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正文 第093章 夜青楼

正文 第093章 夜青楼(第2页/共2页)

互扯皮的现象,是以行事效率非常高,众人讨论完善一番后,基本便将这个军政构架确定了下来。

在庄无忌的提议下,还加设了一个职能类似于御史台的部门,名为察院,设正副监察使各一人,专司监察官员,弹劾不法。

至于各部门的官员任命,以及更详细的职能划分,杨禹只定下了一些重要部门的人选,其它的并不专断,他做事向来是抓大放小,不喜欢凡事亲力亲为,像丞相那样事必亲躬,终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岂不长教英雄泪满巾?

吏曹参军的人选太过关键,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杨恩提议还是由杨禹暂领吏曹,庄无忌也觉得遴选出来的官员,有必要由杨禹亲自考核一番再任命,便也支持杨恩的提议,杨禹也只好暂领着吏曹。

除此之外,杨禹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重设了州学,由宋茂请来的河西大儒郭怀出任祭酒,各县也同步设立县学,能进入县学的学生,不仅不收学费,官府还按统一标准发放廪膳津贴,生员不分胡汉种族,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入学。

等明年财政允许的时候,杨禹还准备连蒙学也一起官办,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然终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孩子才有机会读私塾,能考入县学的也必然是他们。

再等等吧,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等明年精盐和棉纺这两项产业发展起来,应该就有能力办些蒙学了。好在这一点,各军团已经在做,杨禹倒也不急在一时了。

放眼整个西北,此时无论是西秦还是北凉、胡夏、甚至于北魏,在各方面都还很粗简,基本都还是粗放式管理,没有正规的税收,官员也没有正式的俸禄,远没有秦州这么精细,只要加以时日,杨禹相信秦州各方面的优势必定会慢慢体现出来,从而在斗争中占据优势。

不过别人显然不想留着他慢慢发展,各兵团主将经杨禹召集刚刚赶到上邽,准备议事。安定方向便传来了赫连勃勃大军停在安定不动的消息。

这个时候胡夏的河套比较空虚,赫连勃勃本应尽快回防统万城才是,他停在安定,就显得有些反常了。

杨禹相信,事有反常必为妖。紧接着,陈仓、汧县的夏军也在增加的消息传来,杨禹心里大概就确定是怎么回事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啊。

州衙二堂里,这次是坐得满满当当,因为卫长安、杨朗、赵晟、杨子安这几人调入了中枢,各军主将也作为部分调整:

第一军军长蒙稷;长史元良。

第二军军长慕容错;长史谢纯。

第三军军长李信;长史魏冉。

第四军军长贺常;长史田丰。

第五军军长毛直;长史东方略。

第六军军长郭矅;长史刘咏。

第七军军长李当归;长史罗铭。

第八军军长杨秋水;长史马援。

第九军军长刘睿;长史荀谧。

第十军军长姚盖;长史崔城。

第十一军军长宗耀;长史寇逊。

第十二军军长于坚;长史苏步青

云岭铁骑校尉杨志;长史,薛青。

目前各军长史留守,主将都赶了过来,加上庄无忌等人,把二堂坐得满满当当,这其中第一军与第二军属于大军,各有一万人马,主要是由杨禹从关中带来的人马和秦州的降兵组成,原本是由杨朗和卫长安分领,防备仇池和西秦。

其余的十军都是由年初的难民整编,抽调原来云岭铁骑和其他老兵为中下层军官形成的,每军总兵力都在五千左右,十军合计五万,但其中青壮三万多,余下的两万年纪比较大,只能作为辅兵使用,不能指望他们再提刀上阵杀敌了。

一通加减下来,目前秦州可战之兵在五万四千左右。

另外就是这次驰援关中回来,杨禹从几千人马中挑选了五百人作为自己的亲卫营,专司州衙宿卫,营长是阿干薄。

对于阿干薄的任命,杨恩曾极力反对,但杨禹有他的用意,几番沟通之后杨恩才勉强同意。

各军主将中,第一军军长蒙稷原是杨朗的副将,身高八尺,虬须如铁,杀气腾腾,属于粗中有细的那种人。除了他外,还有第七军军长李当归、第八军军长杨秋水、第九军军长刘睿出身云岭五寨,加上杨志,出身云岭五寨的共有五人。

另外第十军军长姚盖和第十二军军长于坚原是姚艾的麾下,姚盖不必说,原本就是后秦大将,值得一说的是于坚。

于坚是并州人,原本只是后秦军中的一名校尉,而且只有二十六岁,杨禹发现他统兵有方,有勇有谋之后,不计较他降将的身份,力排众议让他出任了第十二军军长;

目前看来,杨禹没有看错人,今年两次全军大比武,十二军排名都在前三之内,最近一次比武成绩更是冲到了第二名,直追杨志的云岭铁骑,让杨志很有压力。

等众人坐定,杨禹手按剑柄,环顾众人说道:“一年了,这一年来,靠着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以草创之师,击败了乞伏昙达的大军,击退了杨盛的夹击,我们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出兵纵横驰骋了半个关中,我们还安置了二十万流民,大修了水利,开垦了数万亩良田,获得了喜人的丰收。新型的纺车、织机都已准备好,只等棉花采摘回来,咱们就可产出大量的衣被,要做到衣被天下并非难事,加上精盐、茶叶等等,都将给我们带来巨量的财富。这每一项成就,都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果让我们发展数年,我相信秦州必定能成为最富裕、最强大的一方,这一点,诸位看看我们的发展势头就知道。”

杨禹说到这,在座的众人深以为然,随着杨禹入主秦州,一次次化危为机,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体制层出不穷,短短一年时间,整个秦州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外战争更是不断获胜,越打越强,这极大的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和凝聚力。

而杨禹此时强调这些成果,也有提醒大家的意思,秦州的未来是光明的,大家不用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安心在秦州干下去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大家都觉得未来可期,才会全心全意地追随你。

希望,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