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正文 第073章 春帷

正文 第073章 春帷(第2页/共2页)

交给四名副主考阅卷,评出前三十名,然后将这三十人的考卷交给杨禹审阅。

由杨禹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再以金榜公之于众。

放榜之日,上邽城万人空巷,争相围观,这次考试和以往的选官方式太不一样了。

往日以九品中正制选官,寒门无上品,下品无士族,选官的标准主要是看家世出身。

而这次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大家考一样的试题,哪怕你昨天还在放牛种田,只要你考得好,你就有机会名列榜首。

这种打破惯例的创举,让大家多了许多期待,放榜之日,无数人涌到州衙前围观。

“我!有我的名字,我上榜了!我上榜了!”

随着金榜贴出,人群中突然有人兴奋的大喊,而且这样的喊声接连不断,李原和文华心中一紧,拼命往里挤,终于看到榜单时,二人却都不禁呆住了,第一名:上邽李原。

自己赫然名列榜首,李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瞬间,他张着嘴巴,竟是发不出声音来了,直到旁边的文华大喊一声,“我,我也上榜了,李原兄,我也上榜了,最后一名,你……你你你,你名列第一,第一啊,哈哈哈……”

刹那间,李原只感一股热血涌上头来,整个人摇晃了两下才重新站稳,巨大的惊喜让他许久之后才发出喃喃之声,“我,我竟是第一名,这……这是真的吗?”

“当然,当然是真的!李原兄,就是你,状元就是你,你看,你看啊,状元啊,哈哈哈……”

人们一下子全都望向李原,羡慕无比,周围道贺之声不绝,李原的名字瞬间传遍了整座城。

杨禹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低调不了,他就不介意把事情搞得再大些,接下来便是上榜的三十人披红花,骑大马,锣鼓开道游街,满街的人跟着看热闹,赞叹声不绝于耳,个中荣耀,自不待言。

好在秦州没有诸如王谢崔卢那样的顶级望族,加上陇右、河西儒学盛行,有些名儒弟子上千,本着有教无类的圣人思想,这些弟子中虽不乏出身士族之人,但多数还是寒门子弟。

因此杨禹这次在秦州搞举试取士,虽有人私下非议,总的来说倒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当然了,西北受胡人统治已久,九品中正制在西北其实也早已是名存实亡,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戴花游街之后,杨禹在州衙设宴,与上榜者及州中官吏同乐,宴席开始前,在前三名李原、荀卓、何泽的带领下,上榜的三十人先给主考拜礼。

杨禹望着三十张喜气洋洋的脸,说道:“从今日起,诸位就是官身了,不久就会外放郡县,主政一方。我相信,此刻在各位心里,都有着造福一方百姓的志向。我想跟诸位说的是,权力这个东西,他能让你施展抱负,青史留名;但也能让你迷失自我,变成对百姓敲骨吸髓的魔鬼;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只希望诸位能守好初心,有始有终,到他日你们告老还乡之时,依然能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众人一听这话,神色皆为之一肃,一齐对杨禹长揖道:“谨遵府君教诲,守好初心,有始有终。”

“好,诸位的誓言我听到了,至于能不能做到,只能留待时间来证明了。好了,诸位入席吧,咱们边饮边聊。”

众人欣然入席,酒过三巡,杨禹放下筷子,问众人道:“诸位,对秦州的治理,诸位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禹这一问,在场的人都不由得一愣。

李原首先答道:“回府君,最重要的当是民生。”

荀卓接着答道:“是吏治。”

接着其他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杨禹听完之后笑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个人觉得政治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民政、军政、税政。你们所说的民生、吏治等等,要么等同于这三政之一,要么就属于这三政框架内的问题。”

对此大家倒没什么异议,杨禹等旁边的侍女斟好酒,才接着说道:“而这三政之中,民政与军政实则又是建立在税政的基础上的,没有税赋,就谈不上民政与军政。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结论一抛出来,底下顿时响起嗡嗡的议论声。纵观历朝历代,虽然都免不了要向百姓收取税赋,但都讲究以民为本,无为而治,杨禹却说税赋是一切的基础,这不是把税赋看得比人还重要吗?

作为副主考的杜恒忍不住说道:“明府所言,只怕有些偏颇了。”

宋茂更不客气道:“自古以来,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府君将税政置于民政之上,岂不是本末倒置?莫非使君是想告诉在坐的诸位学子,来日为官一方时,只管多收些税赋,而不顾百姓死活?真是岂有此理。”

宋茂怒了,竟一点面子也没给杨禹,在场的官员和士子议论之声更甚,有的附和宋茂道:“正所谓苛税猛如虎,即便是出于维系朝廷的运转,不得不向百姓收取税赋,但也应轻徭薄赋,尽少扰民为是。”

“不错,不错,汉初文景之世,以德化民,无为而治,天下晏然,民生富足,国库丰盈,可见只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国用自足。”

议论之声此起彼伏,几乎都是反对杨禹观点的。这其中只有李原等少数几个人没有出声,若有所思。

杨禹抬手轻轻一压,压下了众人的议论声,然后对宋茂说道:“宋先生且勿激动,听我慢慢道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自然没错,然则如何才能固本呢?这就值得商榷了。你们方才所说的无为而治,是建立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才会有天下晏然的景象,若是百姓连土地都没有了,还继续无为而治,岂不是坐等灭亡?”

宋茂反驳道:“百姓失去土地,多由豪强兼并所致,朝廷只需出台政令,严厉打击豪强兼并土地即可,这岂不是民政为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