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正文 第068章 那就让他们去抢

正文 第068章 那就让他们去抢(第2页/共2页)

在确实也需要一面鲜明的旗帜,但凡事有利有弊,至少杨禹觉得现在是弊大于利,因此他思索了一下后,还是摇了摇头。

杨恩倒也没有坚持,而是转而说道:“这官员甄选之事,你若再撒手不管,恐怕会留下后患。”

人事权向来最重要,这个杨禹不是不知道道,但现在他真没时间去一一甄选四郡十七县的官员,杨禹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们甄选出来的官员,明日我见上一面,至于没有选好官员的郡县,那就先实行军管吧,我突然有个想法,由我来出一些题,但凡身家清白之人,都可来参加考试,到时候我再择优选拔为官。”

“考试选官?”

杨恩一时有些消化不了,毕竟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

杨恩颇有深意地看了杨禹一眼,这个四弟天纵奇才,这么多年来,他的许多想法和创造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比如印刷术、线装书、纺织机等等,正是因为这些让云岭坞得以壮大起来。

但在杨恩看来,杨禹以前的发明,都只属于术的层次,而这次杨禹突然抛出用考试的方式选官,这种制度的创新,可以说已经接触到了道的层次。

自古以来,官员要么是世袭,要么是举荐,而从魏文帝曹丕开始,皆以九品中正制选官,这种选官制度主要是看家世和人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家世,这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

魏晋以来,门阀世家的实力不断壮大,永嘉南渡之后,门阀的势力更是达到了顶点,皇权旁落,军政为门阀把持,而寒门子弟根本难以出头,凡此种种,多拜九品中正制所赐。

杨禹提议以考试的方式选官,看似临时起意的无奈之举,但以杨恩对他的了解,显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这个四弟必定是另有深意。

看来,杨禹是不想在秦州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了,但这种体制的革新,必定会触动各方利益,兹事体大,杨恩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仔细权衡起其中的利弊来。

杨禹似乎猜到了杨恩的顾虑,说道:“大哥,咱们孤悬在外,目前是管不了那么多了,选贤任能,安定地方为当务之急,至于会造成什么影响,管他呢,以后再说。”

“好吧,那就先按四弟你说的办,至于日后如何,且行且看吧。”

杨禹就是要利用眼前的乱局,大家无暇顾及时先打开一个口子。毕竟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啊,因此杨禹决定此事尽量低调,最好让所有人觉得这只是目前混乱的局势下的临时做法,以起到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当夜,杨禹先是把杜恒找来,仔细询问了一下甄选出来的那些人的家世和履历,杜恒对答如流,可见原来他能做到州长史的位置,并非滥竽充数。

“这次能迫使乞伏昙达退兵,杜兄功不可没,不过现在秦州与长安之间的道路已被夏军阻断,暂时没办法给杜兄请功了。”

“杨参军谬赞了,这次即便没有杜恒前往北凉,以杨参军的能力,乞伏昙达退兵也只是迟早的事情,杜恒岂敢居功?”

“杜兄不必自谦,眼下秦州外敌虽退,内忧却多,杜兄曾为长史,对秦州事务了如指掌,今后还望杜兄能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杜兄之功,杨禹绝不敢忘。”

杜恒连忙躬身揖道:“杨参军抬举,杜恒敢不效死。”

第二天一早,杨禹把杨恩和杜恒甄选出来的官员都叫来,当面询问了一些问题,比如到达之后准备如何开展工作,重点在哪里,感觉这些人回答起来都还行,杨禹便将他们一一任命下去。

中午时分,杨禹便带着一万大军前往清水县城,亲自主持难民的整编安置工作,这对他来说才是重中之重,接下来,他几乎所有的计划,都是围绕着涌入秦州的难民展开,如果这些计划能够一一落实,那么秦州的实力绝对有望在一两年内得到质的飞跃。

难民的安置是极其艰难繁冗的工作,因此,杨禹不但叫上了杨子安,还把宁寿之也叫了过来。

目前负责驻守陈仓狭道、关陇大道以及番须道的都是云岭五寨中的核心人员,其中关陇大道由上常坞的坞主崔烈把守,而关陇大道也是这次难民涌入秦州的主要路线。

此时,在关陇大道西端的分水驿附近,被崔烈拦下来的难民已多达两万余人,时值正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些从关中逃过来的难民一个个蓬头垢面、饥寒交迫,一路上冻死饿死的已不知凡已,而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涌来。

崔烈按杨禹传来的命令,在此地设卡,将拦下来的难民中15岁至50岁的男丁全部抽出来整编成军,不服从整编的,可沿原路返回关中,想强行冲卡进入秦州的,刀枪伺候。

剩下的老弱妇孺首先分到了稀粥,然后崔烈对那些丁壮说道:“我知道你们也饿,快饿死、冻死了,但是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秦州粮食出产本就不丰,再加上刚刚经历乞伏昙达和杨盛两路敌军入侵,目前杨禹杨参军已竭尽全力,把秦州所余的粮食都搜集来了,但绝对不够让所有人活下来。怎么办?去抢对面的老弱妇孺吗?那是你们的妻儿老小,你们抢了她们的赈济粮,她们就得饿死。”

丁壮们默默看着崔烈,眼神中透着绝望,透着饥渴,透着渴望,透着愤懑,透着不甘。

崔烈继续大喊道:“去年,杨参军自募万余丁壮,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决死西征,破陇关,擒姚艾,大战乞伏昙达数万铁骑,击退了杨盛近两万精锐,可谓是九死一生,才成功收复秦州四郡十七县。”

听到这些,丁壮们的眼神多少都有些波动,眼中多了几分希冀,这其实也是他们西逃的主要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