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 正文 第64章 人才稀缺,不能错过!

正文 第64章 人才稀缺,不能错过!(第2页/共2页)

/>
他不仅仅有能力,有足够的经验,更是已经管理了和记黄埔三年,这三年来和记黄埔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这也是为何在1975年的时候韦理会被沈弼邀请到和记国际的原因。

早年的韦理,和光头强一个职业,只是一名伐木工人。

他心中突然有了将韦理收为己用的想法。

“和记集团实际上原本属下一共拥有315家公司,但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最严重的是印尼和新嘉坡的投资,其它大部分海外公司情况也都欠佳,所以在我上任之后,便将许多亏损的子公司解散或者出售了,最后只剩下180家子公司,这让和记集团很快就有了喘气的时间,之后我再增持屈臣氏和黄埔船坞这两家优质公司的股权,使这两家联营公司转化为和记集团的附属公司,后来,我和记集团与黄埔船坞合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和记黄埔集团。”

“噢?苏先生有何高见?”韦理好奇地问道。

不过,目前暂时不急,苏城需要暗中继续增持和记黄埔的股票,直到75的股权时,他就会选择公布出来。

一路上,韦理一边带着苏城两人参观,一边简单介绍起和记黄埔这两三年的历史。

现在唯一的难处就是,应该如何说服他。

人才稀缺,像韦理这样的人才,不能轻易错过。

“和记黄埔应该将连年亏损的海港工程出售,这样的话,和黄的业绩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利润也能够大幅度提高。”苏城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1964年,韦理应邀前来香江,主持夏巴汽车公司,3年后将该公司发展成庞大企业集团。

苏城前世那个世界,在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便将海港工程出售了,而结果便是和记黄埔很快便由年利润411亿港元增高到了1167亿港元,由此可见,海港工程消耗了和记黄埔多少资金!

而马世明,目前还在怡和洋行工作呢。

divcss=&ot;ntentadv&ot;作为一手弄出九龙仓收购案的人,怡和对他的态度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想将同为洋人的马世明收入囊中,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天元公司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这件事在香江闹得那是沸沸扬扬的,他们作为公司的员工,自然是非常了解。

1973年,韦理再次应邀接管快要破产的信昌企业,很快便将该公司转亏为盈。

他的职业生涯不复杂,却非常的惊艳,也因此,韦理开始在香江企业界崭露头角,成为“企业奇才”。

等他正式向世人宣布,彻底入主和记黄埔的时候,和记黄埔肯定需要一位能力非常强的高管。

韦理之所以如此积极提高和记黄埔的利润,自然也和他签约的合同有关。

韦理在当初加入和记国际董事局的时候,和和记国际签订了一份入职合同,除了拥有固定的底薪之外,还订明了一旦和记恢复盈利,韦理可享受和记国际25的纯利,这点也是他为何如此努力管理好和记黄埔的原因。

能者多得,这点,苏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人家打工可不是为了义务,没有报酬的付出,世间可没多少这种大善人。

求月票,求推荐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