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 > 正文 第十七章 冰峡闪击(三)

正文 第十七章 冰峡闪击(三)(第2页/共2页)

豆的时候,横向宽度比两列横队多三分之一,带来的影响就是转圈速率也会慢三分之一。

看过三国斗将的都有印象,许多人转身慢一拍,就会被猛男给秒杀,更何况是慢三分之一。

正好临时骑兵连的训练时长也不够,冯道夫就选了好上手、优点多的二列横队。

“话说对付这一支骑兵,像打步兵那样削土豆的可能性不大。”

冯道夫看了看重骑兵排的装备:“他们怕不是看见就开始跑路。”

著名的军事史学家、拿破仑战争亲历者,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米哈伊洛夫斯基-丹尼列夫斯基就嘲讽过很多人对骑兵都是印象流。

许多人想象对阵双方的骑兵或是互相猛冲过去,然后面对面地劈砍或刺击,直到其中一方退却为止,或是其中一方骑兵待在原地等待另一方前来交战。

但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训练或演习中。

在实战中,一方的骑兵集群会发起冲击,另一方就会向后退却,与预备队会合后再调转马头发起冲击,将敌军击退。

这样的波动将持续到其中一方的骑兵集群彻底将另一方逐出战场为止。

在永不间断的波动中,骑兵总会劈砍、刺击那些落在后面的家伙,也就是正被他们追杀的家伙。

这些真正经历过骑兵战的人,留下来的资料都表明,骑兵的正面冲击主要会产生以下几种结果:

1.其中一方在迫近过程中的某个时刻转身逃跑;

2.双方在最后阶段减慢速度,白刃战随之发生,最终以其中一方逃跑告终;

3.双方在距离很近时停顿下来,其中一方在某位模范影响下投入近身肉搏,最终以另一方逃跑告终;

4.双方相互贯穿。

第一种最常见,第四种最少见。

这就像两个高速移动的摩托车对撞,比的谁更加胆大。

骑兵VS骑兵玩的就是勇敢者的游戏。

在许多经验丰富的骑兵军官看来,武器、队形、战术等各种因素虽然也重要,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士气。

俾斯麦就认为骑兵作战时用到的精神力量要多于物质力量,骑兵的战斗力里有四分之三是精神力。

精神力.

冯道夫看了看板甲苦修士们人均挂着的宗教狂热BUFF。

不管是士气、精神力、装备、马种,全都占优!

我能输?很难的辣!

现在只欠缺一个能把敌方骑兵全都吞下的地形!

刚巧演练的差不多,轻骑兵们也带回了消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伏击地点!”

……

这是一个还算平整的山地坡道。

“我用望远镜观察了,他们正往这里下坡。”

布伦希尔德画着地形图:“我们堵住这里,到时候我们背对阳光冲上坡,他们正对阳光下坡,优势在我们!”

骑兵一个反直觉的小知识:在山地环境,上坡才是骑兵的优势地形。

这也是马匹的生理结构影响。

马的主要肌群都是在后腿,下坡的时候,前蹄承受的重量比平路的时候大很多。

这时候如果要提速的话,很容易造成马失前蹄的情况。

相反,上坡的时候,马的后臀就能更充分的发力。

这比起平路肯定会慢,但比起下坡绝对是要快许多的。

毛熊军事专家哈托夫指出,骑兵在上坡时发动的冲击比下坡时更具威力——只适用于坡度小于10°的斜坡,而且要求地面坚实。

在容易打滑或坑坑洼洼、有着凸起和岩石的斜坡上,即便坡度不大,骑兵队形也很难行进,有时甚至根本无法通行,更不可能像游戏那样随便起飞。

有地形优势,就能有速度优势。

在骑兵对战中,哪一方能够较好地维持队形和人员密度,并且在双方交会的决定性时刻达到最高速度,那一方就几乎握有全盘胜算。

再加上最核心的士气和精神

冯道夫拿起望远镜,看着毫无察觉,牵着马慢悠悠下山的奥斯陆骑兵小队。

他换上了备用的双手唐直刀,戴上了面甲。

“披甲,上马!”

“最近收获越来越小了。”

奥斯陆骑兵小队,有人嘀咕:“也没地方可以劫掠,卑尔根那边也不需要我们,这样下去怎么立功拿赏啊。”

“卑尔根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只能希望芬兰之主早点出现.”

踏踏——

“什么动静?”

小队长愣了一下:“这声音,好像有点耳熟”

威利心中一动,悄然后撤。

“威利,你.”

有人注意到了,正要说话,忽然看着地上震动的石子。

他们睁大眼睛,大脑冒出了一个绝不可能的想法。

这个动静,不会是……

麻利跑路的威利回头,朝着他们憨厚一笑:“你们点的芬兰之主,好好享用吧!”

踏踏!

马蹄生风,鬃毛飞扬。

在奥斯陆骑兵小队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极昼大日之下,两列重型骑兵沿着上坡,如同沉默的钢铁城墙般冲了过来!

小队长尝试着射了一箭,看见被板甲直接弹飞,毫不犹豫的骑马就跑,其他人紧随其后。

可还没跑多远,埋伏着的轻骑兵排发射弩箭骚扰。

不需要多少杀伤,让他们提不了速就行。

这么一延阻,最后面的人就被重骑兵阵列追上。

“啊!”

这个奥斯陆骑兵惊恐大叫着想要挥出武器。

刚刚转过身,眼眸已经被刀光给充塞。

冯道夫以腰为轴,长度惊人的双手刀裹着白色的气流,在鬼泣般的尖啸声擦过了他的身体。

噗!

半截身体和两条断臂飞出!

沐浴血雨,暗色金边的全身甲都被染成猩红。

冯道夫如同恐惧化身,在他们恐惧的嚎叫声中,无情冷酷的带领重骑兵硬生生凿穿了骑兵小队!

重骑兵所到之处,无数鲜红的颜色炸开,一颗颗人头高高飞起,一张张惨白绝望的脸上再无之前的轻视和期待!

呼~

冯道夫拉住缰绳,缓缓降速停下。

抱着头盔,吹着山风,来路的坡道已然变成一条寂灭的死亡之河!

……

没有一人伤亡,全歼了这支50人的奥斯陆骑兵小队。

就是阵型到最后还是有些分散,这是没控制好战马的体力。

毕竟是上坡,虽然是优势,但体力消耗肯定还是比平路多。

而且他们也不是专业的重骑兵,打打鱼塘局没问题,但不可能立马掌握进阶技术。

这没办法解决,只能多战斗,杀的多了就熟练了。

预设的战术成功,冯道夫狠狠夸赞了所有人,带领战利品回到大部队。

行军的最后一段路,南征军就已经是半休息半赶路,日行程减半来调整状态,不需要再额外多休整太久。

休息了半天,状态都调整好,在奥斯陆军察觉不对之前,冯道夫点起大军,直扑努尔黑姆松!

科普:

拿破仑战争后出版的骑兵手册,详细记录了骑兵机动力相关的数据。

①长途行军中,骑兵的速度会降到每分钟125步(88.75米)或每小时5俄里(5.335千米)

再考虑到战马必须要多休息,必须固定时间进食,长途行军是远不如直立猿的两条腿的。

哪怕一人配上三匹马也不会改善多少——带三匹马,三匹马也都要跟着行动,状态都会受影响。

又不是打游戏,可以放背包,拿出来都是满状态。

②中等距离的赶路,通常都是快步,也就是每小时12~15公里,可以在不耗尽马力的前提下,用每分钟360步(255.6米)的快步行进半个小时。

③短距离作战才会使用跑步,每小时18~24公里,每分钟就相当于行进150沙绳或500步(320—355米)

以这样的速度,最多只能行动6分钟,超过了马匹就会乳酸快速堆积,迅速顶到体能的阈值。

作战通常不会一口气把这6分钟用完,分成短时间/多次数的间歇式,保持骑兵的能量。

这跟全战差不多。

忽略马种、装备、环境、精神、战技术等因素,骑兵作战,谁的能量越多,谁的胜算就大。

——以上指的都是庞大且多少有些密集的骑兵集群的机动。

散开的骑兵能够以略快于集群的速度推进,独自骑在良马上的骑手也会比集群快得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