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正文 第172章 卧龙提议出使,老将中肯劝谏。

正文 第172章 卧龙提议出使,老将中肯劝谏。(第2页/共2页)

欲言了!”

“老将军请。”

“陛下,若是平定了上郡之威,待到来年,是否就要对袁绍用兵?”

“嗯,的确如此,此刻包围圈已经形成,袁绍不得出,朕不得入,是该一战定天下了。”

刘辩点了点头,认可了皇甫嵩的说法。

“陛下可知秦为何能以一国之力,战六国?”

“其一为秦法主耕种,其二为蜀地丰饶,产粮甚多,秦朝为了修出蜀之道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

“陛下所言不错。”皇甫嵩一拱手,走到了刘辩身后的大地图处,继续说道,“陛下请看,益州虽然难通外界,却也有两处可出蜀之地。”

“其一为陇西之地,此地多山地,多梯田,居此处者多为羌氐之人,马氏虽有号召之能事,但异族之心,仍旧要看利益多寡。”

“其二为荆南,此地多水路,却南行大船,主要水道有白帝城为关隘,若控此城,便能拒敌于益州之外。”

刘辩闻言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想到了,欲定天下先定益州,这是后世人的共识,作为现代人的刘辩不可能不知道。

但益州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同荆州无二,加之道路艰险,以如今大汉的国力,真无法既面对河北袁绍,又派军队入主益州。

皇甫嵩见刘辩没有反驳,便继续说道,“陛下,益州之地,其丰饶可比三州,扬州之地水脉纵横,更有长江之险,若无水军,实难收之。”

“老臣以为,陛下若要与袁绍决战,需要在三年内尽数将其剿灭,不然益、扬两州,若有异动,便会渔翁得利。”

“老将军觉得,朕应该在与袁绍决战前,安抚好益州刘璋与扬州的孙氏?”

刘辩点头发问。

“不,陛下,安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为他们找些麻烦才是。”皇甫指着地图继续说道,“陛下可下诏,命陶谦、刘表攻袁术。”

“表刘表为荆北刺史,带领豫州牧,如此即可还了刘表答应荆州南北分治的情,又能将荆州的内部矛盾转移。”

“荆南方面的压力也会骤减,陛下便可顺理成章地将南阳刘备调往荆南,令其伺机入益州,乱益州之局!”

不得不说,皇甫嵩此计虽然朴实无华,但确实是老成谋国之举。

这番任命,着实是送了荆南派系一份大礼,基于这份大礼,他们会更加坚定地团结在汉王朝的旗下。

而刘表一旦领了豫州,荆北的世家也会开始蠢蠢欲动,任命代表着师出有名,那么打下袁术,他们便也有了分红豫州的名头。

这极大地增加了刘表手下世家的出兵概率,但光靠荆北一支是难以吞下经营豫州多年的袁术的,所以在诏命上又加了陶谦。

陶谦其人守地有余,出战则是不堪其用,有这位看似的帮手在侧,豫州战事大概率会陷入胶着。

而扬州的孙氏则能借此机会,撤出与袁术的战斗,坐稳扬州之地,虽然有养虎的风险。但所谓长江天险,是建立在荆州在手的基础上的。

根据刘表与孙家的仇怨,孙家也绝不会看着刘表这支做大,所以相当于这一条任命,就搅乱了东南的整体局势。

而让刘备借机入益州,也算是十分保险的选择。

一来他是宗亲,能与刘璋说得上话,而来他素有仁义之名,可帮助刘璋抗衡益州内部有二心的势力。

“老将军据守上郡竟能知天下之事,此事实为老臣谋国之举,待朕平定上郡回到京中,定然按照老将军之言行事。”

刘辩一拱手,对皇甫嵩行了一个国士之礼。

“陛下,老臣已经老迈,若陛下对阵袁绍大军之时,切不可太过冒险,如此大战还是要稳妥为好啊。”

皇甫嵩十分欣慰地说道。

“朕知道了,多谢老将军的教导。”

不论是从面子来说,还是从实际来说,刘辩都接受皇甫嵩的提议。

诚如其所言,现代人的指挥虽然能在小型战场上获利,但面对大型战役时,还是需要稳妥的。

如此大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从而让战事陷入胶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