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风起北梁 > 正文 第34章 六杀军纪

正文 第34章 六杀军纪(第2页/共2页)



如果绞杀黑狐寨和铁刀寨展示了亲卫营无双的战力,那这六杀就展示了亲卫营严格的军纪,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之师。

宜阳县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军纪,以前郡城的守军来宜阳县平定匪乱的时候,除了不杀人,其他跟匪徒没什么区别。

这一刻,宜阳县上到赵德昌,下到普通百姓,都对亲卫营充满了认同感。

就连刚刚加入的熊烨,也对这只军队多了一丝不一样的情绪,不是刚刚那种只是为了报恩的想法。

片刻后,萧历一行人出现在了县衙,如果这也算县衙的话。

宜阳县的县衙极其破烂,由于年久失修,县衙外面的围墙早已倒塌,就连有的房子都只剩下三面围墙。

宜阳县中普通百姓的房屋也差不多,至于客栈、茶馆、青楼、赌坊这些消费场所,早就已经消失了。

一路上,萧历看到的都是凄惨的画面。

有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哭的,有小女孩趴在自己死去的父亲身上无助哭泣的。

有父子端着一碗清水粥互相推辞,希望对方活下来的。还有瘦弱到极致的瞎子,拉着二胡演奏凄惨音乐的。

让萧历欣慰的是,虽然宜阳县如此凄惨,但依然保留着人性。

没有出现为了食物而霸凌弱者的人,更没有出现易子而食那令人作呕的画面。

萧历知道,这应该都是赵德昌的功劳,不过这也让萧历下定决心,他在东山郡的征途,就正式从宜阳县开始。

幸亏如今还是夏季,若是到了冬季,恐怕宜阳县要冻死不少人。

萧历还是低呼了宜阳县的严重程度,一直皱着眉头,吓得赵德昌不听擦着冷汗。

沉默了一刻钟,萧历终于开口了。

“赵大人,宜阳县这样不行啊。夏日马上就要过去了,等到秋冬之日来临,宜阳县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赵德昌一惊,他以为萧历皱眉是因为不能在宜阳县找到一个好的居住之所和娱乐的地方,原来是在为宜阳县百姓担忧。

一时间,赵德昌内心有些感动,终于有人关心他宜阳县百姓的死活了。

赶紧抓紧机会诉苦。

“殿下,下官也没有办法,这宜阳县的百姓都吃不饱,哪里有力气去修建房屋?”

“不过王爷放心,如今匪患既然已经除去,下官这就去安排百姓种植冬麦。”

“等收获了这批冬麦,百姓们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萧历回想起一路见到的面黄肌瘦,勉强度日的百姓们,叹了一口气。

“怕是到了那个时候,不少百姓已经被饿死了吧?”

赵德昌闻言一滞,没有反驳,低下头颅算是默认了此事。

不过萧历却轻笑一声。

“既然本王来了,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否则有损本王的英明!”

赵德昌一听萧历这话,连忙双膝跪下。

“下官替宜阳县剩下的三千八百六十三名百姓,感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萧历记得,二十年前,东山郡一个县城少的有五千户,两万余人。多的有一万户,近四万人。

如今整个宜阳县竟然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真是可悲可叹啊!

萧历似笑非笑的说道:

“赵县令恐怕早就等着本王那么说了吧,不然本王这一路上的凄惨之妆恐怕也太多了些!”

赵德昌丝毫没有尴尬,拱了拱手。

“王爷慧眼如炬,一切都瞒不过王爷,不过心系天下苍生,定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宜阳县的百姓们等死!”

萧历摆了摆手。

“赵县令别给我带高帽子,既然这东山郡本王迟早要重建,那就从宜阳县开始!本王正好在黑狐、铁刀二寨缴获不少东西。”

然后萧历又看向张墨岳。

“悠然,给赵县令拨白银一千两,粮草一万石,作为赵县令的启动物资!”

然后萧历又看向赵德昌说道:

“本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宜阳县的百姓不仅要从此以后不再挨饿,还要过的富足,安乐!”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