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正文 第109章 北凉使者

正文 第109章 北凉使者(第2页/共2页)

,这事很复杂,你不懂。”

小九嘀咕道:“这有什么复杂的,郎君要是不喜欢,往后院一扔,也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至于这么为难吗?”

“哎,也是哦。行了,你去安排一下,下午让那北凉使者过来吧。”

“喏!”

这次北凉使团的正使是沮渠蒙逊的从弟沮渠京声,据说这个沮渠京声从小博闻强记,涉猎群书,善于谈论,凡读经典,皆能背诵。

而且沮渠京声少年时代便远行于阗,在瞿摩帝大寺向佛陀斯那请教经义,受《禅要秘密治病经》。

沮渠蒙逊曾是段业部将,汉化程度非常高,从他给几个儿子取名政德、兴国、无讳、仪德等便可见一斑。

沮渠京声则更甚,从着装打扮上看他已与汉人无异,而且儒雅有度,出口成章,杨禹对他很有好感。

杨禹接见他时问道:“我听说贵使一向潜心学问,钻研经典,很少过问政事,这次为何却要掺杂进这些俗事中来呢?”

沮渠京声抱圆一揖道:“我听说杨使君才学过人,出使魏国时曾以一人斗一国不落下风,使君诗作京声皆一一拜读过,不仅格律有创新,而且文风豪迈,意境超然,特别是使君道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更是京声佩服不已,是以这次主动请为使者前来金城。”

听了沮渠京声这番话,杨禹笑道:“沮渠先生的才学,我也是早已如雷贯耳,从沮渠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各族融合的希望,若是沮渠先生愿意留下,我愿在城中建一座书院,由沮渠先生担任主讲,以为往圣继绝学,不知沮渠先生可愿留下?”

沮渠京声没想到杨禹会有此一说,不由得怔了一下,从杨禹的神情来看,倒不像是诳言,杨禹这竟然是何用意?

“承蒙杨使君错爱,然京声才疏学浅,在使君面前不值一提,岂堪为人师?使君就不要再让京声为难了。”

“先生可是有什么顾虑?这大可不必,令兄蒙逊既已向我大晋上表称藩,受凉州刺史一职,从今往后,凉州与我秦州,便是兄弟州郡,本应加强往来,加强互信,先生若能来金城授业,当可垂范四方,成就一段佳话,岂不美哉?”

说是这么说,可以沮渠京声的身份,如果真来金城授业,那和背叛沮渠蒙逊有什么差别,这对凉州来说必定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人们会想,连沮渠蒙逊的弟弟都投奔秦州了,凉州没啥希望了。

沮渠京声很快想到了这一层,只是无法把这个当作回绝杨禹的理由,毕竟明面上沮渠蒙逊确实接受过晋国凉州刺使的任命,同时他也怕贸然拒绝会引发杨禹不满,从而找理由再度开战。

大堂里,韩时也明白了杨禹的用意,于是帮腔道:“使君所言极是,先生若能来金城授业,可向世人证明,凉州与秦州之间已尽释前嫌,为世间再添一段佳话。”

金城太守袁熙也说道:“使君有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向来不论族类,极力弥合各部,先生何必自划鸿沟,心存芥蒂呢?金城百废待举,若想长治久安,急需培养更多良材,还望先生能屈尊来金城授业,助使君再添一项为往圣继绝学、泽被后世的壮举。”

杨禹他们一声声先生地叫着,诚意满满,把沮渠京声叫得有苦难言,就像杨禹要送公主过来,他们不敢不从一样,如今杨禹请他留下,他又怎么回绝呢?

犹豫了一下,沮渠京声才说道:“杨使君一片赤诚,奈何京声醉心于佛法,对儒家经典只是涉猎皮毛而已,实不足以为人师,倒让杨使君失望了。”

杨禹一听他这话,忍不住击掌道:“先生莫怪,先生莫怪,我竟把这事给忘了,禹尝闻先生精通梵文,少年时便远行于阗,在瞿摩帝大寺向佛陀斯那请教经义,即译出了《禅要》。正好,儒学自汉武之后虽然大行于天下,解决了伦理问题,让世间总体上可以有序运行起来,但终究还是有自身的局限性,它解释不了一些好人没好报,杀人放火金腰带的现象。佛家的六道轮回正好可作为有效的补充,比如《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纪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些理论,有助于世人在精神上迅速解脱,放下执念,在苦难中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禹恳请先生至秦州译经,再由禹刊印出来,使之大行于天下,以教化世人,还请先生万莫推辞了。”

这下沮渠京声彻底懵了,同时也很是震惊,杨禹寥寥数话,竟道出了儒家与佛家的核心价值,往深处一想,感觉杨禹的论断还真是没错,能有这种真知灼见的人,还真不多见。

说实话,沮渠京声真有些心动了,如果真能得到杨禹全力支持,在佛学上,他必定能大有建树,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啊。

难以推脱的他只得说道:“蒙使君错爱,京声并非不识抬举,只是此事,只是应声此次率团而来,还须回凉州复命,且此事也还须回去请示过后才能答复杨使君,还望杨使君莫怪。”

“好,先生且回去请求吧,译经刊行于世,无论是对秦州还是凉州都是好事,我相信凉州刺史是不会反对的。”杨禹最后加了一句,算是给沮渠蒙逊再加了几分压力。

宴席上,那位北凉公主也上来拜见了杨禹,她虽然只有十五岁,但身高已接近一米七,据说沮渠蒙逊与赫连勃勃都是身姿挺拔的大帅哥,这北凉公主大概是遗传了沮渠蒙逊的良好基因,不但身材高挑,袅袅婷婷,而且五官俏丽,一双美目顾盼之间,自然流露出一缕阳光的感觉,虽是被迫来和亲,但脸上倒没有太多悲悲戚戚之感。

她身着宝蓝色深衣,头戴金步摇,完全一副汉女打扮,也不知道她是平日便喜欢穿汉服,还是沮渠蒙逊特意命她穿汉服来和亲。

杨禹随意地应付了几句,便将她打发下去。

宴会散后,杨禹又接到在湟水追剿叛逃部族的于坚的捷报,捷报中说因反对整编而叛逃的乌地延部已被剿灭。

对于这些叛乱的部族,杨禹是不客气的,部落贵族男子全部诛灭,普通的成年男子则发卖为奴。女子嫁给将士为妻妾,孩子则全部由各军抚养,从小接受汉化,或送去给余六他们做学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