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武夫 > 正文 第315章 刘汝魁归降,朝廷财政

正文 第315章 刘汝魁归降,朝廷财政(第2页/共2页)

派人招降,表示只要他归降剃发,可以奏保他为山西副总兵。

李鉴是崇祯年间进士,原大明宣云巡抚,李自成攻略山西期间,他隐匿潜逃。

清军入关后,他在大同举兵,坑杀了大顺军大批将士,并且投降了清廷,被清廷授予山西巡抚一职。

大顺军虽然是农民军,军中将领也多出自市井之徒。

但当建奴入关之后,明军总兵大将,饱读圣贤诗书的文官们,争相投降,充当带路党之际。

大顺军中有名有姓的将领,却鲜有投降建奴的。

甚至还涌现出大批的抗清名将,历史上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马进忠,袁宗第,郝摇旗无不是抗清名将。

如此鲜明的对比,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仗义每多屠狗辈。

看罢手中的情报,朱云飞还真有不舍京城的温柔乡。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战略布置了,回府之后你准备一下,后天一早,我们回济南府。”

这一个月在京城,朱云飞虽然很忙碌。

但也过得很惬意,不说夜夜笙歌,倒也差不多了。

不但有海兰珠和李香君作陪,柳如是和卞玉京二女,虽然怀有三四个月的身孕,无法像之前那样,陪伴朱云飞。

但二女时不时的,还是陪伴着朱云飞来了几次浅尝即止的欢乐。

怀孕的体质,敏感而又脆弱,身体也日益丰腴。

做起运动来,虽然得小心翼翼,但却别有一番滋味。

这种感觉,也让朱云飞颇有些留恋。

十月十五日一早,朱云飞告别众女,率领亲卫营,再次踏上北返的路程。

离开京城的第三天,朱云飞一行人抵达淮安府。

漕运总督路振飞,淮扬巡抚曹玑,提督漕运御史王臣缙,三人却早早在城门口迎候。

“卑职参见大将军。”

路振飞、曹玑、王臣缙三人,现在执掌着漕运大动脉。

几人在朱云飞的支持下,这大半年来,一直在大力整治漕运事务。

从临安到临清关沿途,各府州衙门的私盐贩子,全部被新成立的护漕军逮捕捉拿。

捉拿到案的盐商,以及看家护院的家丁,全部被雷霆处置。

被杀的盐商,以及勾结私盐的官吏,多达三干余人。

缴获盐商大小船只三干五百余艘,抄没所得钱财更是高达四干万贯。

也正是这笔钱财的入库,极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

为了整顿漕运,朱云飞在淮安设立了漕运转运司衙门。

由王昌时出任漕运转运使,专门负责漕运的盐业专卖,商税收取。

同时,还任命了周光夏为佥都御史,兼转运司监察御史。

王臣缙、王昌时、周光夏都是进士出身,崇祯年间一直担任着中州县地方官吏。

三人的最初的任用,是吏部尚书姜曰广,根据左侍郎黄景昉,右侍郎宋之普推荐,先后被升迁录用的。

整治漕运,路振飞、曹玑、王臣缙三人,无疑是双手沾满了血迹的。

但却给朝廷挽救回四干万的钱财,更为如今的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大明,打通了一条生命血脉。

因为在肃清了运河的盐商,走私商贩,也彻底切断了地方官吏,与盐商和走私商贩的勾结。

由转运司负责的漕运盐业专卖,商船有序抽税之后。

漕运衙门光夏税收入,就高达了六百万两银子,加上秋收税收,一年足以为朝廷缴纳一干一百万两的税银。

漕运的利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也难怪有那么盐商官吏,走私商贩勾结,铤而走险,大肆偷取属于朝廷的钱财了。

除了漕运一块外,户部设立的钱庄局,经过半年的运转,也在南直隶、浙江、各府州开设了三十六家分号。

加上朱云飞把山东各府州的钱庄,也都交还了朝廷。

从而使得钱庄票号,达到了五十家分号。

一个商人在济南存钱,拿着票据,就可以在杭州取钱。

这样的钱庄票号,有朝廷托底,一旦开设起来,对于商人来说,绝对是百利无一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