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我要跳得更高 >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新教练气得要回家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新教练气得要回家(第2页/共2页)

术概念提出来其实很早,2007年就有体育学院教授公开了相关理论文献。

而要解释‘三合一’就要从起跳的那一刻,身体的姿态说起。

起跳时身体包含两个“倾斜”,即后仰和内倾。身体的倾斜在起跳时会产生三种旋转。

第一种旋转是身体后仰的结果,会产生一种向前的旋转,实践中要求到45°为适宜,这是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向上动能的关键一步。

第二种旋转由身体内倾带来,它是弧线助跑的结果。

它将产生一种内倾到竖直的旋转,就像侧身翻筋斗那样,身体内倾不仅能使身体获得旋转过杆的动量,而且能使运动员垂直起跳而不会进入横杆平面内。

第三种旋转是纵轴旋转,这与芭蕾舞演员脚尖旋转相似,从而使运动员背对横杆,这种运动是膝关节缓冲的结果。

当这三种旋转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起跳瞬间产生的综合效应,才能有效地把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转体才能自然,减少向上动能损失,从而让运动员跳得更高。

三种旋转中,第二种身体的内倾较难掌握,同时又是在训练中通常最容易忽视的一部分,不少运动员都存在这方面的技术缺陷。

前世王小石在国家队训练期间,队里运用高速摄像机和动态捕捉软件系统,对不少成名选手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时就发现。

他们在起跳瞬间,这三种旋转没有达到高度统一,明显影响了跳高成绩。

于是才有了后来跳高界对这项技术的重视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王小石曾经将这项技术练得纯熟无比,先前就不自觉用上了。

但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技术刚一使出来,没达到理想的起跳效果,芭蕾舞倒是跳出来了,在空中还转了几个圈。气得陈教练恨不得当场走人。

可经过前面几次不成功的试验后,他也慢慢找回了一些感觉,后面再跳时就基本能掌控这项技术了。

而他刚才的这番表现也让陈旭东决定再试探一番,看看他的成色到底怎么样。

“小石,你过来一下。”

等他过来陈旭东便问他,“你以前接受过跳高训练?”

“没有啊!”

不算前世的话这话没毛病。

“那好,今天我们加练个项目,倒肩着垫!”

倒肩既是训练运动员合理缓冲着垫防止伤害的动作,也是过杆训练的一部分。m.

一般先是从背对海绵垫开始向后仰头倒下,动作要领是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待这个动作熟悉后就换成原地起跳向后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肩背着垫。

这个动作训练目的一是为了让运动员学会安全着垫避免伤害,二是培养他们过杆时正确的姿势避免扫落横杆。

“小石,这个动作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只有形成这个感觉才能顺利过杆。”

让陈旭东高兴的是,才做了几遍这个动作王小石就学会了。

看样子这孩子先前那么差劲应该是思想开小差了,以后得多点醒点醒他。

他心里默默念到。

反复练习多次后,眼见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他决定直接给他上海绵垫增高着垫训练。

这个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员背部形成‘反弓’意识,海绵垫的高度一般会高于他们实际起跳高度,如此一来,他们则很难安稳的落垫。

这种情况下,腰会落在最上层垫边缘然后滑下,这样重复多次略高于实际水平的练习的目的是给腰部肌肉群以足够的刺激,自然形成期望中的‘反弓’效应

‘反弓’效应形成,背部在过杆时身体其他部位就不容易与横杆接触,从而确保顺利越过横杆。

只是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一米六的高台加三十厘米厚的海绵垫,足足一米九的高度,王小石这一跳却是腰背都落在了垫上去了。

显然,这个高度还不足以达成训练效果,反倒刚才若是正式跳高他很可能就真跳过去了。

“真是见鬼!”

陈旭东见状真是大吃一惊,王小石的跳跃能力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于是他又将海绵垫增高了二十厘米,这才达成了他想要的训练效果。

张伟在一旁看着王小石跳上那高高海绵垫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已经见过王小石跳过一米八的高度,以为那就是他的极限,但刚才那一跳他才知道,即便是一米九他都有可能跳过去。

“真是个怪胎,难怪教练偏心,只顾着教他。”

不过此刻他也没太多怨恨了,竞技体育强者为王,当一个人不断呈现对其他对手强势碾压状态时,其他人只能望而兴叹。

接下来,陈旭东索性又拿来一根橡皮筋绑在跳高架两侧,将高度从一米四开始,要求他练习三步助跑过杆着垫。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王小石觉得一种熟悉的感觉正在慢慢回归自己的身体。

那是前世十六年辛勤汗水练就的技巧正在由意识慢慢转变为肌肉的记忆本能。

而随着他本能的慢慢复苏,陈旭东对他的感觉也越来越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