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140章 无解阳谋!(第2页/共2页)

:孟西白中的那个孟……

绝对的老资格,资历深厚。

divcss=&ot;ntentadv&ot;尽管现在对比关中王氏和关中冯氏。

孟西白三族都有些走下坡路。

但嬴政的面上工作,肯定还是要做好的。

大秦起于关中。

对这些老氏族,嬴政还是要多多照拂的。

“陛下有旨,老臣理当遵从。”

九卿少府说完,便俯身深深一礼。

始皇再度发话。

并且还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

九卿少府如果再不顺着台阶下,那就是妥妥的不知进退了。

如此。

九卿少府这根硬骨头。

终究还是被尹烈给啃了下来。

霎时间。

周围的百官诸公也都看到了大势所向。

“没想到啊!这秦御丞居然还真就能够把内外朝制度给推行开来,我还以为九卿少府即便死都不会就犯呢!”

“呵呵,想多了!秦烈看似莽撞,实则处处占理,又有陛下居中调和,九卿少府哪怕心中有气也没处可撒!”

“话说这个中车府令赵高是怎么回事?他什么时候跟秦烈占一边了!”

“哼!秦烈身为陛下驾前的第一红人,我等关中勋贵奈何他不得,可赵高区区一个寺人,竟也敢横插一杠的来分我们的权……”

“赵高!纵然他是十八公子的师傅,也终究是个寺人,他敢分杨太仆的权,我们就让他当不得中车府令一职!”

“话说,你们就不想知道……秦烈把秦墨工部从九卿少府中分离出来,后续具体会再弄个什么安排?”

“是啊!秦墨代表的工部毕竟关乎帝国各项大基建,没有九卿的挂名,以后恐怕协调资源的时候,会不太好办事啊!”

……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秦墨工部绑定着帝国的各项大基建,就注定这个职位的名分不能低。

不然以后种种国家资源,凭什么理所应当的朝着秦墨工部倾斜?

再说墨家……

除了秦墨之外,中原的墨家可是帝国叛逆,各种搞事情!

这就使得秦墨在秦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尽管他们在一统的过程中也是功劳卓著,但他们在关中却始终站不稳脚跟。

因为关中文武派系打心眼里不认可秦墨分支。

这也是嬴政强行把秦墨工部塞进少府下辖的原因之一。

只有让秦墨与关中勋贵派系,在名义上绑定为了自己人。

秦墨在大秦才好办事。

现在尹烈把秦墨代表的工部与九卿少府做了切割。

那以后秦墨工部再想四处协调资源,可就难上加难了。

关中文武派系随便找点借口,卡上一下,就足够让秦墨工部各种难受了。

另外。

中车府令赵高现在心情无比复杂。

说他感谢尹烈吧。

尹烈为他争了权,他也确实应该感谢。

可问题在于……

赵高现在也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啊!

妥妥的也被架在了火上烤!

瞧瞧那些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他们拿尹烈没啥办法。

现在却好似纷纷要拿他开刀了!

赵高心里瞬间有些慌得一批!

怎么办?

他要拒绝接手杨端和分出来的培养宫廷御马之权么?

拿什么理由拒绝呢?

始皇明显十分支持尹烈的内外朝官制改革……

这个时候赵高没办法出来唱反调。

因为他的身份是内庭官员。

关中文武派系能跟皇帝唱反调,那是因为杨端和等人确实有那个功劳和苦劳。

他赵高有什么?

唯剩忠君尔!

赵高思索半晌,最终还是没敢张嘴……

内庭官员当众忤逆上意。

赵高觉得实在太不明智。

至于他被尹烈一起拉着挡枪抗雷,遭人记恨。

没办法。

这是妥妥的阳谋!

赵高再怎么有小聪明,他也只能服从安排。

尹烈也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会选择把赵高往死里坑……

正好未来他拉着赵高一起践行大义,也算是为大秦扫除了一个千古奸宦!

……

王座之上。

嬴政也迅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关键,他询问道:“对于从少府中分离出来的工部,你想如何安排?没有了九卿之名,工部以后如何协调各方资源呢?”

嬴政望着下方的诸位重臣。

他只觉无一适合担任工部首脑的。

百官诸公这个时候也纷纷低下了头……

尤其是外客勋贵派系,他们最不擅长的就是协调人脉资源,所以这工部首脑的位置,外客勋贵派系是半点心思都没有。

包括对于其余人来说。

秦墨代表的工部,也是妥妥的烫手山芋。

霎时间。

大秦的庙堂之上。

似乎连秦墨的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忽然。

尹烈拱手一礼道:“陛下,我认为渭阳君便十分适合兼任工部的卿位之职嘛!”

渭阳君:“……”

尹烈举荐了渭阳君!

没错!

嬴氏宗亲之首!

论起关中豪门,说来说去,依旧是嬴氏最得人心……

既然尹烈刚刚得罪了右相王绾和九卿少府,那他自然就得搬出一个资历更高,名望更响的角色,来做秦墨工部的领头羊!

无需渭阳君做任何事情!

只要秦墨工部能有嬴氏宗亲之首渭阳君的招牌,这就足够了。

顿时!

“甚可!”

嬴政双眸一亮,他怎么就把自家的亲叔叔给忘记了。

让渭阳君临时兼任一下秦墨工部,过渡一段时间,显然是最为妥当之事。

“渭阳君,秦卿举荐得当,这秦墨工部关系着帝国的各项基建进程,兹事体大,也只有让你接受,朕才能放心啊!”

嬴政十分认真的看向渭阳君。

太后赵姬也附和着投去了目光。

“呃……”

渭阳君略做沉吟,尔后他立马上前拱手道:“老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至此。

内外朝制度的内庭官员:郎中令、少府、卫尉、宗正全都重新进行了权责界定。

至于外朝官员:太仆杨端和以后全权负责帝国马政,算是被分了出来。

至于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

肯定也要做出一些关键性的调整才行!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