重元年富力强,威望足够,有多次领兵平叛的经验,因此能够压住契丹各部贵族,勉强维持住皮室军没有分崩离析。
不然若是耶律洪基继位,恐怕契丹内部首先就要发动叛乱,到时候对于辽国来说,才叫万劫不复。
可问题在于,就算耶律重元上位,勉强维持住局面,却也阻挡不了辽国国力大幅度衰退,全国各地叛乱四起的局面。
这是大势所趋,就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复生都没有用。
首先是军事力量的衰退,导致辽国已经无法控制住那么庞大的领土,像蒙古草原西部、中部还有东北黑龙江以北就彻底失去了辽国的掌控。
其次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和辽阳之后,由于辽国大部分手工制造业与田地都在这些地方,经济和农业一落千丈。
这样的情况下连军队都维持不住,更何谈维持国家的秩序?
因而为了保障经济和农业,他们就必须要与南面的大宋进行贸易,通过购买粮食和其它用品,以维系军队。
但这样又会加大与东北各民族的冲突。
因为辽国的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在东北,皮毛、木材、药材、矿石等等,辽国需要这些资源与大宋交换。
问题在于东北本地民族并非只有契丹族,或者说,契丹族只能算东北边境民族,主要栖息地是在后世内蒙赤峰、通辽到吉林长春这一带的草原。
他们以游牧为主,率先从游散部落形成统一政权,随后对周边各个民族的游散部落进行征服,才形成了今天的辽国。
而真正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民族,主要以渤海族、女真族、室韦族和奚族等部落为主。
特别是女真族,人数众多,战力彪悍,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契丹族要想维持政权,就必须要从东北攫取资源与大宋交换,可东北本地民族已经愈发察觉到辽国衰落,掀起反抗的浪潮。
双方刚开始的时候,辽国通过火器还能压制住他们,有叛乱就去平叛,勉强维持住了辽国的统治地位。
但十多年过去,东北女真部落慢慢崛起,已经逆转局势,对辽国掀起反攻号角。
“没道理呀。”
政制院内,众人十分诧异。
韩琦说道:“我们不是禁止对周边国家输送火器吗?辽国的火器虽然落后了点,但压制女真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
赵骏摇摇头道:“这是个必然趋势,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么快而已。”
“必然趋势?为什么是必然趋势?”
大家不太明白。
辽国人虽然买不到大宋的火器,但却能买到原材料。
他们本身就有火器相关的工艺条件,保证了他们的火器有充足的供应。
虽然东北各民族部落从大宋那买去了不少大宋更加落后的刀枪、甲胄、弓弩这类的冷兵器。
可手榴弹、火炮这些原始火器已经足够他们吊打冷兵器作战的敌人。
并且辽国压制了东北各民族,依旧能从他们手里源源不断地攫取资源,然后通过大宋继续供应火器,形成循环。
怎么这是个必然趋势呢?
“你们是不是在想,辽国前些年不断平定叛乱,威慑四方,还是能够维持住国力?”
赵骏反问。
“是啊,就算各部落有反叛者,面对辽人他们还是不敢公然为敌,辽国只需要保证原材料供应就行。”
郑戬说道。
“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是这样,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赵骏环视众人说道:“辽人也是人,是人就会腐化堕落。更何况契丹贵族已经堕落了很久,他们已经脱离不了奢华的生活。”
“汉龙的意思是?”
晏殊顿时会意,睁大了眼睛道:“辽人自己内部腐化了?被贿赂售卖了火器,或者他们用军费开支,用于维持奢靡的生活?”
赵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一笑:“如果我们没有改革军制的话,下场就会跟辽人一样。”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以前我们设想的是,如果辽人用从东北攫取的资源从大宋这买原材料跟粮食,那就能继续压制东北各民族,继续源源不断地攫取资源。东北各民族虽然不满,可还是跟以前一样,受摄于辽人的武力,也就只能被迫接受,如此三方就形成了一个平衡。”
“哪料到这个平衡却被辽人自己给打破了,他们自己内部腐化堕落,以至于军费开支糜烂,军队战斗力低下,纵使有火器,也再难以压制东北各部。”
“而且这样还有个恶性循环,即你越压制不住,东北各部就越察觉到你的虚弱,从而减少供给以做试探,越减少供给,辽国国力就弱孱弱,越孱弱就越无法保证军队战力,不敢对各部动刀兵,结果就是往复循环,酿成今日恶果。”
众人议论纷纷,也很快理解了为什么辽国这么快就衰败至此,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曾经全球第一的国家,到如今竟然被东北的原始部落给击败,以至于不得不令人唏嘘。
“可惜啊可惜。”
赵骏摇摇头,说道:“我太高估了辽人的能力,以为他们都快亡国了,好歹能够励精图治,没想到越是快亡国,越是荒淫嬉戏。”
“是啊,我们还想留着它做原材料供应地,谁能想到偌大的辽国,也会一夜之间崩塌呢?”
范仲淹双手一摊道。
“汉龙,那现在该怎么办?是看着辽国覆灭,还是?”
晏殊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
赵骏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难到他了。
他做国家部署,都是有战略图谋。
比如在辽国与西夏之间,他灭了西夏,那是因为西夏可以沟通河西走廊,加深与西方的陆地贸易。
但灭辽国没有太大好处,北方都是蒙古草原和东北三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