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后明余晖 > 正文 第五八五章 赐你一柄…吴王剑;四〇式全地形多用途车

正文 第五八五章 赐你一柄…吴王剑;四〇式全地形多用途车(第1页/共2页)

第581章 赐你一柄…吴王剑;四〇式全地形多用途车

被问及此事,周长风向她简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况。

接着他十分无辜的摊手道:“完全没想到啊陛下,我一开始还以为那只是新上任的将领得意忘形,大摇大摆来前线耍威风,这……不赏他几炮简直过意不去啊。”

“结果却是伯爵之子、公主之夫,玛丽公主乃是英王乔治五世的独生女,这下英人更恨你了。”朱泠婧哑然失笑。

“讨厌就讨厌吧,梁子早就结下了。”周长风满不在乎地说:“谁叫他不做伪装就跑前线呢。”

“不过,英人如今似乎不清楚缘由?恐怕还以为只是被德军炮火无意间波及。”

“好像是的,只有我方知道实情。”

英军第2装甲师随后因德军战斗侦察而被俘虏近百人,通过他们的供述大家才知道挨炸的倒霉蛋是谁。

至于英军,自然不清楚幕后黑手是谁,只知道新任师长与哈伍德伯爵之子因德军第12摩步师的炮火急袭一伤一死。

“中年丧夫,实在可怜,尤其是死因不明更会让人不甘心。”朱泠婧沉吟须臾,悠悠道:“我要去信慰问一番。”

“陛下你这不是在讥讽嘛,这样伤口撒盐太不合时宜了。”周长风哭笑不得。

“朕的本意是好的,如果觉着这是讥讽,那是他们理解坏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语气淡然地说:“英人偷袭戕害我国朝外派考察团一行人,卑劣无耻,朕不与其一般见识已经够宽仁了。”

不是,你怎么一肚子坏水?

周长风忽然间意识到面前的朱泠婧与以往有所差别,似乎在父亲离世后就逐渐放飞自我了。

这下乐子大了,以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恐怕都要被折腾的不得安生。

他想了想,岔开话题道:“陛下,我那把佩刀的刀鞘摔坏了,能不能换把新的?”

朱泠婧不以为意的“哦”了一声,嗤笑道:“要求太低了吧?反倒显得国朝吝啬薄赏。”

接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站起身来边走边说:“来,瞧点好东西。”

可等推开门后,外边寒风扑面而来,让她打了个寒颤,当即打消了油然而生的念头。

“好冷,先不去了,你明日再来。”

“呃…是。”周长风觉得莫名其妙,但没有多问。

二人又随意的聊了几句,短暂的觐见就告终了。

好东西?究竟会是什么玩意?

次日。

批捕一位议员在平时需要繁杂的程序——左右刑科给事中之一、都察院副都御史、内政阁臣三人联名准许才行。

不过和周某人所说的一样,战时又不是平时,非常时期要行非常手段。

外缉事厂选择先登门拿人再申请驾帖,也就是高级逮捕令。

这一天的拂晓时分,浙江民选议员张绪诚在他位于扬州的私人宅邸中被顺利抓捕归案。

周长风上半天一直在大都督府处理各种军务,忙碌起来就把很多事情抛之脑后。

直到午后,他才想起来昨晚朱泠婧那女人说的莫名其妙的“好东西”。

等进了宫,恰好朱泠婧用餐完毕,时机正好。

一行人乘摆渡车先向东再向南,从三大殿旁驶过,最后来到了奉天殿左前方的文昭阁。

这儿的一个偏间似乎被改成了私人博物馆,里边有形形色色保存在玻璃盒中的文物古玩。

“陛下还有这个雅兴?”他好奇地问道。

“非也,这都是父亲钟爱的,专门集中放在这。”

在偏间的一角,周长风看到了几柄青铜剑,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金属光泽。

朱泠婧随意的指着它们,很大方地说:“放在这雪藏没什么用,之后还是都交给博物馆吧。你呢,挑一把。”

啊?

“这些都是真的?”周长风感到不可思议。

“还能有假?”

“这些……我不认识。”

“两把吴王剑、一把越王剑。”朱泠婧想了想,指着左边那一柄青铜剑说:“越王剑不给,另两把你自选。”

“这两把吴王剑是哪来的啊,挖古墓发现的?”

“吴王剑总数不少,全国统共有五把,有的来自盗墓贼,有的是无意间考古发掘而来。”朱泠婧颇为得意地介绍道:“这上边铸的字是‘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我的结业论文提到过。”

多年前,她在建邺大学的历史学论文就是关于春秋战国的,属于很罕见的选题。

周长风犹豫道:“呃…这个青铜材质会生锈吧,而且脆,不方便带着。”

随身带着?

朱泠婧听了差点没忍住想给他一拳。

“这是让你收藏的!想带在身上?找人做仿品去。”她没好气地说。

“真给啊?这也太贵重了吧。”

“应当的。”朱泠婧云淡风轻地说。

“那我就要这一把吧。”面露纠结之色的周长风指着其中一柄吴王夫差剑,然后故作认真地作揖行礼道:“谢陛下御赐上古宝剑!”

朱泠婧瞥了他一眼,吐出俩字,“做作。”

“冤枉啊,臣这是情真意切!”

对于周某人的奖赏提拔一直是她十分头疼的事。

尤其是瓦胡岛之战具备决定性意义,功莫大焉,决定了大明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朱士堰此前所做的打算是将他调回本土,在大都督府参谋处任职一段时间,雪藏的同时积累总参谋部工作经验。

事实证明眼红妒忌的人不在少数,关于莫洛凯岛之战就有流言蜚语说这是因为周某人消极避战,舍不得让自己的陆战一旅出击,否则根本不会以失败收场。

另一个论调是莫洛凯岛之战明明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只是进攻受挫,并未出现明显劣势,局面仍可挽救,但是周某人去了一趟就下结论说必须收兵撤离,肯定有私心。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正在把陆战一旅与周某人绑定在一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一种共同认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