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得唐三任牙根直痒痒。
没办法,谁让自己上了太上皇的贼船,只能给他当一辈子的长工,都致仕了还逃不脱他的使唤。
看着唐三任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朱瞻基哈哈大笑,然后郑重说道:“季重!我们可是一辈子君臣!”
这句话才是最打动唐三任的,士为知己者死,太上皇就是唐三任一生的知己。这也是唐三任一辈子忠于太上皇的最大动力,无论男女,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知你懂你之人,请一定要珍惜。
十天后,朱瞻基带着两个老婆登上了返回大明的海船,回程朱瞻基只带着两艘海船返回,侍卫千户也只带回来两个百户。其余三艘留给唐三任用于与南北各个移民点交易,侍卫千户剩余的官兵用于金山的安保。
回程的航线熟门熟路,三个月后朱瞻基踏上了大明天津港。此时已经是景泰二年的盛夏,已经升为巡抚天津诸事的王仲义得知太上皇到了天津,将手中一切政务丢下,一溜烟就跑到了大沽口码头。
“陛下!您可想死王二了!”这是王二看到太上皇之后的第一句话。
看着王仲义兴奋的样子,朱瞻基使劲儿在他的胸口上锤了一拳,说道:“王二!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封疆大吏,快知天命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
“臣见到太上皇太激动了,已经语无伦次!”
“行了!朕知道你的心意,既然见着你了,请朕去你家坐坐。”
“那敢情好,臣求之不得呢!”
在王二的家里,王二讲述了这些在天津当官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及城市的发展出现的一些从前都无法想象的问题。
王二自从在天津当官之后,二十多年就没有挪过地方,这在普遍的执行流官制度的大明,是极其罕见的。
这主要原因,第一是皇帝的绝对信任,天津与上海和广州并称大明三大港口,在大明的地位,仅次于布政使司,若不是皇帝绝对信任之人是不可能放在这些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天津更是大明的重工业中心,别的不说就说钢铁和武器的研发中心就放在天津,所有新的炼铁技术以及新式武器都出自天津。
第二也是天津就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也知道该收敛自己的行为,一个皇帝随时都盯着的地方,谁敢胡来。
天津与上海一样,原本的老城墙已经全部拆除,这些城墙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道路和拔地而起的厂房。
尤其是水泥的出现更是让天津的道路已经从石板路变成了混凝土路面,硬化的路面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下雨天不用担心满地的泥泞。
不过比起青石板路古朴的美感,这混凝土路灰扑扑的实在是难看,好在华夏百姓天生就会布置家园,灰扑扑的街道不好看,那就在街道两旁种植一些行道树和花卉植物用于观赏,以及隔离行人。
由于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能够养得起马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马车多了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车辆行驶的安全问题。
城市中的巡警每天都为处理这些碰撞事件弄得焦头烂额,问题的出现倒逼着城市开始着手整顿城市的交通问题,于是隔离带,行道树,各种交通规则开始应运而生。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马车是用马拉的车,马是活物,是需要排泄的,于是乎满大街都是马的粪便,弄得大街上到处都是马粪味儿。
满大街的臭气熏天让在城市里生活的百姓非常不满,这样的卫生问题同样困扰着城市管理者,面对百姓的不满,做为一个城市的父母官必须拿出整改的措施,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不然百姓闹腾起来,轻则是你地方官员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朝廷何必要你。
重则激起百姓上街闹事,不管最后如何处置百姓地方官下狱审判平息百姓的怒火就成了首选,所以说自古以来官员最怕的就是民变,别管百姓最后如何镇压闹事的百姓,首先倒霉的就是激起民变的官员,不处理当缩头乌龟,会被朝廷事后追责,处理,老百姓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弄不好当场就得让官员血溅五步。
这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矛盾与发展相辅相成,社会的发展本就是通过解决矛盾慢慢地推进,社会清明之时,吏治严格官员不敢惰政,遇到尖锐的社会矛盾,就必须要努力解决,不然要你这个地方官干什么。
能够解决矛盾的官员,无一不是能吏,五一不是青史留名,然而社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政治清明的时候,就有吏治腐败之时,若是吏治混乱,民不聊生,官员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为自己捞到好处,那这个社会就离崩塌不远矣。
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政治官场最好的时刻,各种监督办法都在稳定的发挥作用,官员在享受富贵的同时,也要提心吊胆不敢有任何的行差踏错,生怕被都察院与锦衣卫等监察机构抓到把柄。
如今的大明城市飞快地发展,原本从来没有的矛盾如今一件件地显现出来,卫生问题、交通问题、饮水问题、垃圾处理问题都是城市官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更加尖锐的问题是住房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张,原本的城市的土地已经越发地显得不够用,新加入城市,进入工厂的工人首先就要面对住房问题。
这些新进入城市的百姓,一无地契、二无房屋,只能租住在本地百姓提供的房子里,本地百姓通过出租自家的房屋便妥妥的成为了食利阶层。
华夏百姓自古都是重土安迁,一年两年租房子住,还不觉得什么,一直租房子住,就会让进入城市的百姓没有归属感。
可能在城市里打拼几年,手里有了余钱就会动了返回家乡买上几亩地过安生日子的想法,好不容易才让百姓进了城,脱离了土地,怎么可能再次让返回乡村,这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