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从打铁开始骑砍欧陆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信徒的一天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信徒的一天(第2页/共2页)

r /> 一般信徒还没这种触碰圣物的资格!

他们练的骄傲,他们练的认真!

普通信徒们羡慕的看着,想着多赚钱,自己吃的更壮或者让小孩吃壮,到时候也能得到使用快乐机的资格,努力工作把差的木料放进干馏窑。

在最新的立式钢制蒸馏器和熔炉中进行破坏性蒸馏,木材在顶部分批装料,木炭从底部取出,气态和液态产物也会作为蒸汽和气体的混合物分离出来。

这过程大约产出32%~38%的木炭,45%~50%的液体产品,以及16.5%~18%的气体产品。

当混合物冷却时,就得到焦木质素酸和木焦油等馏出物,再送到教会加工。

木焦油分馏可以加工成杂酚油,生产黑色染料。

除去杂酚油后剩下的黑色粘稠残液,可以加工成木沥青,用作水泥增塑剂、电极原料、铸造模芯的粘接剂及钢的渗炭剂等。

焦木质素酸则能处理成乙酸、甲醇和其他产品,最新上架广受信徒喜欢的食醋就来自于此。

树皮也是好东西,馏出物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产物可用于制革工业,对皮革的渗透能力强,已经被人均兼职皮毛副业的信徒们买断货,供不应求。

处理好的木炭,部分送到诺斯镇卖,部分送到集体宿舍给集中供暖,部分送到新搭建的轮窑。

然后一批批烧好的空心红砖,跟流水线似的被运输工推着独轮车运送到建筑队环节,加速教堂和砖瓦楼的建设。

整片教区干的热火朝天。

童工的工时要减半,忙完会去上课。

课堂很轻松,不会塑造沉重感和懂事感。

最开始,下面的学生如同木偶一样笔直端正的坐着,眼睛直盯着圣者,空气中弥漫着安静又肃杀的气氛。

后来感觉效率很低,圣者就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开玩笑,吸引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兴趣,逐渐有了活力和青春气息。

“下课。”

一堂课上完,冯道夫说道:“冰海冬捕仪式都知道了吧?走,带你们去看看到底能不能一网抓上来10吨鱼。”

一路还有完成工时的成年工。

因为白天时间太短,没有午休时间,都挪到了晚上天黑。

这次还是为冰海冬捕仪式特意集中起来,几百个信徒好奇的汇聚在了海边。

亲自主持仪式的冯道夫,已经换上了一身水生动物皮制作的黑色防水保暖服。

他披着黑色狼皮斗篷,盛装的六个女武神代表三个氏族。

三个毛萝代表了诺斯,一大一小两个女萨满代表了萨米人,红发的挪威公主代表了挪威人。

玛格丽特强势围观。

女武神们为圣者献上供品。

冯道夫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感赞艾欧给予的给养!祈祷神上神给予那些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食物!”

简短的祷词,他把酒和供品倒入冰洞中,随后带着所有人围着转三圈。

仪式之后,冯道夫戴上了手搓的玻璃泳镜。

这玩意质量极差,但能在水体里睁开眼就行,剩下就是靠夜间视觉+30%的加成。

把安全绳扣在身上,再系好了水肺,他喝了碗麦酒,就从凿开的冰口下水。

鱼是变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新陈代谢会急剧减慢,有些品种会在相对温暖的水底觅食冬眠,有些会在冬季迁徙到更加温暖的水域中。

波罗的海主要鱼类是鳁鱼、鳕鱼、比目鱼、鲑鱼、鲽鱼、鳗、胡瓜鱼、白鱼、鸦巴沙、淡水鲈鱼等。

想要在冬天抓到这些鱼,必须要有克服波罗的海平均深度55米的环境条件。

这对于冯道夫来说不是问题。

有保暖服,有海洋惩罚-10%和寒冬惩罚-30%,再加上刚穿越过来练出来的水性,冯道夫很快就下潜到了极深处,发现了一群在水底游动的鳕鱼。

鳕鱼冬季会洄游到水深50-80米的沿海泥底海域越冬。

以往的诺斯人拿它们没有办法,所以一个个身段都养的是肥美异常。

冯老爷看的是食指大动。

克制着贪婪和贪吃这两大负面特质,没有惊动鱼群,又游动了一会,有了一些新想法。

“要往里面一点,避开坚硬地质,不然拖曳时容易损伤网衣。”

“在松软的泥底区域拖曳时候,动作就可以大一点。”

“可以把以前废弃不用的渔网和碎木架子扔进海里,做好设计,让它们漂浮在水中,这样一些水藻可以依附上来,海藻多了鱼就多了,能聚拢鱼类资源......”

视察了一圈,冯道夫抓准了下网点便浮了上去。

“打冰眼!架穿杆!”

圣者一声招呼,老渔民们忙碌了起来。

一开始纳闷,但很快就明白了原理,是为了控制冰面下渔网的走向。

这东西没什么复杂的,原理一目了然,把穿杆往一个个冰眼推送,遇到转弯的地方,换钩矛修正穿杆的方向,这就是扭矛走钩,相当于有一个控制渔网的方向盘。

在水下的渔网非常重,这就需要驯鹿和绞盘,每隔一段距离,把固定渔网的大粗绳大绦,从冰眼里拉出来缠到绞盘上,通过驯鹿一圈一圈拉动绞盘提供动力。

随着冰下走网的推进,大渔网逐渐展开,把鳕鱼群围在里面,向出网口聚拢合围。

在查干湖,这个过程要5个小时左右。

冯道夫第一次主持,为了积累经验,减小了渔网规模,但因为人员不熟练,也花了足足两三个小时。

一直到天快要黑,终于完成边翅收拢。

当渔网被一点点拉出,密密麻麻的鳕鱼体被无数银色的鳞片反射着夕阳,一闪一闪恍如银灯。

看着这一幕,几百个信徒都呆了,使劲揉着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

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这是艾欧的恩赐!是圣者的恩赐!”

“感恩圣者!”

他们大声喊着,然后便是疯狂的干活。

等鳕鱼群在冰湖腾鱼。

冯道夫说:“至少有十几吨鱼!以后冬天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只需一网下去,捞上来的便是满满的鱼!”

“今天来的所有信徒都能得到A分和鱼!”

说到做到。

冯道夫当场就组织发钱发鱼。

鱼是新鲜冷冻的鳕鱼。

钱是不久前,靠着畜力机械,以浸胶压木技术造出来的A分币。

正面是圣者侧脸,反面是艾欧的A字徽章,既利用上了边角料,最大限度节省成本,防伪性也比铁币强——没电化学技术和制钢挂就不可能伪造出来。

抱着一条鱼,拿着一枚A币,想着未来天天有鱼的奢侈生活,信徒们都笑的咧开嘴,冰海上满是快活的气氛。

晚上吃饭,竟然吃鱼肉吃到撑!

牲畜们也得到了鱼骨粉加工的美味佳肴,吃的开心的跺脚脚,对当老爷的牛马也没那么排斥了。

生活肉眼可见的美好,让信徒们晚祷的时候都拿出了比过去虔诚百倍的态度:“感谢圣者赐予我温饱。”

“A门!”

......

就在每家每户感恩的时候。

冯道夫悄悄把代号穿山...北地之狐的教会第一特工给送走。

“此行以兔子为信号,杀一个兔子就代表1,连续杀两个兔子就代表2。”

编入队能查看部下得到的经验值,兔子是最低经验单位,有1有2就能组成电报密码!

此法名曰:超度兔子电报法!

鼠鼠遗憾错失了立大功的机会。

本来都想好了《鼠鼠我啊乐死了电报机》的绝赞名字,可惜只能下次再说了。

鼠鼠:?

又嘱咐了几句,看着威利操作冰帆离开,背影在晚风中逐渐消失,冯道夫忽然想到了以前在某乎看的一篇文章。

现代通讯方式的进化,改变了写作者的认知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悬浮于历史真实之外。

现在的权谋剧情经常会有正反双方一天之间多次过手的情节。

这种高密度的情报传递与交换,在古代的通信条件下就是纯粹的扯淡。

麦克卢汉曾说,环境对人的改变是不知不觉的。

互联网的出现让全世界的人都有了即时通信的可能,而这种改变自然也影响了写作者并体现在了网络小说中。

对比一下现在的网络小说跟金庸小说相比,就能看出金庸的时代,就算是写机谋权变最多的《鹿鼎记》其计谋的复杂程度而言也比不上今天的权谋小说。

但事实上,古代的计谋越复杂,中间设计的出错概率也就越高。

就算是近代,在郭达斯坦森的《杀手精英》背景是70、80年代,没有手机,杀手团体制定好计划,1~2个成员去执行,剩下的人就围着电话等消息。

不会搞那么花里胡哨。

人越是工于心计,就越容易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

现在的权谋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通讯环境中而不自知。

认为古代人也可以像现代人一样方便的交流传递信息、进行远程控制。

但这是不可能的。

史书上谁输谁掉脑袋,多余的设计意味着泄密环节增加,所以一锤子买卖才是最好的——当然了一锤子之前也有努力分化,就像猎人捕杀猎物一样,如何隐藏自己的杀意,如何制造机会,如何把握机会,不出则已,一出致命。

总之,计谋搞得太复杂,实施起来就太难,而且牵涉的人可能就越多,时间也拖得越久,这种情况中途泄密的可能性极大,所以真正历史上,那种费时许久谋算成功的计谋其实很少。

而以北欧的环境,他和威利两个人实行就足以。

因为提前做过保密,第一特工穿山甲威利的身份是诺斯贵族们不知道的,这就是信息差,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义父是帮了我不少,但谁让你挡了我路。为了保持蛋糕一直做大,保证资源分配不出问题,势力高速发展,我只能先下手。”

冯道夫心里念叨着。

他其实对权谋一直不太感冒,感觉和看O片一样。

进洞前磨磨唧唧的搞个半天,纯水时间,没意思,都是快进看后面。

也因为这个,他的这次阴...英明计划,也非常的简单。

当然不是约出去钓鱼。

这是办法,但要考虑到以前的恩情,考虑到布伦希尔德,考虑到诺斯老人们的想法,所以不可能真的加害埃塞尔诺。

他计划是夺权以后,让岳父做个快乐的包租公,节日再让岳父上来,跟前萨米首领一起跳曲胡旋舞。

这可是东方传统,不得不品尝。

至于威利的事情,就算以后成一家了,也可以说:“我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把经念歪了。”

然后对威利杀是肯定不能杀,甘心背黑锅的好下属,如果被卸磨杀驴了,底下人哪还敢继续卖命,而且有了这种污点,就等于是递交了投名状,跟他基本就是利益共同体了。

明贬暗升或者罚酒三杯,到时候再做大蛋糕,带着大伙赚钱,随便就能糊弄过去。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