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正文 第687章 陕北求助

正文 第687章 陕北求助(第2页/共2页)


divcss=&ot;ntentadv&ot;陕北那边有这么个事儿:

革命老根据地有些山洼洼地区实在太穷,改开催动的经济发展仿佛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且越来越穷。

而在那片黄土高坡之下其实并不缺金锭锭。

自从石油大包干后,相关政策活泛不少,上面为了支持革命老区的建设,破例允许在陕北延长油矿管理局集中开发高产区块的同时,将一些边远地区的旧井、低产井和未开发地块,承包给各县区经营,使地方受益。

为此,上面还给到“旧井垫底,贷款起步”的政策。

即意味着,你不管怎么开发,旧井总能冒出一些油,等于有个兜底的经济来源。另外,银行再批一笔贷款,用作新开发的资金支持。

要说这政策真的相当不错,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理论上讲受惠于这项政策的县区,经济必然会有所好转。

偏偏,老高所在的绥县,干亏本了。

不仅没赚到钱,越干越穷。

缘由在于:县里的整体意见太过好高骛远,或许是穷怕了。他们对冒不出太多油的旧井和低产井并不重视,拿到政策和贷款后,疯狂地开钻新井。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露骨。

开钻了不少新井,最终一口富油井都没钻出来。

现在不仅上面拨的贷款用得一干二净,连本就穷得叮当响的老底子还被狠狠刮去一层。老高的原话是:他们已有半年没发过工资。

老高始终不赞成这种过于冒进的计划,他认为首先应该尽量开发旧井和低产井,等细水长流般攒下一些钱后,再去考虑大规模投资开钻新井。

可惜没人听。

他的更多同仁的想法是:现在有好政策,谁知道过两年还有没有?当然要趁着好时机大力发展。

老高此次来信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县眼看要瘫掉了,而他又知道两位室友在特区混得很不错,希望他俩能帮忙给他们县引进一家港资企业,过去合伙办炼油厂——

直接开采石油,大概率没有可能,延长油矿管理局不会同意。

但在他们县合资办家炼油厂,他们县可以做主。

石油挖出来,说白了最终还是要卖掉,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果有港商在他们县投资炼油厂,他们开采出来的石油可以直接卖给炼油厂。而众所周知,石油中可以生产出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石油焦、沥青和乙烯等产品,大有用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唯一的条件是,这家港企需要先借给他们县一些钱,解决目前的窘迫局面,并建设好旧井和低产井的开采工程,如果有富余的钱,他们再慎之又慎地开钻新井,以增加炼油厂的产量,为双方带来更大利益。

石油这一卦事的总负责人,现在是老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个破烂摊子谁都不愿意再接手,同仁们推举他,他就揽过来了。

“我看他就是傻!”强哥吐出一口浓浓的白雾,没好气道。

“他不是傻,他只是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李建昆叹息一声说。

“作诗呢?”强哥斜睨他一眼,“搞什么炼油厂我是真没路子,特区也没港商干这个呀。你呢?”

“有几人有能耐搞过石油?港城那地方有油吗?”

“那咋办?老高没被逼到一定份上,不会向我俩开口。”

咋办?凉拌。

正像强哥说的,老高开口,这忙得帮。

所幸李建昆寻思着,搞炼油厂的技术和人员,石油老工业区肯定不缺,这事儿说白了,还是钱给闹的。投资一家炼油厂,以老高沉稳的性子主持大局,他还是很放心的,其实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你在机关上班方便,给老高汇笔钱吧,这大冬天的,听说陕北冷的很,别冻着饿着孩子。再给他回封信,让他别急,这事儿我来解决,咱俩开年过去一趟,也该去看看了。”

“行吧。那要快点,最好初几动身,我不像你,后面不好请假。”

“小英雄有来信吗?”

“还是上回那封,他那边寄封信不得路上跑几个月?”

不管是高进喜还是吴英雄,寄信都是寄到胡自强这边,因为他稳定,不像李建昆神龙见首不见尾。

李建昆从靠背椅上起身,点燃香烟,望着窗外特区还算不上万家灯火的夜色,思绪跳回到在燕园,想起他们四人之间曾发生的一些往事。

“你啥时候回老家过年?”身后传来声音。

“这两天。”

不知为何,李建昆追忆的思绪里突然闯进一个扎马尾辫的清秀姑娘,一晃四年过去,她的东欧求学之旅还好吗?过得又是否好?

他心中始终有个遗憾,当初没去给她送行。虽然她也没告知。

可是,徐庆有不就去了?

李建昆想着:忙忙碌碌之中,他其实仍旧有很多事没做好,许多应该去做而没做的事,有时真的只是抬抬脚而已。

“有小英雄家里的地址吗?”

“没有。不过找导师应该能问到吧。”

李建昆点点头,打算回京后去扛把子那里打听下,现在在魔都倒也有几个熟人,自己新年是真抽不出时间,距离年三十没几天,至少让魔都的朋友代为去探望下,看看吴家有没有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小英雄在国外才能安心求学。

钟家,也一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