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正文 第143章 孔北海送人才,刘少帝许官位。

正文 第143章 孔北海送人才,刘少帝许官位。(第2页/共2页)

募成本,军队的维护成本以及人民对政体的综合满意度。

这就是为什么,公孙康听到刘辩封辽东侯会亲自前来的道理。

但这份大义,却不适配于袁绍和一众刘姓诸侯。

因为他们并没有改弦更张,甚至更懂得如何利用这份大义,只不过唯一的区别就是,刘辩的正统身份,让他可以用这份大义作为武器。

而袁绍只能捧起渤海王,勉强维持住自家的大义。

知道了对方的需求,便等于在谈判中握住了一张较为有利的底牌。剩下的博弈,就要交给名望和手段了。

很多人读历史的时候,会采用归因理论,由于某个名人,做错了一件导致他覆灭的事情,我们就觉得他是愚蠢的,其实这是偏颇的,但凡能站上历史舞台,闻名一地的人,都不会是一个蠢人。

但刘辩自设立亲军时便看破了这一层,所以多次亲征,无非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名望。

重要的不是你会不会用手中剑杀人,而是你手中是否有剑。

握着常胜这一武功,刘辩可以说在还未接见公孙康前,便已经稳稳地压力他一头。

午后,公孙康率领百名幽州突骑,呼啸而至。

刘辩与孔融稳稳地站在城头,朱雀军在城门外分列两端,等待着公孙康入城。

公孙康见此情景,心中立刻开始分析自家骑兵对上汉家铁骑的胜算。

幽州突骑是从光汉武帝时期便闻名天下的强悍兵种,但此刻见到了刘辩的朱雀军,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下强兵。

人马具装的铠甲,便能看出大汉的财力与军武方面的科技,这是幽州铁骑无法追赶的鸿沟,虽然幽州产铁,却仍旧需要依靠中原地区的大量工匠来铸造。

而汉末乱世的开场后,各家势力便开始严格控制着自己土地上的工匠流失,如此军容,无异于一击当头棒喝,将比刘辩大不了多少的公孙康,砸得晕乎乎的。

“草民公孙康,见过陛下!”

公孙康见自家之形势已经弱了一头,不得不开始讲礼,汉廷的确未正式分封辽东公孙氏,而他公孙度也只是不可传家的县官起家。

所以公孙康自称草民没有丝毫问题。

“少将军,有礼了,快随朕入城。”

刘辩一手扶住腰间的佩剑,一手搭住了公孙康的手腕,拉着他一同向着府衙走去。

从刘辩的手掌,公孙康便能判断出刘辩是习武之人,那么对于他来说,与刘辩相关的大部分军事上的传闻,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一入席,刘辩便将皇庄美酒呈了上来,而公孙康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生尊卑而居于后座,这是相当的礼遇了。

刘辩敲打着案上的锦盒看着公孙康说道,“少将军之家,为大汉镇守辽东多年,更有驱逐异族之功,理应按功分封。”

“今日朕既然到了这里,索性便把此事办了,也好按老将军之心。”

公孙康闻言,看着刘辩手下的锦盒,瞬间明白了它就是自家老爹梦寐以求的封侯诏命。

“不过,少将军,为何要占青州之东莱郡呢?这似乎与法理不合吧?”

刘辩此话说得巧妙,你既然要我封你,那你起码要遵守我们的规则吧?

并且刘辩并没有一开场就提出兵救幽的事情,双方博弈,先提出请求的,会处于弱势,这似乎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所以这里刘辩作为孔融的大哥,先要替自家小弟找回场子,才好说接下来的事情。

“这……”

公孙康闻言,从未想过大汉天子会这样开场,不禁愣在了原地。而孔融此刻却适时的站了出来,以和事佬的姿态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少将军是因为青州的兵患,才出兵援助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