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正文 第170章 诗会 书被炒起来了

正文 第170章 诗会 书被炒起来了(第2页/共2页)

或许不是后世的那版定稿,《这一代》背后十三家高校文学社的集体力量,说是已成汪洋之势,都毫不为过。

沈姑娘顿住脚步,循着声音望去,在最远最远的大饭厅门口处,站着一个高个青年,双手举过头顶,用力而坚定地拍着巴掌,一下一下……

当所有人都对她的努力视而不见时,有一个人,却一直在远方默默关注着她,给予最坚定的支持和肯定。

说真话,李建昆都替她捏了把汗,在某些方面,实在算不上一个大女人的沈姑娘,亦有她的骄傲。

“风跟踪而来,震动了每一片杨树,

“发出潮水般的喧响,

“我们也去吧!

“诶!红衣你还别说,它要是完整的,我还不要呢。”

沈姑娘的声音很好听,平时说话如黄鹂般清脆,当下朗诵时,参入充沛的情感,犹如小鸟在林间婉转吟唱。

“回应森林的歌唱……”

舞台上,沈姑娘得不到反馈,也不知道自己表现好不好,终于敢朝台下打量几眼,没人理她……

沈红衣被堵在窗边,压力山大,她一个刚入校的小妹妹,不想得罪任何人,有几个没怎么开口的,气势更逼人,都是高年级学姐。

切身处地的感受着这样的氛围,李建昆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文学的澎湃力量。

听不懂。

她用了一个很傻,但很凑效的方法:目视前方,但双眼并不聚焦,眼前大抵是朦胧一片的,由此摒弃掉全场两千多人的压力。

“红衣,算姐们求伱行不,你们宿舍的罗晓霞都说了,你手上有两本《这一代》呢,匀我一本吧。”

每一篇诗歌或散文朗诵结束,排山倒海的掌声总不会缺席。

“红衣,别听她的,要匀也匀给我啊,咱们才是一个班的。”

为什么想要,好多姑娘自己也说不清,就是想要。

“成为一个无解的迷,

“一颗冰凉的泪点,

场中反应与之前截然不同,多半燕园的天之骄子们,听懵了。

唰唰唰!

现场学生人手一只小本本,忙着抄录这首没听懂的诗,一时竟忘记鼓掌。

“这是朦胧诗,朦胧诗!”

这时,现场众人才受这单薄的掌声影响,并不吝啬献上自己的掌声,虽然没听懂,但人家姑娘朗诵得没毛病,这样的长篇章体诗脱稿,不容易。

有人高喊道:“大家一定要细细体会,反复读。”

“啪啪啪啪啪!”

正当她失落地挪步,准备走下舞台时,耳边传来声音,微不可闻的掌声。

一抹倩影出现在台上,仍是上午那身朴素的穿着,迈着不太自信的小步伐,她似乎不敢望向台下,头微微低着,走到舞台中央,站定。

“张向梅,那你要这样说,我跟红衣军训时还一个组呢。”

沈红衣鼻尖发酸,晶莹在眼眶中打转,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定向发送。

心灵鸡汤,它只是诞生错了年代,才变成了一个令人鄙夷的词汇。

“挂在‘永恒’的脸上,

李建昆注意到一个细节,她没带稿子。

“你们为什么这么想要这本书,它都不完整……”

李建昆听得如痴如醉,确实去了……神游天际,落向南方。

同学们激动、振奋、欣喜、落泪……这个年代的感情是如此充沛,不论读者,还是作者。

她现在很怀疑李学长会算命!

“我能问个问题吗?”沈红衣弱弱道。

“我没想得这么复杂,后面不是没有么,我就觉得现在不收藏一本,可惜鸟。”

“可我就两本啊,要不都给你们,你们自己商量吧。”

“好!”一位高年级学姐发话了,开始摸裤兜。

用钱说话,价高者得,最公平最有效!

(历史科普:1979年,《这一代》残本在燕园引发抢购潮,一千本不到一天全部卖完。黑市价被炒到五元一本,被炒高了十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