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宇轩只是避重就轻地动了几次手,就让皇甫延隆出了两次丑,这么一来,皇甫延隆想在皇上面前刷个一枝独秀的想法,就落了空,因他提出的论点和对朝政的理解,皇上对他倒也高看几分,但要说亲睐有加,托皇甫宇轩的福,已经不可能了。
反倒是皇甫宇轩,现在是真正入了皇上的眼,皇上还数次把他召进上书房,甚至还拿一些折子给皇甫宇轩看,问他的看法。
这几乎就是在考察了。
皇甫宇轩在皇上面前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沉稳老到,对政事一针见血。
当然,这些得益于他在府中养的三十几个智囊慕僚,梁王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经年赏赐十分可观,梁王府家大业大,这些年,除了宫中赏赐,皇甫宇轩私底下积累的财富也极为可观,不要说养三十几个智囊慕僚了,他还养着私兵。
这些智囊慕僚是他早几年就收揽的,由此可见,这人的确是很有远见,也很有手段,有谋略。可惜,他性子阴冷残暴,全部的目光只盯着那个位置,只盯着自己的利益,心中没有百姓,只有权势地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诚王还没有离京,甚至是皇上寿辰之前一个月,那些个智囊慕僚们便将朝里朝外的事全都拿在一起分析,时政,各地地方政务,还有一些典型的事例,他们在一起谈论见解,皇甫宇轩在一边听着。
毕竟皇甫宇轩忙得很,每天会听这些幕僚们一个时辰。
那些智囊慕僚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自然是挖空了脑子,简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那些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见解,务求能讲到让人耳目一新,让皇甫宇轩另眼相看,让同僚们心服口服的地步。
这简直是一场场大型的政论课堂。
虽然每天一个时辰,但是这些人既然能做智囊慕僚,都是有些见地的读书人,引经据典十分在行。
皇甫宇轩幼有大志,饱读诗书,功课优异更是他一早制定的人设,所以也不会出现那些智囊慕僚说了什么他听不懂的问题。
听了那么多天不同见解,不同事迹,就算不能举一反三,只要不是个傻子,也能侃侃而谈,见解独到了。但凡皇上问话,他只要正常发挥,便能做到对答如流。
想要让皇上欣赏,简直不要太容易。
皇上年纪越发老迈,皇甫宇轩现在自然更被看重。
朝中那些老狐狸们都已经看出皇上心意的改变,看那架势,以及对皇甫宇轩的日益倚重,定是已经动了不立太子,改立皇太孙的念头。
韦长振还在抚着他的三绺长须,想着皇甫宇轩如今是要成为皇太孙的人,他不满意的婚事,想要自己做主,好像也没有什么。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些小手段,根本无伤大雅。
至于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东西,以及不识时务的京畿卫统领,一旦宇轩已经成了皇太孙,甚至成了皇帝,他们还能翻天不成?
成大事者,本就是一场场博弈,如今这博弈很快就要出结果了,不论从哪方面看,宇轩都是当仁不让的赢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